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禹辰
- 作品数:44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3例心脏移植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被引量:4
- 2014年
-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30天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原发性移植物衰竭。心脏辅助装置可以减少供心损害、有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相对于He—artmate、Berlin Heart和AV5000等中长期辅助装置,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技术具有管道安装方便、价格低廉、可同时支持心肺功能等优点,且疗效可靠。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共完成38例心脏移植手术,其中3例应用ECMO辅助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 潘禹辰轩永波左艳朱中权罗爱国唐开维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心脏移植患者心脏辅助装置心脏移植术后心脏移植手术同种异体
- 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心脏评估标准和维护经验
- 目的 总结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心脏应用的评估标准和供体心脏功能维护的经验.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对109例器官捐献供体通过严格的评估和有效的供体心脏功能维护,获取供体心脏18 例.
- 潘禹辰史锋轩永波展宇飞莫桂清孟旭韩杰
-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肺评估标准和维护经验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总结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供者肺脏应用的评估标准和供肺功能维护的经验。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对139例DCD供者通过严格的评估和有效的肺功能维护,获取供肺11例。供肺冷缺血时间为(526.8±12.6)min(312-675min),完成9例序贯式双肺移植,2例单肺移植。结果围手术期1例肺移植受者死亡,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存活10例受者术后未发生排斥反应,出院后随访至今均存活且生活质量良好。结论使用器官捐献的供肺肺移植效果良好,供肺的评估标准及功能维护是保证肺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 轩永波潘禹辰展宇飞罗爱国莫桂清朱中权左艳
- 关键词:器官捐献肺移植
- 盐酸小檗碱对心脏移植受者环孢素A血浓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盐酸小檗碱(黄连素,berberin hydrochloride,Ber)对心脏移植受者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血浓度的影响。方法观察22例服用CsA心脏移植受者联合服用Ber后CsA全血浓度,肝、肾功能和血脂变化。结果合用Ber后CsA全血稳态C0和C2浓度与合用前比较明显增加(P〈0.01),平均浓度分别增加26%和18%;21例服用CsA剂量减少25~100mg/d,Ber与CsA合用对受者的肝、肾功能及血脂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合用Ber能升高心脏移植受者CsA血浓度,减少CsA服用剂量,节省费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黄雪珊杨国锋潘禹辰陈良万陈道中林峰邱军凡黄忠耀曹华吴雪梅
- 关键词:心脏移植环孢素A血药浓度
- 10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10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66例10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进行总结。患儿年龄2~34个月,平均(8.52±7.66)个月,体重4~10奴,平均(6.52±1.18)kg。患儿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结果:全组手术死亡2例(1.2%),手术死亡原因是肺动脉高压危象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心律紊乱和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64例随访2-50个月,患儿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和死亡。结论:低体重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应尽早手术。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提高手术技巧,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防止并发症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潘禹辰肖颖彬陈林易广兵刘健王东刘亚莉易丽艳张苏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婴幼儿心脏外科手术方法
- 心脏移植术后的监护与治疗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的监护与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开展的8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存活7例,死亡1例,7例受体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8~32h,术后2~5d下床活动,监护室停留时间6~22d,术后住院时间10~30d。术后并发症有急性右心功能不全3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大量心包积液1例,肺不张1例。结论: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加强监护,有效的抗排斥治疗,积极防治右心衰竭,维护重要脏器功能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 潘禹辰左艳唐开维罗爱国周玉晓闵燕林黄雪珊
- 关键词:心脏移植手术期间护理
- 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的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及Meta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据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2020年10月报道】题: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的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及Meta分析(作者Pan YC等)本研究通过干预队列和Meta分析评估剖宫产和非母乳喂养是否可以降低HBsAg和HBeAg阳性母亲的HBV母婴传播率。
- PAN YCJIA ZFWANG YQ潘禹辰姜晶
- 关键词:META分析HBEAG阳性队列研究HBSAG
- 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孕妇血清标志物模式、病毒载量和肝功能在母婴传播中的风险评估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妊娠期妇女HBV血清标志物模式、HBV DNA载量、ALT、AST与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之间的关系,评估发生母婴传播的风险。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参加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项目的657例HBsAg阳性母亲及662例新生儿(含5对双胞胎)为研究对象,检测孕妇的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在新生儿7月龄时测定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以探讨新生儿感染HBV情况与母亲孕晚期相关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双阳性组孕妇HBV DNA载量、ALT和AST异常比例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孕妇(HBV DNA:1×108vs.850 IU/mL,Z=-21.554,P<0.01;ALT:13.1%vs.6.6%,χ^(2)=7.536,P<0.01;AST:17.2%vs.5.5%,χ^(2)=20.780,P<0.01);HBsAg和抗-HBc阳性组孕妇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组孕妇(1745 vs.804 IU/mL,Z=-2.313,P<0.05);随病毒载量的升高,ALT及AST异常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χ^(2)趋势=19.309和32.502,P均<0.01)。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后,仅HBeAg阳性,且HBV DNA>2×10^(5)IU/mL母亲分娩的16例新生儿发生了感染。结论HBeAg阳性和HBsAg/抗-HBc阳性孕妇的目前主被动免疫阻断方案疗效较差,建议HBeAg阳性和HBsAg/抗-HBc阳性且HBV DNA>2×10^(5)IU/mL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毒载量水平,并给予孕晚期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肝损伤和母婴传播的发生风险。
- 王玥琦潘禹辰陶雪蓉杨娜赵天业王崇吴燕华姜晶
-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母婴传播阻断
-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8例治疗体会
- 2009年
- 目的 总结心脏移植的受体选择、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处理以及应用免疫抑制方案的临床经验。方法共8例受体,术前诊断7例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为缺血性心肌病,采用双腔静脉法原位心脏移植,术前均采用达利珠单抗进行免疫诱导治疗,术后基础免疫抑制方案为由环孢素A、霉酚酸酯和泼尼松组成的三联方案。结果1例受体因颈椎畸形长时间尝试气管插管失败后行气管切开,造成供心冷缺血时间长达340min,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于术后第13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7例受体术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合适的受体、良好的供心保护、娴熟的手术技术以及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是临床心脏移植取得成功的关键。
- 潘禹辰唐庆年唐开维左艳轩永波
- 关键词:心脏移植免疫抑制法
- 创伤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被引量:8
- 2018年
- 创伤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少见的严重性创伤,病情凶险,主要由高速车祸伤、高处坠落伤引起,易于漏诊。疑诊创伤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经彩超、CTA、MRI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综合处理全身创伤尤其是危及生命的损伤的基础上,同时做好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条件许可时应首选腔内隔绝治疗。本文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其预后进行综述。
- 朱中权潘禹辰卢水焕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腔内隔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