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秀梅

作品数:36 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护理
  • 5篇干预
  • 5篇磁共振
  • 4篇疗效
  • 4篇护理干预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细胞
  • 3篇腺炎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道出血
  • 3篇静脉
  • 3篇化道
  • 3篇健康
  • 3篇成像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护理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管造影术

机构

  • 35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王秀梅
  • 7篇邹玉敏
  • 5篇刘湘琳
  • 5篇李佳
  • 4篇朱劲松
  • 4篇姜艳
  • 4篇孟凡荣
  • 3篇张健
  • 3篇武国宏
  • 2篇颜玉
  • 2篇徐涛
  • 2篇王静
  • 2篇史春英
  • 2篇杨絮
  • 2篇李凤君
  • 2篇杨婧
  • 2篇柳长明
  • 2篇王莹
  • 2篇韩桂华
  • 2篇王汉卿

传媒

  • 25篇黑龙江医药科...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松训练对甲亢患者进行干预效果的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甲亢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实验,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验组给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和第8天测量两组病人焦虑、烦躁值和基础代谢率(BMR)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焦虑、烦躁值和BMR值在采取措施后均明显降低于对照组。结论:放松训练可以减轻甲亢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降低BMR值,提高甲亢患者的生命质量。
刘湘琳王秀梅姜晓雪
关键词:甲亢心理护理
注射用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
2005年
王秀梅戚晓华颜玉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抑肽酶抢救
钆塞酸二钠增强MR与增强CT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照分析钆塞酸二钠增强MR与MSCT增强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行钆塞酸二钠增强及MSCT增强扫描且诊断为小肝癌患者的影像资料,以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后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SCT增强扫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平扫各序列及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中肝胆特异期的信号特点有助于小肝癌早期检出。结论:钆塞酸二钠增强MR扫描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MSCT增强扫描,提高了小肝癌的诊断准确率,对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牟焕晨耿航么荣荣王秀梅许传斌
关键词:小肝细胞癌MSCT增强扫描
加贝酯治疗胰腺炎同步药物湿敷预防静脉炎
2007年
王秀梅于静刘湘琳
关键词:加贝酯胰腺炎湿敷静脉炎
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取一系列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治疗后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痊愈30例,占70%,显效9例,占18%,有效8例,占18%,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为94%。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4.0%),感染3例(6.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2.0%),脓毒血症1例(2.0%),均无死亡病例。护理满意度达98%。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重视。
王秀梅邹玉敏姜艳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疗效
男护士生专业思想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2
2007年
史春英冯秀丽王秀梅
衰老模型联合β-淀粉样蛋白1-42建立大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以3月龄大鼠用D-半乳糖制作衰老模型后联合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制作模拟程度更高、更理想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3月选取SD清洁级雄性3月龄大鼠60只,12月龄大鼠40只,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3月龄假手术组20只、3月龄对照组20只、3月龄造模组20只、12月龄对照组20只、12月龄造模组20只。3月龄造模组大鼠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制作衰老模型,观察一般状态、体质量变化,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物(MDA)表达水平。3月龄造模组与12月龄造模组大鼠采用Aβ1-42脑内海马区注射制作AD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航行距离,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形态改变,对比3月龄对照组、3月龄造模组与12月龄造模组大鼠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结果大鼠体质量比较,造模与时间有交互作用(P<0.05);3月龄对照组与3月龄造模组大鼠组间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对照组与3月龄造模组大鼠第4、5周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对照组大鼠不同时间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302,P<0.05);3月龄造模组大鼠不同时间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1,P>0.05)。3月龄造模组和12月龄对照组大鼠血清SOD水平较3月龄对照组降低,MDA水平较3月龄对照组升高(P<0.05);3月龄造模组与12月龄对照组大鼠血清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造模组、12月龄造模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航行距离较3月龄假手术组、3月龄对照组和12月龄对照组延长(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示,各造模组海马CA1区可见神经元受损,呈现退行性改变,细胞核形态不规则,细胞结构被破坏,线粒体、内质网肿胀,线粒体塉消失。3月龄造模组和12月龄造
张淑萍刘璐王秀梅黄作义宣兆博杨丽敏吴成吉刘文娟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D-半乳糖
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观察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干预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检查前后的焦虑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及配合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组90.0%检查者顺利完成MRI检查,1例中断检查;对照组76.0%患者顺利完成MRI检查,干预组检查者的配合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前两组检查者均存在焦虑心理,两组检查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检查后干预组检查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检查,从而提高检查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
王秀梅姜艳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SAS评分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脑后循环改变的MRI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利用3.0TMRI的血管成像技术探讨橄榄桥脑小脑萎缩发病与其血供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观察了50例健康人和31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患者椎—基底动脉的管径、血管走形、狭窄、闭塞和缺如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组的血管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椎—基底动脉血管形态、走形异常与橄榄桥脑小脑萎缩发病存在密切关系,可以为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张健孟凡荣朱光宇王汉卿王秀梅
关键词:橄榄桥脑小脑萎缩血供MRA
谈我院对临床护生的自我防护教育
2007年
王秀梅刘湘琳史春英
关键词:临床护生自我防护教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