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 作品数:89 被引量:327 H指数:9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院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监测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医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情况,为有效防治医院内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病人分离的18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用头孢西丁纸片法鉴定分离MRSA阳性菌株,并对MRSA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和体外抗菌活性进行分析。结果MRSA感染主要是以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病房为主;MRSA对青霉素G100.0%耐药,对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大于80%。结论对高危病房进行监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控制医院MRSA感染。 汪明 李艳 吴青 夏尊恩 胡慧霞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武汉地区8274例受检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及合并感染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病例的阳性率及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情况,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020年1月20日至2月9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COVID-19疑似人群8274例,标本类型包括呼吸道标本(鼻咽、口咽、痰和肺泡灌洗液)和非呼吸道标本(尿、粪便、肛拭子、血液和结膜囊拭子)。以核酸检测结果分组,ORF1ab及N基因同时阳性归为核酸检测阳性组;同时阴性归为阴性组;单一基因靶标阳性归为可疑组。以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同时对其中316例进行非2019-nCoV感染的13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多重PCR检测。结果:在8274例受检者中,2745例(33.17%)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5277例(63.77%)结果为阴性,252例(3.05%)结果为可疑。2019-nCoV阳性组(56岁)和可疑组(52岁)年龄中位数均高于2019-nCoV阴性组(40岁)(t=27.569,P<0.001;t=6.774,P<0.001)。2019-nCoV阴性组中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核酸阳性率(18.39%)高于2019-nCoV阳性组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核酸阳性率(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05,P=0.003)。4种呼吸道标本和5种非呼吸道标本均可检出2019-nCoV核酸。结论:男性2019-nCoV核酸阳性率高于女性,2019-nCoV核酸阳性患者会发生合并感染,非呼吸道标本也存在2019-nCoV病毒。 汪明 吴青 徐万洲 乔斌 王京伟 陈振 郑红云 姜树朋 梅骏驰 吴泽刚 邓亚云 周方元 吴薇 张艳 吕志华 黄景涛 郭晓倩 冯丽娜 夏尊恩 李迪 刘天罡 张平安 童永清 徐之良 李艳关键词:冠状病毒属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病毒性疾病 临床实验室技术 克氏综合征患者核型及血清性激素检测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克氏综合征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为临床诊断克氏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收集45例克氏综合征患者及50例健康男性对照,检测所有对象的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克氏综合征患者组血清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分别为(27.1±6.9)IU/L和(21.6±7.9)IU/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克氏综合征组睾酮(13.5±6.9)mm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泌乳素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性激素测定对克氏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患者存在明显的"两高一低"现象,即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升高,睾酮降低,可以用来提示克氏综合征并最终通过核型分析进行确诊。 汪明 李锋 李雯 袁乐永 乔斌 熊格 姜树鹏 李艳关键词:克氏综合征 性激素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四种国产检测HBsAgELISA试剂盒诊断性能的比较 2011年 目的比较四种国产检测乙肝表面抗原ELISA试剂盒诊断性能指标。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清样本348例,无性别和年龄要求,同时使用四种国产ELISA表面抗原试剂盒检测HBsAg,并按确证试验要求,对所有初检阳性样本执行确证试验。结果348例血清样本,四种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符合例数为329例,一致率为94.5%;其中阴性177例,阳性152例,阳性标本经确证试验其结果均为阳性;四种试剂盒检测结果不一致例数为19例,占5.5%;经确证试验仅有1例为阳性,18例阴性,经计算北京万泰,厦门新创、珠海丽珠,上海科华四种试剂盒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8.6%,98.0%,99.7%和97.4%,灵敏度分别为100%,99.4%,99.4%和100%,特异度分别为97.5%,96.9%,100%和95.4%,误诊率分别为2.5%,3.1%,0和4.6%,漏诊率分别为0,0.6%,0.6%和0。所有假阳性样本初检吸光度值均〈1.0。结论四种国产ELISA试剂盒诊断准确度以珠海丽珠较高,上海科华较低,但是四种试剂盒诊断性能均达到了临床对检测HBsAg的要求。所有试剂盒都会有假阳性或假阴性出现,因此无论使用哪种ELISA试剂盒,对初检结果阳性的样本都需要进行确证试验,特别是初检吸光度值小于1.0的阳性样本,以排除假阳性。 徐万洲 李艳 汪明 吴青 吴泽刚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表面抗原 诊断试剂 确证试验 中国人群中CD40基因多态性rs1883832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 2015年 本刊编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汪明等在《DNA and Cell Biology》(2011,Vol30,no.3,IF:2.072)发表了题为"The CD40 gene polymorphism rs1883832 is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a Chinese case-control study"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汪明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D40 基因多态性 CELL GENE 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检测尿液中大肠埃希菌方法的建立 2009年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是引起尿路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其病原学诊断主要依据细菌培养的结果,然而常规的培养法检测和鉴定大肠埃希菌需2~3d的时间,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因此,快速鉴定尿液中的大肠埃希菌对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实时PCR(real—timePCR,RT—PCR)是一种新型的分子检测手段,能克服常规培养检测耗时长的缺点,可用于实时定量检测病原微生物,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潘小平 李艳 汪明 顾剑 夏尊恩关键词:定量PCR检测 大肠埃希菌 SYBR 尿液 实时定量检测 我院2001~2005年间手术前、输血前及介入治疗前患者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了解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5年间临床患者手术前、输血前及介入治疗前梅毒感染状况。方法首先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法)对患者进行梅毒初筛,阳性者再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法)判断其是否为现症感染。结果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各年间患者TP-ELISA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48%、0.52%、0.65%、0.77%、0.82%;TP-ELISA法检测阳性的血清再用TRUST法检测,各年阳性率(发病率)分别为0.0849%、0.0969%、0.1355%、0.1503%、0.1902%。结论TP-ELISA法是梅毒筛查的一种良好方法,同时用TRUST法对其进行补充,判断是否为现症感染,对控制医院感染率,降低医疗风险,防范医患纠纷是十分重要的。 崔华 郑宽君 汪明关键词: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脱氢表雄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CD40和CD40L的影响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干扰素-γ(INF-γ)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CD40/CD40L的影响,研究DHEA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取健康新生儿脐带进行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细... 夏尊恩 李艳 汪明 潘小平文献传递 200例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200例武汉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病毒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肝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巢式PCR对200例来自武汉地区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浆HBV进行扩增后,Sanger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200例HBV血浆样本的基因型分布为B型142例(71.0%),C型55例(27.5%),D型1例(O.5%)和B/C混合型1例(O.5%),B/F/G混合型1例(O.5%)。在基因型B和基因型C中,无症状携带HBV患者、轻中度慢性乙肝患者、重度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肝癌患者的构成比分别为:37.32%,44.37%,14.08%,4.23%和23.64%,36.36%,21.82%,18.18%,两种基因型在肝病严重程度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分离的200例HBV样本基因型以B,C为优势基因型,且基因型与HBV感染者发生肝病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何紫琪 李从荣 童永清 汪明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不同抗凝剂对房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2例确诊为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华法林抗凝组(华法林组,n=41)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组(阿司匹林组,n=21),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并与正常人血流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持续性房颤患者与正常人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持续性房颤两组抗凝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华法林抗凝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性房颤抗凝治疗有效,华法林抗凝优于阿司匹林。 胡慧霞 李艳 汪明 吴青 汤永飞关键词:抗凝剂 房颤 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