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铮

作品数:39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人文学部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民族
  • 4篇古代民族
  • 4篇黑龙江流域
  • 4篇边疆
  • 3篇文化
  • 3篇考古
  • 3篇夫余
  • 2篇东北边疆
  • 2篇学术
  • 2篇中京
  • 2篇三江平原
  • 2篇上京
  • 2篇上京城
  • 2篇挹娄
  • 2篇历史文献
  • 2篇力作
  • 2篇金源文化
  • 2篇考古学
  • 2篇古学
  • 2篇北边

机构

  • 39篇大连大学
  • 5篇延边大学
  • 2篇黑河学院

作者

  • 39篇王俊铮
  • 26篇王禹浪
  • 5篇王天姿
  • 2篇马振祥
  • 1篇王文轶

传媒

  • 13篇哈尔滨学院学...
  • 9篇黑河学院学报
  • 6篇黑龙江民族丛...
  • 4篇大连大学学报
  • 3篇满族研究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 1篇东北史地

年份

  • 4篇2017
  • 12篇2016
  • 22篇2015
  • 1篇201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浑江流域的古代历史与文化被引量:3
2015年
浑江流域是以石构墓、夹砂褐陶、青铜短剑为主要内涵的貊族考古学遗存的中心区域之一,是高句丽先世和"五部"文化的核心地区。高句丽政权立国定都于浑江流域的桓仁五女山城,是高句丽政治统治的中心,从而创造了以五女山城和下古城子为主要标志的浑江流域早期都市文明。
王天姿王禹浪王俊铮
关键词:浑江流域
第三届全国东北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年
2014年11月1日-2日,由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和大连大学人文学部主办、中国中外文化交流史学会协办的第三届东北史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大连市顺利召开。来自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黑河学院、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延边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渤海大学、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四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魏国忠研究员、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系魏存成教授、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喜峰教授、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鲍海春研究员、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赵永春教授、辽宁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主任何晓芳教授、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的宗教学系及考古系主任扎比亚卡·安德烈·巴普拉维奇教授应邀参会。
吴博王俊铮王天姿
近十年国内古代森林文化与环境研究综述
2015年
森林文化的起源很早,几乎与人类的起源、发展相生相伴。长期以来,森林文化史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随着森林文化研究的日益深入,对其学科建设及未来发展的探讨也呈现增长之势,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综述近十年以来国内学界对于古代森林文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环境的研究状况。回顾森林文化过去的同时,也能立足于森林文化的现实,展望森林文化的未来,并为学术界继续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禹浪王俊铮陈志刚
关键词:未来环境
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筑城研究综述(一)被引量:4
2016年
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的筑城史自秽貊、索离、夫余筑城,延至元明清时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未有中断。索离、夫余圆形土城和三江平原汉魏古城群则证实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已迈入文明时代。高句丽、勿吉、靺鞨、渤海国时期的筑城由山城转向大量修筑土筑平原城的历史阶段,并进入到复杂而庞大的京城设计与建设的历史阶段,并为辽、金两代继承,开创了黑龙江流域辉煌的城市文明和城市化进程。元明清时代,黑龙江流域的筑城文明逐渐陷入低谷。
王禹浪王俊铮王天姿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
东北稻种的传播路线与五常大米的由来被引量:4
2017年
早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来自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种植技术就已在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地区落地生根,成为水稻从我国东部沿海向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中国东北腹地传播的重要一环。渤海国的"卢城之稻"伴随着女真人迁徙向西越过张广才岭,沿海浪河、蚂蜒河流域上游到达今五常地区。东北南部的稻种则溯辽河而上进入松嫩大平原,通过松花江、拉林河流域最终到达五常。五常地区成为来自牡丹江、图们江流域和东北南部辽东地区的两条稻种传播路线的交汇点。
王禹浪谢春河王俊铮
关键词:五常大米
辽宁师范大学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学术报告会侧记
2016年
2015年是红山文化发现80周年,9月24日,辽宁师范大学隆重举办了推进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学术报告会暨高层策划会。著名历史学家陈其泰、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雷广臻、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主任王禹浪、渤海大学东北亚走廊研究院院长崔向东、新华社高级记者汪永基、光明日报社驻辽宁记者站站长毕玉才、光明日报社史学版主编户华为、中国社会科学报高级记者杨阳等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
王俊铮
关键词:红山文化记者站站长兴隆洼文化
国内黑水靺鞨研究综述
2015年
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黑水靺鞨,为靺鞨七部之一,五代时改称女真,并两度缔造了逐鹿中原的帝国王朝,因而黑水靺鞨研究不仅成为东北民族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中原同周边民族关系史的关键。本文旨在概括目前国内有关黑水靺鞨民族源流、地理分布、政治、经济、风俗文化、考古发现等各方面的研究状况,并简要评述我国黑水靺鞨研究现状。
王禹浪寇博文王俊铮
关键词:民族关系考古发现
辽东半岛汉墓的类型、文化特征及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辽东半岛汉墓的形制主要为土圹竖穴墓、砖室墓、石构墓、瓮棺墓四大类,又可进一步分为壁画墓、土圹贝壳墓、贝石墓、贝砖墓、绳纹砖墓、花纹砖墓、石板墓、瓮棺墓等十五种类型,为研究汉代墓葬制度和丧葬习俗树立了标尺。汉文化进而以辽东半岛为基地和跳板,向北传入松嫩平原松花江上游流域,向东传入朝鲜半岛北部,改变了东北亚区域古代文明格局,基本实现了汉帝国在东北地区的文化"大一统"。
王禹浪王俊铮
关键词:汉墓辽东半岛文化特征
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筑城研究综述(三)被引量:1
2017年
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的筑城史自秽貊、索离、夫余筑城,延至元明清时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未有中断。索离、夫余圆形土城和三江平原汉魏古城群则证实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已迈入文明时期。高句丽、勿吉、靺鞨、渤海国时期的筑城由山城转向大量修筑土筑平原城的历史阶段,并进入到复杂而庞大的京城设计与建设的历史阶段,并为辽、金两代继承,开创了黑龙江流域辉煌的城市文明和城市化进程。元明清时代,黑龙江流域的筑城文明逐渐陷入低谷。
王禹浪王俊铮王天姿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
抚顺市清原满族的历史沿革述论被引量:1
2017年
清原满族之族源为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一脉相承而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清原地区先后成为兴京赫图阿拉、盛京沈阳的京畿之地。满清入关后,清原为柳条边通过的重要地区,英额门为柳条边沿线重镇之一。1925年清原设县,这一地区满族由划归清原县的兴京、柳河、海龙、开原、铁岭等地满族汇聚而成。
王禹浪马振祥王俊铮
关键词:满族历史沿革建州女真柳条边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