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乾泽

作品数:4 被引量:8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油田
  • 1篇东营凹陷
  • 1篇东营凹陷下第...
  • 1篇动态控制图
  • 1篇支化
  • 1篇胜利油田
  • 1篇水井
  • 1篇能耗
  • 1篇破乳
  • 1篇破乳剂
  • 1篇注水
  • 1篇注水井
  • 1篇下第三系
  • 1篇聚合物驱
  • 1篇聚合物驱采出...
  • 1篇孔隙
  • 1篇控水
  • 1篇控水稳油
  • 1篇控制图
  • 1篇机采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山东胜利职业...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4篇王乾泽
  • 1篇朱益飞
  • 1篇于克鹏
  • 1篇顾永强
  • 1篇袁静
  • 1篇周西臣
  • 1篇李建军
  • 1篇徐慧娟

传媒

  • 1篇石油工业技术...
  • 1篇矿物岩石
  • 1篇油气采收率技...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199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垂向分布及成因分析被引量:60
2001年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埋深大于 30 0 0 m的深部碎屑岩储层普遍发育 2~ 4个次生孔隙带 ,Φ=10 %~ 30 % ,K=0 .1× 10 - 3μm2~ 30× 10 - 3μm2 ,为中孔低渗低孔低渗油气储层。综合有机质热演化过程、成岩作用和构造断裂等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埋深大于 30 0 0m碎屑岩地层中 ,第一、二个次生孔隙带埋深在 30 0 0 m~ 390 0 m之间 ,其形成主要与有机质成熟过程释放有机酸对长石等颗粒的溶解有密切关系 ,在深大断裂附近储层同时受到大气淡水的影响 ,而深陷带包裹于暗色泥岩中的浊积砂岩的次生孔隙发育情况还与泥质岩异常压力带有关 ;第三个次生孔隙带埋深一般为 390 0 m~ 430 0 m,主要成因于粘土矿物转化造成的还原环境 ,同时受到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这三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对储集油气有效。第四个孔隙发育带埋深在 470 0 m以下 ,主要是构造成因的微裂缝 ,较难成为有效的油气储层。
袁静王乾泽
关键词:东营凹陷次生孔隙垂向分布
胜利油田机采系统现状及能耗质量控制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分析了胜利油田机采系统的工艺设备和能耗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几年来油田围绕提高机采系统效率这一重点攻关课题所取得的经验与做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指出:要创新机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内部调剂市场,做好油井达标示范区与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示范区的结合。
朱益飞王乾泽徐慧娟
关键词:油田机采系统能耗
聚合物驱采出液超支化电中和型高效破乳剂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根据胜利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的特点,以1.0GPAMAM为起始剂合成了超支化聚醚型破乳剂,并对其进行适度叔铵氮的季铵化以电中和采出液中的阴离子碎片。破乳性能评价表明,该方法不仅脱水率高,而且操作温度低、污水含油浓度低,有极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于克鹏王宗廷王乾泽周西臣王学会梁祺裴晓文
关键词:聚合物驱采出液超支化季铵化破乳剂
水井动态控制图在控水稳油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6年
控水稳油是注水开发油田改善高含水期开发效果的必然要求。该文在研究水井动态控制图绘制原理及其在控水稳油中的应用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应用水井动态控制图就是从注采比和注水压力两方面着手,对注水井当前注水的合理性进行图版验证,进而为控水稳油措施的提出指明方向,它为控水稳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条快捷方便的途径,这在胜利油田尚属首次,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顾永强李建军王乾泽武立君陈大森
关键词:注水井动态控制图控水稳油油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