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军

作品数:83 被引量:351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2篇肿瘤
  • 30篇整合素
  • 21篇结肠
  • 20篇整合素ΑVΒ...
  • 18篇肠癌
  • 16篇切除
  • 16篇细胞
  • 16篇结肠癌
  • 15篇肠肿瘤
  • 14篇切除术
  • 13篇结肠肿瘤
  • 10篇胆管
  • 10篇手术
  • 10篇
  • 8篇胆管癌
  • 8篇胆囊
  • 8篇胰腺
  • 7篇外科
  • 6篇胆囊切除
  • 6篇胆囊切除术

机构

  • 83篇山东大学
  • 6篇兖矿集团总医...
  • 5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威海市文登中...
  • 1篇济南市第三人...
  • 1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山东省交通医...
  • 1篇山东省单县中...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83篇牛军
  • 30篇彭程
  • 29篇刘恩宇
  • 26篇牛卫博
  • 22篇徐克森
  • 19篇贺兆斌
  • 17篇陈雨信
  • 14篇王加勇
  • 13篇寿楠海
  • 10篇赵传宗
  • 8篇高会杰
  • 8篇高超
  • 7篇林鹏飞
  • 7篇刘松
  • 6篇杨广运
  • 6篇洪建国
  • 6篇张朝阳
  • 6篇梁本甲
  • 6篇宋炜
  • 6篇王健

传媒

  • 45篇中国现代普通...
  • 5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2篇临床普外科电...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内分泌外科杂...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16篇2009
  • 1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87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合素αvβ6内吞胞吐循环调控结肠癌恶性进展的系列研究
牛军牛卫博刘恩宇彭程
本项目属于医学科学技术领域。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等诸多因素。在此过程中,整合素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整合素属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通过介导细胞间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黏附...
关键词:
关键词:整合素介导结肠癌
丝氨酸蛋白酶Omi/HtrA2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促凋亡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Omi/HtrA2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对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检测O-mi/HtrA2在正常肝上皮细胞L02细胞系和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PLC中的表达。用脂质体法将Omi/HtrA2小干扰RNA表达载体(psiRNA-Omi/HtrA2)转染至人HepG2细胞中,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评价psiRNA-Omi/HtrA2对Omi/HtrA2表达的沉默效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iRNA导致Omi/HtrA2基因沉默后HepG2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在L02细胞系和3种肝癌细胞系中,所有细胞系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表达Omi/HtrA2,在肝癌细胞系中的Omi/HtrA2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肝上皮细胞L02。psiRNA-Omi/HtrA2载体可特异性抑制HepG2细胞中Omi/HtrA2的表达。转染psiRNA-Omi/HtrA2载体的HepG2细胞凋亡下调。结论:Omi/HtrA2在肝癌细胞系中表达增高,它可能在促进肝癌细胞凋亡中有重要作用,Omi/HtrA2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靶点。
徐宗全刘恩宇彭程牛卫博李允光徐克森牛军
关键词:OMI/HTRA2L02肝癌细胞系凋亡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患者19例,其中手术治疗13例。结果: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多以上腹部疼痛不适为首发症状,B超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多种辅助检查的联合应用有助于该病及其它相关并发症的明确诊断。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是目前胰管结石治疗的主要手段,应重视术前的准确评估和手术技巧的应用,防止结石残留。结论:B超为诊断胰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法,首选术式为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
洪建国刘恩宇牛卫博王家勇彭程王健林鹏飞赵传宗贺兆斌牛军
关键词:胰管结石慢性胰腺炎
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2009年
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一直是胆道外科一项复杂而困难的课题,如何减少及进一步取净胆管残留结石仍是临床的难题之一。术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明确其肝内胆管狭窄的位置,利于术中同时处理,而术后胆道镜及碎石技术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术后残留结石的问题。
冯宪光张锎王加勇孙斌王宏牛军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结石残留纤维胆道镜
αvβ6整合素对氟尿嘧啶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αvβ6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及其对氟尿嘧啶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WiDr细胞αvβ6整合素的表达,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丫啶橙(AO)-溴化乙啶(EB)双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HT-29细胞、WiDr细胞均表达αvβ6整合素,表达率分别为80.82%及82.96%。氟尿嘧啶诱导结肠癌HT-29和WiDr细胞凋亡。经氟尿嘧啶(20mg/L)作用48h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显示,生长于αvβ6整合素配体-纤黏连蛋白(FN)上的HT-29细胞、WiDr细胞的富集系数(EF)分别为1.11±0.04、1.09±0.02,明显低于生长于非整合素配体-多聚赖氨酸(polylisin)上的细胞分别为3.68±0.03、3.72±0.02,P<0.01;用αvβ6整合素的特异性单抗封闭后再生长于FN上时,HT-29、WiDr细胞的EF分别为2.12±0.04、2.14±0.03,明显高于直接生长于FN上(P<0.01)。AO-EB双荧光染色法结果显示,生长于FN上的HT-29和WiDr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6±1.1)%、(5.3±0.7)%,明显低于生长于polylisin上的细胞的凋亡率(37.0±1.4)%、(38.5±0.9)%,P<0.01;用αvβ6整合素的特异性单抗封闭后再生长于FN上,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5±1.2)%、(20.0±0.7)%,又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WiDr细胞表达αvβ6整合素,αvβ6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FN的黏附抑制氟尿嘧啶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提示细胞黏附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促使细胞产生耐药性。
张琦陈融牛军
关键词:整合素类结肠肿瘤氟尿嘧啶细胞凋亡抗药性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腺空肠端侧吻合156例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2004年3月—2012年6月15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胰腺的质地、厚度、胰管直径、胰管后壁胰腺组织的厚度、有无炎症,结合空肠的直径、空肠壁的厚度选择胰管-空肠黏膜-黏膜吻合、端侧套入式吻合等不同的吻合方式。结果:术中胰肠重新吻合8例。术后胰瘘3例、胆瘘2例、死亡2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空肠吻合应根据患者的胰腺和空肠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焦猛刘毅刘恩宇郭森刘炎锋夏磊洲杨辉孟海鹏陈雨信牛军徐克森寿楠海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选择性胆道引流在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胆道引流是否能够降低行联合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以及病死率。方法:回顾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116例血清总胆红素(TB)在85μmol/L以上行联合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选择性胆道引流对肝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病死率的影响。结果:直接手术组54例,引流组62例,平均引流9 d,引流组术前的TB下降为(214±115)μmol/L,与引流前的(290±100)μ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性胆道引流可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P)、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水平。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2%(64/116),引流组为58.1%(36/62),手术组为51.9%(28/54),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个并发症总发生率2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引流组死亡6例(9.7%),手术组死亡6例(11.1%),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9)。结论:选择性胆道引流可以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及改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病人术前的肝功能,但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病死率。
赵传宗贺兆斌洪建国彭程刘恩宇牛军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肝门部胆管癌肝切除
NOTES新术式:经气管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讨一种全新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经气管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采用3只巴马香猪和6只比格犬,利用自制带双通道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置入内镜及器械,纵行切开甲状腺上方气管前壁软骨环。在内镜监视下行甲状腺部分或次全切除术。术毕连续或间断缝合气管前壁。结果:3只猪行经气管内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6只狗行经气管内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所有实验动物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缺氧、窒息、气管梗阻及死亡。拔管后实验动物均自然苏醒,分别于2、4h后处死,观察气管切口缝合严密,无皮下气肿及血肿形成。结论:实验证实,经气管内镜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利用自然管腔(气管)作为甲状腺手术入路,保持了皮肤及颈前肌群的完整性,美观无疤痕,开拓了NOTES新领域。
牛军刘恩宇牛卫博彭程林鹏飞王舟王加勇赵传宗贺兆斌宋炜徐克森闫明樊薇寿楠海
关键词:NOTES气管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动物实验
胰肠吻合术后胰管结石一例
2009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77岁,剑突下疼痛并向背部放射4d,于2008年5月4日入院。患者于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剑突右下方疼痛不适,疼痛范围约5cm~7cm,为持续性,可耐受,并向后背部放射,仰卧位时疼痛较明显,端坐或下床活动时有所缓解;伴乏力,食欲减退,疼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
王健刘恩宇宋勰刘松李全辉陈雨信牛军
关键词:胰肠吻合术
腹腔镜治疗胰腺Von Hippel—Lindau病致胆道梗阻1例
2010年
1临床资料 男,45岁,因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1月余入院。体检: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腹部稍膨隆,软,右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莫非氏征(±),全腹未及明显肿块,神经系统及病理征检查(-)。
宋勰刘恩宇王健宁尚磊陈雨信牛军
关键词:胰腺疾病腹腔镜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