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有明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人格
  • 1篇学生人格
  • 1篇中介
  • 1篇中介作用
  • 1篇少年犯
  • 1篇少年犯罪
  • 1篇少年罪犯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身份
  • 1篇身份
  • 1篇生人
  • 1篇思维
  • 1篇思维模式
  • 1篇青少年犯罪
  • 1篇青少年罪犯
  • 1篇人格
  • 1篇人格发展
  • 1篇流感
  • 1篇甲流

机构

  • 3篇沈阳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涂有明
  • 1篇潘秀玮
  • 1篇殷晓菲

传媒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延边党校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学生人格与甲流风险认知的关系:思维模式的中介作用
21世纪,各种风险性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我们每个个体不得不去关注风险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目前,风险认知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而大学生的人格的发展与健全与否,思维模式的差异必然对风险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
涂有明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发展甲型流感思维模式中介作用
文献传递
青少年犯罪与公正世界信念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本研究考察我国青少年罪犯的公正世界信念特点,并比较了青少年罪犯与未犯罪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差异。采用一般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个人公正世界信念量表调查了97名男性青少年罪犯和88名未犯罪青少年。结果发现,犯罪与否与家庭所在地、受教育程度有着显著正相关,与年龄存在显著负相关;公正世界信念(个人公正和一般公正)与犯罪与否、受教育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年龄存在显著负相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不论青少年犯罪与否,他们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都显著高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且未犯罪青少年的公正世界信念显著高于犯罪青少年。从青少年罪犯与未犯罪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差异入手,探讨了培养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意义。
殷晓菲潘秀玮涂有明
关键词:公正世界信念青少年罪犯
社会身份理论概述被引量:13
2009年
社会身份理论是由社会学家Tajfel等人在最简群体范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关于群体间关系和群体过程的社会心理理论。它的提出对社会心理学有着重大的影响。该理论认为个体根据所归属的社会群体来界定自己的社会身份,并且通过分类与社会比较的动机过程来获得并维持积极的社会身份。
涂有明
关键词:社会身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