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海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核桃早期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为了改变我国核桃栽培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收益慢的落后状态,于1985~1989年在建昌县开展了核桃早期丰产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60801、50702、50609号良种,以35~55株/亩的密度栽植,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5年生亩产可达40.3~55.5kg,最高单株产量4.0kg,坚果和间作总收入275元/亩,并比晚实核桃早收益8~10年。采取的主要强化管理技术措施:①对一、二年生幼树以埋土厚30cm进行防寒;②在春夏之交整形修剪,保持干高30~60cm,保留2~5个枝;③每年每平方米树冠投影施尿素或复合肥50g,并及时进行除草松土、防虫等。
- 刘万生王世海
- 关键词:核桃丰产栽培
- 核桃劣质低产树改优技术研究初报被引量:2
- 1991年
- 为了促进核桃品种化栽培,加速改造我国现有的核桃资源,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于1987年进行劣质低产树改优技术研究。采用辽宁1号、3号等良种接穗,对6年生的实生树以插皮舌接法进行高接换头;要注意嫁接时在砧木上锯2~3道斜向口放水,插穗时“露白”,接后加强管理等重要环节。试验表明,高接4年的辽宁1号、3号3年平均株产分别为0.91,1.2kg,为改造前的2.6、3.9倍,折合每亩增收96.6、136.8元。
- 王世海刘万生
- 关键词:核桃树低产嫁接砧木
- 辽宁1号等核桃新品种的选育被引量:6
- 1990年
- 为了培育早实、丰产、优质、抗病的核桃新品种,自1969年开始,以来自新疆、陕西的早实丰产但不抗病的核桃类型,和来自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晚实抗病核桃类型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从中筛选出辽宁1号、辽宁3号、辽宁4号等优良品种(品系)。目前我国已有17个省(市、区)引种或进行较大面积栽培。介绍了这些品种的杂交亲本、培育过程、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抗逆性,并提出了适宜的栽培技术。
- 刘万生王世海陈琦
- 关键词:核桃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