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云龙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土地流转
  • 2篇农民
  • 1篇新苏南模式
  • 1篇整治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变迁
  • 1篇苏南模式
  • 1篇农村
  • 1篇农民财产性收...
  • 1篇农民就业
  • 1篇农民就业问题
  • 1篇就业
  • 1篇就业问题
  • 1篇空心村
  • 1篇财产性收入

机构

  • 4篇江苏大学

作者

  • 4篇潘云龙
  • 1篇金丽馥

传媒

  • 3篇边疆经济与文...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土地流转后的苏南“空心村”问题探究
2014年
土地流转后,苏南地区农村的"空心村"现象普遍存在。"空心村"不仅影响了农村的村容村貌,同时也浪费了农村大量的土地资源,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妥善解决"空心村"问题,推进苏南地区"两个率先"的实现,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扩大农民收入渠道;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规范宅基地流转程序;要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完善农村养老机制。
潘云龙
关键词:土地流转空心村整治
土地流转背景下苏南农村的社会变迁
2014年
在土地流转背景下,苏南地区农民的大规模流动加速了乡村社会的转型,苏南农村社会秩序、农村经济结构、农民的生存状态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一要完善农村土地市场体系,二要健全农民利益保障制度,三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四要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潘云龙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村社会变迁
新苏南模式下农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实现苏南地区"两个率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必须在不断提高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新苏南模式下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小,地区差异大,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增加苏南地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又好又快"地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应采取积极的对策:一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明确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主体地位,完善征地补偿和土地流转制度;三是要保障农民房屋的用益物权,培育农村房屋产权市场;四是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开发针对农民的金融产品。
潘云龙金丽馥
关键词:新苏南模式农民财产性收入
论土地流转条件下的农民就业问题——以江苏省苏南地区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土地流转条件下农民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土地流转条件下,苏南地区农民剩余劳动力多,失业待业现象普遍存在,劳动力转移也处在无序状况下。促进农民就业,稳定社会发展,应采取积极对策:一是要加强对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自身就业能力;二是要完善苏南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广大农民后顾之忧;三是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农民就业离不开农业经济增长的带动;四是发展农业企业,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潘云龙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民就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