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虹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鼠脑
  • 5篇细胞
  • 5篇大鼠脑
  • 4篇乳酸脱氢酶
  • 3篇神经细胞
  • 3篇神经元
  • 2篇皮质
  • 2篇皮质神经
  • 2篇皮质神经元
  • 2篇小胶质细胞
  • 2篇米诺环素
  • 2篇纳洛酮
  • 2篇环素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1篇凋亡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性细胞
  • 1篇盐酸纳洛酮

机构

  • 9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作者

  • 9篇王丽虹
  • 5篇李波
  • 3篇程化坤
  • 3篇刘芳
  • 3篇富强
  • 1篇田景先
  • 1篇许天英
  • 1篇王晓敏
  • 1篇刘恩重
  • 1篇陈洪苹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小胶质细胞的免疫功能被引量:12
2005年
小胶质细胞是常驻中枢神经系统单核吞噬细胞家族的成员之一。他们与巨噬细胞有许多相同的功能和表形特征 ,参与脑内的固有免疫反应 ,而且能早于外周白细胞的渗透成为CNS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防线。小胶质细胞也能作为抗原提呈细胞 ,刺激T细胞活化、增殖。小胶质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启动或促进炎症反应在CNS内的进程 ,也能够表达许多细胞因子受体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 ,这些受体的平衡在诱导和调节小胶质细胞的免疫功能上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 ,小胶质细胞也能受到神经元的调控 ,以阻止过度的免疫反应对神经元的损害。
王丽虹程化坤田景先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细胞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神经元受体
CTLA-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妇女散发乳腺癌的关联研究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启动子区-1722C/T、-1661G/A、-658T/C和-318T/C位点、第一外显子+49G/A位点、内含子区+1822C/T位点和转录本末端CT60G/...
王丽虹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病理基因表达病理细胞学
成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冷冻保存及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
2007年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按照临床骨穿方法,无菌获取成人骨髓,肝素抗凝。另无菌抽取前臂静脉血,室温静置约3h,至血凝及血清析出,留取血清,水浴灭活。
贾建戎陈洪苹程化坤王丽虹李贵刘芳富强李波
关键词:人骨髓基质细胞神经细胞冷冻保存成人骨髓肝素抗凝
体外培养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离心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离心损伤模型,观察离心损伤后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和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变化。方法把培养神经元的六孔培养板的孔内,置入与孔大小相当的200目钢网,并在钢网上放置6g重物,通过变速离心培养板,造成神经元损伤的作用。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电镜观察损伤后神经元的形态改变,并测量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的含量变化。结果光镜可见神经元破碎、轴索肿胀、轴索球、轴索部分崩解。电镜可见细胞骨架发生变化。从神经元损伤15min后,培养上清液中LDH活性增高。损伤组LDH升高有两个时相,第一峰在30min出现,第二峰在72h出现,损伤后30min,24h,48h,72h,损伤组与对照组同时间相比,LDH含量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第一峰值可能是原发性损伤造成的细胞膜破损,LDH释放量升高引起的,第二峰值可能是继发性损伤导致细胞膜破损,LDH漏出所引起的。结论实验建立的神经元损伤模型操作简便,能较好地模拟脑外伤。
程化坤王丽虹李波刘恩重
关键词:神经元乳酸脱氢酶
线粒体凋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王丽虹
盐酸纳洛酮对大鼠脑神经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脑神经损伤后神经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测定,探讨纳洛酮对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大鼠脑神经细胞培养种植于6孔板,采用平板离心损伤模型,通过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培养液中TNF-α的水平,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段不同组TNF-α含量变化。结果TNF-α在损伤后2h开始升高,12h达到高峰,随后有所降低,至24h趋于平缓。纳洛酮治疗组神经细胞损伤后12h、24h、48h、72hTNF-α的水平与损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能够通过降低TNF-α的含量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王丽虹许天英王晓敏李波
关键词:神经外科学神经细胞纳洛酮肿瘤坏死因子-Α
米诺环素对机械性损伤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的体外培养,观察遭受机械性离心损伤时,米诺环素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变速离心培养板,造成神经元损伤的作用。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损伤后神经元的形态改变,并测量损伤前后不同时间段损伤组与损伤加米诺环素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结果光镜见轴索肿胀、轴索和神经元崩解。损伤组与对照组神经细胞损伤后LDH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损伤后30 min损伤加米诺环素各组LDH的水平与损伤组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P<0.01);损伤后24 h、48 h损伤加米诺环素中、低浓度组LDH的水平与损伤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P<0.01),高浓度组则无明显影响。结论米诺环素对机械性损伤大鼠脑皮质神经元有双重作用,高、中、低浓度不能减轻神经元膜的原发性损伤,但中、低浓度能减轻神经元膜的继发性损伤。
富强程化坤王丽虹刘芳李波
关键词:皮质神经元米诺环素乳酸脱氢酶
米诺环素对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体外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观察米诺环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Wister仔鼠脑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种植于6孔板。采用划伤、加压合并离心损伤模型。测定损伤前后不同时间段损伤组、对照组和损伤加米诺环素组神经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变化。结果损伤组LDH的含量曲线呈双峰形,第一峰值在30min出现,第二峰值在72h出现。损伤组、对照组与加入米诺环素组在24、48、72h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瞬间加速度离心损伤模型为体外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可靠模型,米诺环素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
刘芳李波富强王丽虹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乳酸脱氢酶米诺环素
大鼠脑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纳洛酮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本文旨在建立体外培养大鼠脑神经细胞损伤模型,测定损伤前后不同时间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的水平,研究纳洛酮对脑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神经细...
王丽虹
关键词:纳洛酮脑神经损伤小胶质细胞神经细胞乳酸脱氢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