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心肌
  • 12篇衰竭
  • 11篇心力衰竭
  • 10篇动脉
  • 10篇心肌梗死
  • 10篇梗死
  • 9篇急性心肌梗死
  • 8篇利钠
  • 8篇利钠肽
  • 8篇介入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血管
  • 6篇经皮冠状动脉...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心肌梗死患者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B型利钠肽
  • 4篇心室
  • 4篇死亡率

机构

  • 25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义乌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38篇毛懿
  • 17篇杨跃进
  • 12篇张健
  • 9篇倪新海
  • 6篇高润霖
  • 6篇陈纪林
  • 6篇赵雪燕
  • 6篇乔树宾
  • 5篇陈在嘉
  • 5篇王国干
  • 4篇吴超
  • 4篇安涛
  • 3篇赵冬云
  • 3篇谭慧琼
  • 3篇杨艳敏
  • 3篇蒋文
  • 3篇朱俊
  • 2篇韦丙奇
  • 2篇黄洁
  • 2篇张宇辉

传媒

  • 14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华心力衰竭...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八次全国心...
  • 1篇THE 22...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4
  • 1篇200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型尿钠肽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死亡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 B 型尿钠肽(BNP)水平预测死亡的价值。方法对264例 AMI 患者随访(14.7±5.3)个月,随访率为87.1%。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T)、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和 BNP,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对比评价BNP 等指标对 AMI 后心源性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ROC 曲线显示仅 BNP 能预测心源性死亡。据ROC 曲线定864ng/L 为最佳分界值时,预测 AMI 后1、6个月和1年时心源性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2%~92.9%、84.3%~85.6%、82.2%~86.1%、21.3%~36.2%和97.3%~98.9%。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BNP 是预测 AMI 后近、远期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BNP≤864ng/L 组1年无心源性死亡生存率显著高于 BNP>864ng/L 组(97.3%比72.3%,P<0.001),死亡者中位生存时间在前者亦显著长于后者(16.0比10.7个月,P<0.01),且与急诊 PCI 和 ST 段抬高与否无关。结论与传统指标相比 BNP 水平能预测 AMI 患者心源性死亡,且预测作用最佳。
杨跃进毛懿倪新海陈纪林高润霖陈在嘉
关键词:心肌梗塞死亡率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脑钠肽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08年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一种由心室肌合成及分泌的,具有排钠、利尿、扩血管作用的神经激素,左心室壁张力和容量负荷的变化能刺激BNP的合成分泌,文献[2—3]示心肌缺血也能刺激BNP的合成分泌,尤其是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梗(acute anterior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ASTEMI)短期内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但血浆BNP水平有何变化特点?
陈雯艾吴荣辉陈君柱刘海波姜昌浩陈智理朱胜英周雪英连苗军毛懿
关键词:脑钠肽PEPTIDE合成分泌死后
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B型利钠肽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赵雪燕吴超毛懿张健杨跃进
关键词:B型利钠肽心力衰竭标志物血浆C型利钠肽二硫化物心房肽
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后加用华法林致皮肤坏死1例被引量:2
2010年
病例:患者,女,26岁,于初产6月后出现间断咳嗽、胸闷、气短、浮肿,超声示:全心扩大,室壁运动减弱,左室可见血栓形成,当地医院诊断为"围产期心肌病",给予抗凝治疗。开始予低分子肝素钠0.6mL,1日2次皮下注射,皮肤无异常改变,5天后加用华法林4.5mg,每日1次。
张本青谭慧琼王鹏郭立筠毛懿华潞
关键词:皮肤坏死华法林肝素抗凝加用间断咳嗽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后血BNP水平与死亡率相关性分析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或不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血B型血钠尿肽(BNP)水平的差异,以及血BNP水平与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
毛懿杨跃进张健
关键词:BNPPCI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
文献传递
左心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评价左心衰竭患者的B型利钠肽(BNP)与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荧光免疫的方法测定243例左心衰竭患者(左心衰竭组)和111例对照组的血BNP值,测值与临床NYHA分级、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左心衰竭组的LAD和LVEDD均显著增大(P均<0.001),LVEF显著降低(P<0.001),血BNP显著升高达16倍(P<0.001),且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而呈逐级显著升高(P均<0.001)。对照组LogBNP与年龄(r=0.328,P<0.001)和性别(r=0.221,P<0.05)呈正相关。左心衰竭组的LogBNP与NYHA分级(r=0.820,P <0.001)、LAD(r=0.263,P=0.001)和LVEDD(r=0.531,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LVEF(r=-0.596,P< 0.001)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ogBNP仅与NYHA分级[B(SE):0.435(0.028),P<0.001]和LVEF[B (SE):0.007(0.002),P<0.001]独立相关,且与前者的相关性最强。结论:左心衰竭患者BNP水平随NYHA分级增加,呈逐级显著升高,且与NYHA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独立相关。
赵雪燕杨跃进倪新海党爱民张健黄洁康晟毛懿马卫华赵冬云
关键词:心力衰竭B型利钠肽超声心动图指标
急性失代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氨基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血流动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 通过对血氨基端B-型尿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期末内径( LVEDd)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NT-proBNP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连续入选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失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Ⅲ~Ⅳ)、LVEF<40%、Swan Ganz导管检查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3mmHg患者共32例.在植入Swan Ganz导管前8小时内,进行血NT-proBNP水平检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冰盐水热稀释法连续测量平均肺动脉压(MPAP)、PCWP、系统血管阻力指数( SVRI)和心脏指数(CI)三次,并记录平均值.对NT-proBNP水平与LVEF、LVEDd及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LVEF、LVEDd与CI及PCWP之间无显著相关性;NT-proBNP与CI具有显著相关性(r=-0.356,P< 0.05),与PCWP无显著相关性;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中,MPAP,PCWP,SVRI与CI具有显著相关性(r=-0.358,r=-0.309,r=-0.576,P<0.05),MPAP与PCWP具有显著相关性(r=-0.822,P<0.05);其它有创血流动力学参数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急性失代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常用血流动力学指标中,仅NT-proBNP与CI具有显著相关性,NT-proBNP水平对监测血流动力学状态有重要意义.
毛懿杨宏张炜王国干谭慧琼张健
关键词: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
心肌淀粉样变在心肌肥厚患者中的检出率及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心肌肥厚患者中心肌淀粉样变(CA)的检出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肌病病区住院的心肌肥厚患者中,经组织病理确诊CA的患者比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结果:373例心肌肥厚患者中,21例(5.6%)经组织病理活检证实为CA。其中,免疫球蛋白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AL-CA)19例(5.1%),转甲状腺素蛋白型心肌淀粉样变(ATTR-CA)2例(0.5%)。患者平均年龄(58.2±9.2)岁,男性17例(81.0%),就诊症状主要为胸闷、气短19例(90.5%),晕厥5例(23.8%),浮肿4例(19.1%);中位病程7(6,13)个月。AL-CA根据梅奥2012分期,Ⅲ期7例(36.8%),Ⅳ期11例(57.9%)。2例ATTR-CA分期均为Ⅱ期。心电图以肢体导联QRS低电压(16例,76.2%)、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15例,71.4%)为主;超声心动图双心房增大(13例,61.9%),左心室射血分数(56.5±9.3)%,室间隔厚度(16.9±3.4)mm,舒张功能减低21例(100%),心包积液16例(76.2%);心脏磁共振成像(CMR)示心内膜弥漫延迟强化21例(100%)。中位随访3.1(1.8,6.4)个月,7例(33.3%)死亡,均为AL-CA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7个月。经Cox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后,左心房前后径仍是AL-CA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1.20,95%CI:1.01~1.44,P=0.042)。结论:CA在心肌肥厚患者中并不罕见。心电图呈肢导低电压、超声心动图示双心房增大及心包积液、CMR示心内膜弥漫延迟强化,需怀疑CA。左心房前后径是AL-CA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秦莹孙筱璐蒋文王东毛懿张沫许连军王丽梅李剑宋雷康连鸣
关键词:淀粉样变心肌病肥厚
急性左心衰竭致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一例
2010年
殷仕洁毛懿于立涛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缺血改变心电图二尖瓣狭窄阵发性呼吸困难心肌
2009美国心脏病协会年会会议纪要被引量:7
2010年
毛懿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输血指征髋关节手术心血管疾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