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晶苑

作品数:42 被引量:40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同位素
  • 11篇土壤
  • 5篇水汽
  • 4篇有机质
  • 4篇植物
  • 4篇生态系统
  • 4篇通量
  • 4篇土壤有机
  • 4篇SUB
  • 3篇氮沉降
  • 3篇水汽浓度
  • 3篇土壤碳
  • 3篇土壤有机质
  • 3篇气体采样
  • 3篇微生物
  • 3篇稳定同位素
  • 3篇廓线
  • 3篇降水
  • 3篇拆分
  • 2篇氧化碳

机构

  • 42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计量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无锡太湖学院
  • 2篇北京普瑞亿科...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宿州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山西大学
  • 1篇耶鲁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瑞典农业大学
  • 1篇生态环境部卫...

作者

  • 42篇王晶苑
  • 17篇温学发
  • 6篇于贵瑞
  • 6篇孙晓敏
  • 6篇王绍强
  • 5篇王静
  • 4篇王秋凤
  • 4篇张心昱
  • 4篇肖薇
  • 3篇王建林
  • 3篇李庆康
  • 2篇李纫兰
  • 2篇王辉民
  • 2篇何念鹏
  • 1篇张弥
  • 1篇张游
  • 1篇缪启龙
  • 1篇周蕾
  • 1篇张雷明
  • 1篇田静

传媒

  • 5篇生态学报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10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被引量:86
2013年
氮沉降持续增加背景下土壤C:N:P化学计量比和pH环境等的改变及其可能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已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的新生长点和科学研究前沿。以生态化学计量学和土壤微生物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综述了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的基本理论、最新进展、研究热点与难点,旨在促进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地下生态学的研究。氮沉降持续增加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磷循环加速,导致磷限制。氮沉降不但改变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的C:N:P化学计量比和降低土壤pH值,而且改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组成以及影响碳氮磷分解的关键酶活性。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表现为促进、抑制和无影响,其影响的差异可能来源于微生物效应的不同。叶片在凋落前有显著的氮磷养分回收,但是根无明显的养分回收,造成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的C:N:P化学计量比存在明显差异。基于DNA/RN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为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将促进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化学计量比改变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王晶苑张心昱温学发王绍强王辉民
关键词:氮沉降土壤微生物
生态系统光合与呼吸拆分的同位素理论、方法和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生态系统光合和呼吸是构成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NEE)的重要组分。涡度相关技术可直接观测生态系统NEE,并通过建立温度回归或光响应曲线等函数将NEE统计拆分为生态系统光合和呼吸,但是存在自相关和高估白天呼吸等问题。稳定同位素红外光谱技术的进步使高时间分辨率大气CO_(2)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连续观测成为可能,与涡度相关技术观测的NEE数据相结合,可实现昼夜和季节尺度生态系统光合和呼吸拆分。本文系统阐述了生态系统光合与呼吸的同位素通量拆分方法的基本理论与假设,阐述了同位素通量观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进展,综述了同位素通量拆分理论解析生态系统光合与呼吸过程的新机制认识,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同位素通量拆分理论的不确定性以及开展多种拆分方法综合比较的必要性。
陈昌华王晶苑魏杰温学发
关键词:生态系统呼吸
一种室内土壤微生物呼吸连续测定装置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土壤微生物呼吸自动连续测定装置,包括恒温培养系统、CO<Sub>2</Sub>起始浓度控制及气体采样系统和CO<Sub>2</Sub>浓度分析仪。该装置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开始测定时装置内的...
何念鹏温学发于贵瑞孙晓敏王秋凤王晶苑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有机质组分小尺度空间异质性被引量:16
2016年
土壤有机质(SOM)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机质的组成、空间分布和空间关联性是影响和控制诸多生态系统过程的重要因素。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局部尺度内0—20 cm土壤有机质与活性有机质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交叉半方差分析探讨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来说,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颗粒态有机碳(POC)和颗粒态有机氮(PON)空间异质性较小;而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表层(0—10 cm)溶解性有机碳(DOC)的空间异质性较大;(2)SOC、TN、MBC、DOC、POC和PON随着深度的增加空间自相关性增加;而溶解性有机氮(DON)的空间自相关性随深度的增加变化不大;(3)SOC与TN在表层和下层(10—20 cm)均存在空间上的正相关关系;(4)SOC、TN在表层和下层分别与MBC、MBN、DOC、DON和POC呈空间上的正相关性,但是与PON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较差;(5)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活性有机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存在差异。在表层,除POC,PON外,其余土壤活性有机质组分在空间上两两相关;但是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活性有机质变量之间在空间上两两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组分在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小尺度内存在不同空间异质性和空间关联性,这为人们更好的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如土壤养分循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景莎田静M. Luke McCormack王晶苑王秋凤杨国栋郭大立于贵瑞
关键词: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质空间异质性地统计
一种通量观测系统漏率测试装置及零通量漏率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量观测系统漏率测试装置,标准气瓶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快插接头,所述快插接头连通有通量环;通量观测系统漏率测试装置还包括呼吸室、控制器和分析仪,呼吸室设置在通量环上部并与通量环配合使用,通过分析仪、气体...
魏杰温学发孙晓敏王晶苑
文献传递
高寒草甸植物叶片钾含量对多种养分添加的响应及机理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钾是植物体内含量仅次于氮的大量元素,对于维持植物生长和适应低温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期研究表明植物生长受到多种养分的共同限制,而本研究旨在揭示植物叶片钾含量对钾、氮、磷养分添加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及机理。【方法】以川西北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开展钾、氮、磷添加及交互控制试验,以揭示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叶片钾对多种养分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及机理。【结果】本研究发现钾、氮、磷3种养分添加对4种植物(垂穗披碱草、发草、无脉薹草、草玉梅)的叶片钾含量均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单独磷添加不影响植物叶片钾,钾添加促进无脉薹草和草玉梅叶片钾含量,而氮添加均促进4种植物的叶片钾。尽管氮添加产生的直接效应(土壤有效氮增加)对部分植物叶片钾有显著影响,但是氮添加处理下叶片钾含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氮添加的间接作用驱动的,即氮添加显著增加植物群落生物量,进而由于遮荫作用降低土壤温度,而结果表明较低土壤温度一致地增加了所有植物的叶片钾含量。与钾、磷养分相比,氮添加对植物叶片钾含量的影响更大。【结论】不同于传统观点认为土壤养分是主要影响植物叶片钾的因素,本研究发现氮添加引发的间接作用(土壤温度降低)是驱动养分富集背景下叶片钾含量变化的主要机理。该研究结果指示出高寒草甸植物由于长期受到低温胁迫,其钾利用策略可能与低温适应性密切相关。
李佳璞田大栓何奕成符义稳汪金松王晶苑周青平牛书丽
关键词:土壤温度高寒草甸
中国四种森林类型主要优势植物的C:N:P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224
2011年
为了评价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以吉林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广东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和江西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7年4月–2008年5月4种典型区域森林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碳(C)氮(N)磷(P)元素质量比与N、P再吸收率的分析,探讨了4种森林类型N、P养分限制和N、P养分再吸收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从森林类型上看,温带针阔混交林叶片的C:N:P为321:13: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叶片的C:N:P为561:22:1,热带季雨林叶片的C:N:P为442:19:1,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叶片的C:N:P为728:18:1;凋落物的C:N:P也是亚热带人工林最高,达1950:27:1,温带针阔混交林的最低,为552:14:1,热带季雨林的为723:24: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为1305:35:1,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的C:N:P的计量大小关系与叶片的结果一致;2)从植物生活型上看,常绿针叶林叶片的C:N均显著高于常绿阔叶林及落叶阔叶林;叶片C:P与森林类型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常绿阔叶林叶片的N:P最高,常绿针叶林次之,落叶阔叶林最低;3)植物叶片的N:P与月平均气温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叶片的C:P基本不受月平均气温影响,叶片的C、N、P计量比与降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4)高纬度地区的植物更易受N元素限制,而低纬度地区植物更易受P元素的限制;但受N或P限制的植物并不一定具有高的N或P再吸收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森林的叶片与凋落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具有一致性,但是环境因子对不同类型植物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并不相同。
王晶苑王绍强李纫兰闫俊华沙丽清韩士杰
关键词:营养限制
全球氮添加实验设计方法现状的定量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氮添加控制实验是研究全球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数百个氮添加实验由于其实验设计和方法的差异给不同实验结果之间的比较以及全球数据整合分析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搜集全球302个氮添加控制实验,并定量分析其实验设计方法和现状,发现全球氮添加控制实验中仅有8%的实验数量分布于苔原、湿地和荒漠;氮添加量低于2 g·m^(-2)·a^(-1)的实验仅占到4.4%;单独使用NH^(+)_(4)或NO^(-)_(3)态肥料的实验占17.5%;超过每年6次氮添加的实验数量仅占1.4%;氮添加实验持续时间基本小于5年,大于20年的实验占13.6%;全球84.9%的实验中氮添加水平数目在2个以内,4个以上的实验仅占5.1%。针对目前氮添加实验的设计方法和现状,我们对未来氮添加实验设计和方法提出了参考建议。
姜良超宁秋实汪金松王晶苑张金鑫田大栓
关键词:氮沉降
冰雪灾害对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结合中亚热带江西千烟洲人工针叶林2005、2008和2011年3次树木清查数据以及树木相对生长方程,比较了2008年1月南方冰雪灾害前后的NPP,评价了森林生态系统灾后的恢复能力。结果表明:乡土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比外来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抗灾害能力强;在个体水平上,胸径(D)较大的树木抗灾害能力较差。灾后马尾松与杉木的D增长率降低,而湿地松增大。冰雪灾害导致大量碳(10.44 t C/hm2)从乔木层碳库转移到死生物量碳库,占乔木层碳储量的18.28%。灾前NPP和碳利用效率(CUE)分别为736.23 g C m-2a-1和0.41;灾后经过近4年的恢复,NPP和CUE分别为683.08 g C m-2a-1和0.38。
王静温学发王辉民王晶苑
关键词:冰雪灾害净初级生产力
土壤和大气CO<Sub>2</Sub>和δ<Sup>13</Sup>C廓线协同观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和大气CO<Sub>2</Sub>和δ<Sup>13</Sup>C廓线协同观测系统,包括采样系统、标定系统、控制系统和分析系统;所述采样系统采集大气和土壤内的气体;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气路的切换;所述标定...
王晶苑温学发孙晓敏魏杰张光辉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