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响峰
- 作品数:31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薄氏腹针留针入高压氧舱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留针入高压氧舱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舱留针组、高压氧后针刺组、针刺后高压氧组,每组30例,观察3组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方案对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均有效,高压氧舱留针组优于针刺后高压氧组(P<0.05),高压氧舱留针组优于高压氧后针刺组(P<0.05),高压氧后针刺组优于针刺后高压氧组(P<0.05)。结论高压氧舱留针组可有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可全面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
- 池响峰
- 关键词:腹针高压氧脊髓损伤大便失禁
- 电致孔风池穴透药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电致孔风池穴透药配合针刺改善脑梗死患者椎动脉血流、肢体功能及生活活动情况。方法:选择缺血性脑梗死2周以后,3个月以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选取肩髃、曲池、合谷等常规穴位,普通针刺留针30 min后,使用电致孔透皮风池穴给正清风痛宁针治疗30 min;对照组同样选取常规穴位,普通针刺留针30 min后,使用中频透皮风池穴给正清风痛宁针治疗30 min。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患者椎动脉血流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椎动脉血流、肢体功能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电致孔风池穴透药配合针灸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椎动脉血流,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活动的康复。
- 池响峰刘刚张曼玲梁虹宇陈景杰陈文君
- 关键词:电致孔风池穴脑梗死椎动脉血流肢体功能
- 家属赋能教育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手精细运动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家属赋能教育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手精细运动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1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治疗的中青年脑卒中手精细运动障碍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家属赋能教育模式健康宣教,干预8周后,比较2组患者简易Fugl-Meyer评定量表中的手指部分及协调能力与速度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评定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简易Fugl-Meyer评定量表中的手指部分及协调能力与速度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评定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赋能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手精细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 谷云青池响峰邓金秋
-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护理
- 竹圈生大黄灸治疗实热型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竹圈生大黄灸治疗实热型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确诊为实热型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竹圈组(竹圈生大黄灸)、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每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的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评分(NBD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r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BD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BD评分皆有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Barthel评分皆有提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圈生大黄灸能有效治疗实热型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池响峰罗超谷青云马连东伍华兵张金波李聪张厚娟
- 关键词: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
- 毫火针牵拉滞针术治疗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比较毫火针牵拉滞针术与常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效果,为其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取患侧太冲、解溪、丘墟、悬钟、下巨虚、丰隆、上巨虚、足三里、犊鼻、承山及阿是穴,平补平泻,留针30min,1次/d,每周6次,共治疗4周。治疗组采用毫火针牵拉滞针术的治疗手法,取穴、治疗时间及疗程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改良Lovett肌力测定法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Holden步行评定量表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足下垂改善情况评估(参照Garceau标准),并评价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Lovett肌力测定、改良的Barthel指数、Holden步行评定量表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P<0.01),且治疗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足下垂改善情况的优良率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牵拉滞针术和常规针刺对脑卒中后足下垂均有效,毫火针牵拉滞针术的临床疗效更佳。
- 刘姝池响峰邝伟川喻良文
- 关键词:常规针刺脑卒中足下垂
- 基于“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促醒脑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脑昏迷患者意识状态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该院针灸康复科住院部80例诊断为脑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组(治疗组)和常规管理模式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方案,治疗组实施“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方案。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动脉氧分压(PO_(2))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GCS评分、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PO_(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5.0%vs.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改善脑昏迷患者的意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生活依赖性。
- 伍华兵张金波李聪罗超池响峰
- 关键词:促醒脑昏迷
- 双侧C3-C5夹脊穴叩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27例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双侧C3-C5夹脊穴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期间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于一侧臀部深层肌肉肌注治疗,治疗组采用双侧C3-C5夹脊穴循行叩刺治疗,连续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呃逆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两组呃逆症状评分均较前有所降低,且治疗组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在饮食、精神及睡眠方面的评分均较前明显增高,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增高程度均显著优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及平均秩次差异提示治疗组临床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注相比较,双侧C3-C5夹脊穴叩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更佳,在呃逆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上效果更明显。
- 池响峰谢水平郑晓彤张丽华
-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夹脊穴叩刺
- 脐下透刺法配合回旋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脐下透刺法配合回旋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脐下透刺法配合回旋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回旋灸(操作同治疗组)治疗。两组均治疗6天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脐下透刺法配合回旋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疗效较好。
- 池响峰张曼玲晏艳平陈景杰陈文君张伟欣池秀霞
- 关键词:中风针灸疗法透刺法回旋灸
- 从阴引阳大接经法促醒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从阴引阳大接经法与醒脑开窍法治疗持续植物状态(PV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PV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取穴:内关、水沟、三阴交、百会、合谷、太冲,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组取穴:十二井穴、承浆、水沟、百会,采用从阴引阳大接经法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PVS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VS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阴引阳大接经法治疗PVS的临床疗效优于醒脑开窍针刺法。
- 池响峰刘姝喻良文戴慧珩
- 关键词:持续植物状态促醒从阴引阳醒脑开窍
- 竹圈灸治疗实热型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 2021年
- 观察竹圆氧化治疗重度热脊髓损伤后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度热诊断脊髓损伤后肠功能障碍的60名患者,被随机化的原理和两个组的神经的统计分析,根据各30例,治疗组(竹的轮子的氧化)和对照集团(常规治疗),平了。肠道功能障碍评分(NB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活动评分(淘汰部分)和临床效果评价,以及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NBD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治疗组的下降更有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bartel分数(缺失部分)在治疗后增加,治疗组的增加更有意义(p <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竹轮的氧化能有效改善重度热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肠道功能障碍,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这值得临床应用和研究。
- 池响峰罗超谷青云马连东邝伟川
- 关键词: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