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MACELL PLUS血液分析仪对慢性肾衰血液参数的分析
- 1998年
- 慢性肾衰患者由于体内存在大量尿素、甲基胍类等毒性物质,和促RBC生成素的减少导致骨髓对RBC、血小板等形成和功能的影响。笔者用HEMACELL PLUS血液分析仪测定42例慢性肾衰WBC、RBC、BPC等参数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实验对象 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6~55岁,经体检确诊为健康者.慢性肾衰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24~64岁。
- 汪丽儿柳发虎秦红桂王翠珍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慢性血液参数血液分析仪
- 尿胰蛋白酶原-2快速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评价尿胰蛋白酶原-2快速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85例因急性腹痛而就诊的急诊或住院的病人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及尿胰蛋白酶原-2,按照《胰腺炎诊断标准》判断是否患有胰腺炎,分为急性胰腺炎组和非急性胰腺炎组,计算尿胰蛋白酶原-2阳性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性能指标,以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统计尿胰蛋白酶原-2、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的ROC曲线及尿胰蛋白酶原-2阳性在尿液中持续时间。结果:尿胰蛋白酶原-2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异度89.2%,敏感度97.9%,阴性预示值97.1%,阳性预测值92.2%,准确性94.1%。与血清淀粉酶比较P>0.05,与尿淀粉酶比较P<0.05,尿TPS-2、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60、0.823、0.821。结论:尿胰蛋白酶原-2快速检测简便、快速、微量、特异,为AP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提供更加特异、准确的诊断依据。
- 汪丽儿
- 关键词:尿胰蛋白酶原-2急性胰腺炎淀粉酶脂肪酶
- 应用比对试验评价肾功能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本室两台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方法在日立7170A和BeckmanCX3上,用质控血清进行BUN和Cr的重复性分析,用随机患者血清计算两系统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在进行偏差评估后用校准品校准,再分析相关性和线性回归。结果两系统CV值0.523%~4.892%之间,校准前相关系数BUN0.9933,Cr0.9828,低值时预期偏差不能被接受,校准后相关系数BUN0.9988,Cr0.9968,偏差明显减少。结论为保证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一检测项目在不同检测系统分析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进行校正,以保证临床结果的可比性。
- 汪丽儿
- 关键词:肾功能
- 不同检测系统部分急诊生化结果的比对和偏倚评估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急诊生化结果的可比性,为急诊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的互认和实验室认可提供依据。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EP9-A2文件,以日立7170检测系统为目标,用患者新鲜血清对奥林巴斯-AU480实验检测系统的8项急诊生化结果与目标检测系统进行比对,计算实验检测系统(Y)和目标检测系统(X)之间的系统误差,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CLIA′88)建议的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来判断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的可比性。结果两种检测系统部分急诊生化测定结果的均值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个项目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均在允许误差内。结论两种检测系统部分急诊生化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两种检测系统间的系统误差能够为临床所接受。
- 刘锐浦春汪丽儿
- 关键词:质量管理
- 血清胱抑素C在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功能损害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胱抑素C浓度对其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SLE患者采用乳胶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浓度,同时进行尿素氮(BUN)、肌酐(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UPro)测定,并对SLE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SLE组血清CysC浓度1.4984±1.5956,正常对照组血清CysC浓度0.7267±0.1617,P<0.01;SLE患者进行CysC与BUN、SCr、UPro相关性比较,相关系数分别为0.8326、0.9568、0.5263;CysC诊断肾功能损害敏感性明显高于BUN、SCr,对于狼疮性肾功能损害患者,经过治疗,CysC含量逐渐减低。结论:SLE患者血清CysC浓度测定,有助于SLE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并为治疗和予后提供依据。
- 汪丽儿浦春朱卫平黄东平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胱抑素C
- 肌钙蛋白和心肌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对比分析
- 肌钙蛋白与心肌酶是临床最常用的心脏标志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临床病理改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它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P),非Q波心肌梗死(NQ...
- 汪丽儿
- 关键词:肌钙蛋白心肌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标志物
- 文献传递
- 自建免疫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间的差异,确保使用两系统进行特种蛋白测定时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参考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文件EP9-A2评价进行整个比对过程,比对项目为常规的9种特种蛋白。结果两系统IgA、IgG、IgM和C反应蛋白(CRP)4个项目的低、中、高值测定结果的批内精密度(CV)<2.79%;9个项目的测定结果相关系数(r)>0.975,在医学决定水平处(Xc)的预期偏差(Bc)除IgA高值和类风湿因子(RF)项目外均小于允许误差(EA)。结论两系统间差异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自建检测系统可向临床提供准确的一致性报告。
- 汪丽儿欧成举
-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中检验医学生带教工作的探讨
- 汪丽儿
- 重症监护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CRP相关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判断重症患者是否并发感染的的价值。方法收集重症监护病房(ICU)188例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同时监测血清 PCT、CRP、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感染组中41例患者连续1~6 d 动态测定 PCT及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症感染组(112例)和重症非感染组(76例)的年龄、PCT、CR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感染组 PCT 和 CRP 相关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者中出院组(32例)和死亡组(9例),第1、2天两者 PCT 值比较 P >0.05,第3~6天 PCT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PCT 是判断重症患者感染与否的有效指标,独立并且明显优于传统的炎症指标,在重症患者中动态监测其水平对判断感染的控制情况具有一定价值。
- 汪丽儿杜菁汪彤
- 关键词:重症患者PCTCRP
-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M)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进行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定量和免疫固定电泳检测。结果:34例病人血清蛋白电泳检出单克隆蛋白带(M带)IgG型、IgA型、IgM型和游离轻链型的比例分别为67.6%、11.8%、2.9%和14.7%;IgG型I、gA型和IgM型M带多在γ区,游离轻链型多在β区;在轻链型中,κ型58.8%、λ型41.2%,其中IgG型、IgA型以κ型为主,单纯轻链型以λ型为主。免疫球蛋白定量显示:M蛋白所属免疫球蛋白部分显著增高,其它免疫球蛋白显著降低。结论:血清蛋白免疫固定电泳技术能快速、准确地进行MM鉴定,对MM的诊断、病情判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汪丽儿崔凡张辽
- 关键词:免疫固定电泳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M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