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举
- 作品数:29 被引量:140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 强化预处理阶段渗滤液可生化性影响因素研究
- 2012年
- 渗滤液氨氮浓度高、难降解污染物质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在预处理阶段,因地制宜地提高可生化性对渗滤液的后续生物处理是至关重要的。试验研究以黑石子垃圾渗滤液强化预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为依托,研究强化预处理阶段对渗滤液可生化性提高所起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随强化预处理池DO的升高,CODCr、BOD5去除率升高,渗滤液可生化性在DO为0.7~0.9 mg/L范围内得到明显改善;随温度升高,预处理阶段对渗滤液的有机物去除率及可生化性都有明显的提高;随氨氮容积负荷升高,预处理阶段对渗滤液可生化性都明显的降低;pH值在8.0左右对渗滤液可生化性有明显的提高;随预处理池总磷浓度提高,渗滤液可生化性得到明显改善。
- 段秀举刘亚丽
- 关键词:渗滤液生物处理可生化性
- 山地城市地面透水规划对策研究
- 2012年
- 本课题通过分析探讨国内外城市提高地面透水功能的理论探索、规划对策、实践经验,针对重庆市渝中区生态环境特点、城市建设现状,开展城市地面的透水规划研究,提出具有山地城市特色的地面透水规划对策,从而为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水资源,防治洪涝灾害,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和经验上的借鉴。
- 段秀举刘亚丽
- 关键词:山地城市透水生态环境
- 双龙湖枯、丰水期交替期间水质变化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对双龙湖枯、丰水期交替期浮游藻类种类、数量及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透明度、浊度等指标进行监测分析,从浮游藻类营养分级标准法、优势藻类指示法及生物指标评价法和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法对双龙湖营养状态进行评价, 认为双龙湖丰水期初期水质优于枯水期末期,处于中营养化水平,枯水期末期处于富营养状态。研究评价枯、丰水期的水质变化规律,为加强双龙湖污染防治,改善和保持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 刘亚丽段秀举张献忠曾峥
- 关键词:丰水期枯水期浮游藻类富营养化
- 双龙湖初级生产力测定及其模型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经综合治理其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通过黑白瓶法测定双龙湖浮游植物水柱日净产量时空分布,认为双龙湖营养水平较高,且初级生产力同水温、透明度、溶解氧、溶解性总磷呈显著正相关。根据模型计算双龙湖全年浮游植物净产量为1815033 kg,理论产鱼潜力9075.2 kg。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定期收获鱼产品可以从湖泊生态系统中移出氮、磷等营养元素,从而减轻双龙湖富营养化。
- 刘亚丽张智段秀举
- 关键词:富营养化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
- 双龙湖底泥磷释放强度影响因素正交试验研究被引量:17
- 2006年
-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经综合治理其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的主要负荷。研究双龙湖限制性营养元素———磷在底泥的释放规律,对修复水体、保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湖泊内源治理、水环境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试验分析双龙湖环境因子(温度、pH值、溶解氧、水动力)对底泥总磷释放的影响;通过底泥正交模拟试验测定分析认为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磷释放的显著因素,显著性排序依次为溶解氧>温度>pH值>水动力。
- 林艳刘亚丽段秀举
- 关键词:富营养化内源污染底泥释磷正交试验
- 一体化生物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生产性试验研究
-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对中小型点源污染的控制日益成为提高水环境质量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曝气生物滤池(BAF)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具有占地面积省、处理效率高和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成为处...
- 段秀举
- 关键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生物滤池运行特性
- 文献传递
- 重庆双龙湖水草对营养盐的吸附与释放试验研究被引量:19
- 2005年
-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综合治理后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的主要负荷。研究湖中生长和死亡的水草对限制性营养元素——氮、磷释放规律,对于修复水体、保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湖泊内源治理、水环境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双龙湖水草浸泡试验研究,计算出总氮和总磷在不同光照、温度、溶氧条件平均释放强度;分析水草在不同浸泡条件下氮、磷营养盐的行为模式和迁移转化途径,从而采取适宜措施维护双龙湖水质。
- 张智刘亚丽龙腾锐段秀举
- 关键词:富营养化水草氮磷
- 双龙湖底泥氮释放强度影响因素正交试验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经综合治理其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的主要负荷。研究双龙湖限制性营养元素——氮在底泥的释放规律,对修复水体、保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湖泊内源治理、水环境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试验分析双龙湖环境因子(温度、pH值、溶解氧、水动力)对底泥总氮释放的影响;通过底泥正交模拟试验测定分析认为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氮释放的显著因素,显著性排序依次为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
- 刘亚丽段秀举
- 关键词:富营养化内源污染底泥正交试验
- 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对策和实践研究
- 农村水环境污染具有十分显著的地域特征,污染物的种类、负荷、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因地而异,因此必须根据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特点、经济体制、社会发展现状而开展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对策。本文通...
- 刘亚丽段秀举
-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环境污染
- 湖泊底泥磷释放影响因素显著性试验分析被引量:19
- 2006年
- 通过底泥正交模拟实验分析认为,温度、溶解氧、pH值和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磷释放的显著因素,各因素水平间有显著差异;影响因素显著性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溶解氧、温度、pH值、水动力;提高双龙湖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是降低底泥磷释放的有效手段。
- 张智刘亚丽段秀举
- 关键词:富营养化内源污染底泥释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