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琳玲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英语
  • 3篇教学
  • 2篇大学生
  • 2篇大学英语
  • 2篇隐喻
  • 2篇英语教学
  • 2篇知识
  • 2篇中西
  • 2篇文化
  • 2篇跨文化
  • 2篇话语
  • 2篇词汇
  • 1篇大学英语四级
  • 1篇大学英语阅读
  • 1篇大学英语阅读...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化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话语
  • 1篇学术权力

机构

  • 10篇淮海工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潘琳玲
  • 3篇朱守信
  • 2篇徐岚

传媒

  • 3篇科技信息
  • 2篇科技视界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外语研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英语文化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的研究
英语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现今世界各国间更为频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开展,许多研究显示,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其最终教学目标。而跨文化敏感度则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成正比例相关,是跨文化...
潘琳玲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文化教学跨文化敏感度
文献传递
翻译研究的学科化:知识建构还是话语策略被引量:1
2016年
学科是知识划分的制度化结果,其通过学科范式和规训使知识生产在差异性和排他性中划定"不可渗透性"边界。当代翻译研究在社会、文化等转向之后,逐渐成为一个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更多是在与其他学科"互涉"的去学科化逻辑中完成知识建构的。学科的本质是权力,翻译研究学科化的根本动因是谋求学术权力和体制生存的一种话语策略。从知识发展角度来看,学科并非翻译研究的最终归属,翻译研究的未来方向应当从"学科化"转向"知识化",在学科中做多学科研究将是翻译研究的理性选择和长期状态。
潘琳玲徐岚
关键词:学科翻译研究知识话语
跨文化视阈下的成人英语教育
2012年
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教学必须融入文化因素,跨文化教育要求语言学习者能够根据对方文化特点自觉调整语言理解和产出方式。具体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比较法、情景教学法以及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将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授融为一体。成人英语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重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实现方式。
潘琳玲
关键词:跨文化英语教育语言教学
复杂结构隐喻的深层句法认知过程——基于XYZ构式隐喻的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复杂结构隐喻是基于语义关系体的一种结构映射,受语义内容和句法结构的共同影响。作为复杂结构隐喻之典型,XYZ构式隐喻的认知过程不同于传统的XY二元隐喻。XYZ构式隐喻是深层认知结构XYZW四元隐喻经过转喻压制的产物,必须依赖语义体间形成的隐喻结构才能实现概念转移和范畴替换。复杂结构隐喻理解包含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过程,其中的结构映射推理提供了隐喻识解的逻辑基础,说明隐喻和逻辑可以借助复杂句法形式实现更深层次的认知统一。
潘琳玲朱守信
关键词:隐喻句法逻辑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译学审思——“反向格义”抑或“中西会通”被引量:8
2015年
"反向格义"与"中西会通"是构建中国学术话语存在的两种认知取向和方法选择。近现代中西学术交流在反向格义过程中完成了对中国学术的形塑,同时也造就了中国学术对西方话语的依附,给中国学术带来相当的片面性偏差。对中国学术而言,不能为了避免西方话语的反向格义而在学术上走向自我封闭,会通中西方已有学术资源进行思想创新是建设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应有的实践智慧和理性诉求。中国学术的发展道路不是简单地"去西方话语",而是要以中国立场寻求与西方学术的深度对话,唯此才能避免在格义天平首鼠两端,在中西会通基础上建立中国学术话语的主体性。
潘琳玲朱守信
关键词:反向格义中西会通学术话语
隐喻关系的可逆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不可逆性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隐喻的固有属性之一,然而并非所有结构的隐喻类型都遵循不可逆性这一规则。与传统的XY隐喻不同,XYZ隐喻在句式颠倒后隐喻意义依然成立且保持不变,表现出其特有的可逆性。这种可逆性来自于XYZ隐喻语义结构的可识别性和主谓项的逻辑周延性,其句法与认知的异构关系是XYZ隐喻可逆的根本原因。隐喻可逆性取决于句法和认知的相对关系,因此它既不同于句法等同性也区别于认知对称性。通过隐喻可逆性的研究可以发现隐喻句法形式对隐喻认知属性的深层影响。
潘琳玲朱守信
关键词:隐喻可逆性映射
谈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被引量:1
2009年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其中,"听"占据了语言活动的45%左右,听的过程是信息大量摄入的过程。因此,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听"的学习十分重要,听力训练是大学英语学习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听力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培养目标。本文列举了大学生英语听力训练中经常走入的几个误区,分析了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切实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听力实力的有效途径。
潘琳玲
关键词:听力训练听力材料
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化体系建构被引量:2
2013年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决定了其英语教学必须以职业化为导向,增强教学内容的职业相关性已经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选用职业化教材和教学方法,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创新工学、校企联合教学模式。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岗位交际能力为核心,努力构建职业化英语教学体系。
潘琳玲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教学体系
浅析大学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策略被引量:3
2009年
阅读水平的提高对培养英语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大学英语学习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阅读能力的提高一直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培养目标。本文就大学英语阅读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难点分别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与切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潘琳玲
关键词:词汇关键句文化背景知识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完形填空应试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英语完形填空是测试英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一项综合性手段,也是我国目前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一种题型。本文将着重围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完形填空试题测试的特点,研究探讨完形填空题的几种应试技巧,以提高学生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解题能力,取得最佳的应试效果。
潘琳玲
关键词:完形填空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实战技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