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旗

作品数:24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领域

  • 10篇理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核酸
  • 9篇毒素
  • 8篇荧光
  • 8篇适配体
  • 8篇配体
  • 8篇曲霉毒素
  • 8篇核酸适配体
  • 7篇探针
  • 6篇曲霉
  • 6篇赭曲霉毒素
  • 6篇赭曲霉毒素A
  • 5篇罗丹明
  • 3篇修饰
  • 3篇荧光探针
  • 3篇罗丹明B
  • 3篇化学修饰
  • 3篇HG
  • 3篇传感
  • 3篇磁分离
  • 2篇液相色谱

机构

  • 14篇河南省农业科...
  • 10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黄淮学院
  • 2篇信阳市农业科...
  • 1篇河南城建学院
  • 1篇美国农业部

作者

  • 24篇王红旗
  • 20篇尹海燕
  • 14篇刘继红
  • 13篇张军锋
  • 13篇刘冬梅
  • 12篇周玲
  • 10篇张玲
  • 9篇刘继红
  • 8篇曹成
  • 7篇王建
  • 7篇王静
  • 7篇祁玉峰
  • 7篇王敏
  • 7篇张迪
  • 5篇李漫
  • 4篇马莹
  • 4篇李淑芳
  • 4篇贾斌
  • 3篇赵光华
  • 3篇曹颖妮

传媒

  • 8篇食品安全质量...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农产品质量与...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17
  • 1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一步法快速检测赭曲霉毒素A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目标物诱导核酸适配体构象变换的电化学传感器一步法快速灵敏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TA)的含量。方法适配体一端标有巯基,另一端标有羧基二茂铁,通过Au-S共价作用将适配体固定到电极表面;当加入目标分子OTA时,引起构象变换,使二茂铁远离电极表面,电信号降低。结果OTA与核酸适配体最佳作用时间为20 min。在0.1~100 ng/mL浓度范围内,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和OTA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08,检测下限达0.08 ng/mL。在5、10和50 ng/mL 3个浓度加标水平下,OTA回收率为89.2%~106.9%。选用含10%异丙醇的PBS(pH 7.4)缓冲溶液清洗反应电极并连续使用8次,测定OTA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2%,说明该传感器可再生重复使用。结论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操作简单、样品消耗少、易实现阵列化检测和仪器微型化,可用于OTA污染的农产品的检测。
刘雪平梁峰张岩刘继红王红旗
关键词: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二茂铁
核酸适体分子信标探针用于三磷酸腺苷的选择性检测
2016年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分子信标与核酸适体的荧光传感器,用于三磷酸腺苷分子的选择性检测。方法将三磷酸腺苷的核酸适体序列与分子信标结合形成新的荧光探针,利用腺苷和分子信标互补DNA的竞争,引发分子信标的构型转换,从而产生可检测的荧光响应信号实现检测腺苷的目的。结果荧光响应信号随着腺苷浓度的增加而减弱。在3.70×10^(-6)~5.56×10^(-4)mol/L的浓度范围内,腺苷浓度的对数和响应信号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4。加标回收率为92.0%~110.0%,相对标准偏差为0.68%~1.85%(n=3)。结论该方法耗时较少、步骤简单,可满足当前生化分析快速而精确的分析要求。
胡鹏牛静徐成刘冬梅张迪王红旗
关键词:三磷酸腺苷核酸适体分子信标探针荧光传感器
小分子靶标核酸适配体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5年
核酸适配体是能够与靶分子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结合的单链寡核苷酸。目前,在生物传感、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以核酸适配体作为分子识别元件已经开发了许多具有应用可行性的各种检测方法。尽管核酸适配体具有这些方面的应用可能性,但是目前能够结合小分子的核酸适配体非常少。小分子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功能以及临床、商业价值,因此针对小分子靶标展开研究,开发新型、实用的分子识别探针用于检测这些小分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作者主要介绍了针对小分子靶标核酸适配体开发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以及在生物传感和食品安全应用方面所存在的机遇。
王红旗张玲刘冬梅王敏葛艳静周玲刘继红
关键词:核酸适配体小分子食品安全生物传感
基于自由基反应荧光增强的葡萄糖检测
2016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自由基反应荧光增强的葡萄糖检测方法。方法葡萄糖分子被葡萄糖氧化酶氧化,酶反应产物H_2O_2和Fe^(3+)一起组成Fenton试剂,Fe^(3+)催化H_2O_2产生羟基自由基,催化产物迅速的和OPDA反应生成一种荧光低聚物并产生增强的荧光信号,实现葡萄糖的间接检测。结果在0.20~12.50 mmol/L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和葡萄糖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8,检测限为25μmol/L。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简便的操作步骤,并且易于实现定量分析。
牛静胡鹏赵梦溪尹海燕王红旗刘继红
关键词:葡萄糖自由基反应荧光
玉米包衣对种子鉴定过程中PCR扩增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玉米包衣内含有的杀虫剂、杀菌剂是否影响种子检测过程中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效果及检测结果。方法利用紫外吸收法、凝胶电泳法以及PCR.扩增法对提取的包衣玉米DNA浓度和纯度进行测定,考察PCR扩增效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结果不同清洗时间所提取的包衣玉米DNA与未包衣种子提取的DNA质量相比几乎没有差异,浓度和纯度均很好,DNA溶液OD_(260)/OD_(280)比值均在1.7~2.0之间,其DNA质量符合国家种子检测标准要求。玉米包衣对PCR扩增效果及检测结果没有影响。结论包衣玉米样品的种子进行检测时可不作清洗而直接进行DNA提取和PCR扩增,仍可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从而节约人力和物力并缩短检测时间。
尹海燕马莹李淑芳曹成刘冬梅王敏王红旗张迪刘继红
关键词:包衣种衣剂PCR扩增
黄曲霉毒素B1核酸适配体及其在样品磁分离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曲霉毒素B1核酸适配体及其在样品磁分离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黄曲霉毒素B1核酸适配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NO.1所示。本发明的黄曲霉毒素B1核酸适配体是通过自由态靶标筛选策略筛选制备,具有特异性好...
王红旗刘继红张军锋张玲周玲王建王静尹海燕祁玉峰
文献传递
基于核酸外切酶I循环酶切放大的赭曲霉毒素A荧光偏振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酸外切酶I循环酶切放大的赭曲霉毒素A荧光偏振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核酸适配体与单链荧光标记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形成双链复合物,该复合物能够与OTA发生特异性链置换反应并释放出荧光标记探针和OTA-核酸...
刘继红王红旗张军锋张玲周玲王建王静尹海燕祁玉峰
文献传递
伏马毒素B_1核酸适配体链置换探针的筛选及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伏马毒素B_1是串珠镰刀菌产生的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主要存在于受污染的玉米及其制品中。本研究采用基于磁分离的固相表面链置换策略和荧光分析法筛选到了FB_1核酸适配体的活性链置换探针,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玉米中FB_1的荧光偏振检测法并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动态响应范围10 nM^200 nM。该方法为均相检测技术,成本低廉,重现性好,操作简单方便且可实现大量样品的平行检测。
王红旗王俊艳洪慧杰尹海燕Chris Maragos张玲刘继红
关键词:真菌毒素核酸适配体
一种基于双罗丹明的Sn<Sup>4+</Sup>荧光探针分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罗丹明-乙醇胺衍生物的高选择性Sn<Sup>4+</Sup>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由罗丹明B与乙醇胺进行缩合酰化反应得到罗丹明-乙醇胺衍生物,将罗丹明-乙醇胺衍生物与间苯二甲酰氯反应得到含有双罗丹明的S...
张迪刘继红尹海燕王红旗李淑芳王敏马莹刘冬梅李漫贾斌周玲张军锋
基于核酸外切酶I循环酶切放大的赭曲霉毒素A荧光偏振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及荧光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核酸外切酶I循环酶切放大的赭曲霉毒素A荧光偏振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核酸适配体与单链荧光标记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形成双链复合物,该复合物能够与OTA发生特异性链置换反应并...
刘继红王红旗张军锋张玲周玲王建王静尹海燕祁玉峰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