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浩
- 作品数:29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新型手性季鏻盐的合成
- 2014年
- 以(S)-联萘酚为原料,与三氟甲磺酸酐反应制得联萘酚三氟甲磺酸酯(2);2在Ni(dppp)Cl2催化下与碘甲烷格氏试剂反应得2,2'-二甲基联萘(3);3经溴代反应得2,2'-二溴甲基联萘4;4与1,3-双(二苯基膦)丙烷(dppp)在甲苯中回流合成了一个新型的联萘酚衍生的双中心手性季鏻盐,其结构经1H NMR,31P NMR和FT-IR表征。
- 张秀秀林艳陈健董曾樊浩崔汉峰
- 关键词:联萘酚
- 基于主客体识别作用构建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丹参中汞离子被引量:1
- 2019年
- 使用联吡啶钌(Ru(bpy)2+3)/β-环糊精-金纳米粒子(β-CD-AuNPs)/全氟磺酸(Nafion)复合物和二茂铁标记(Fc)的DNA探针(Fc-DNA)构建了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生物传感器,将其用于检测中药材丹参中的汞离子。该传感器包含ECL发光基底和ECL强度开关两部分,将Ru(bpy)2+3/β-CDAu NPs/Nafion组装到玻碳电极(GCE)上构成发光基底,产生稳定的ECL信号; Fc-DNA探针作为ECL信号开关,通过分子识别策略设计,利用β-CD与Fc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与β-CD-AuNPs相连。该检测方法和以往的汞离子检测方法相比,具有背景信号低、选择性高、仪器简单、操作快速等特点。该"Off-On"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在0. 04~800 ng/m L范围内对Hg2+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限为0. 02 ng/m L(S/N=3)。
- 韦国兵孔德荣徐慧慧殷赵江张晶崔汉峰洪年杨婕熊魏刘文明郭倩文程林樊浩
- 关键词: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汞离子
- 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在诱导细胞质膜破裂中的作用
- 2024年
- 细胞质膜破裂(plasma membrane rupture,PMR)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最后一步,这一过程会将细胞内容物(包括促炎细胞因子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等)释放到细胞外环境,引发或放大炎症反应。最新研究发现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nerve injury-induced protein 1,NINJ1)是多种程序性细胞死亡中质膜破裂(plasma membrane rupture,PMR)的关键介质。本综述结合最新研究成果,聚焦于NINJ1在细胞死亡方面的关键作用,探讨NINJ1的分子结构、功能及在炎症性疾病中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应用。非激活态的NINJ1具有多个α-螺旋结构,包括两个跨膜α-螺旋结构及游离在胞外的N端(1-78,包含α-螺旋结构)结构域。当NINJ1被激发后能发生寡聚并使处于胞外的α-螺旋结构插入细胞膜,从而引发细胞质膜破裂。根据已解析的NINJ1激活态分子结构,已提出2种不同的NINJ1诱发细胞质膜破裂分子机制,一种是NINJ1形成环状或拉链结构,通过其内部亲水结构切割细胞膜,另一种NINJ1也形成环状结构,但其亲水区在环外会将NINJ1跟细胞膜一起切掉。同属Ninjurin家族的NINJ2与NINJ1在结构上高度相似,却不能介导质膜破裂,揭示细微的结构差异即可改变NINJ1的溶膜功能。通过阻止NINJ1介导的质膜破裂,可减轻炎症反应。未来的研究可能会集中在开发针对NINJ1的抑制剂,以期通过调控其功能来治疗相关的炎症性疾病。
- 樊浩赵丹焦放
- 关键词:细胞死亡
- 基于分子识别作用鉴别人参基因的电化学传感器
- 2013年
- 本文以人参ITS及518 s基因上的SNP位点为检测对象,利用分子识别作用构建了一种电化学传感器,成功地对人参、西洋参进行了品种鉴别。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双标记DNA探针(DLP),该探针的一端标记了4-4-二甲氨基苯基偶氮苯甲酸(dabcyl)作为客体分子,另一端标记了金纳米颗粒作为电化学杂交指示剂。同时使用α-CD/MCNTs/GCE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由于DLP的茎环结构,只有在DLP与目标DNA杂交后,DLP上的dabcyl分子进入修饰电极表面的α-CD空腔中,进而DLP被α-CD修饰电极捕获。并且,通过金纳米颗粒的AuCl4-的电化学还原电流信号。可灵敏检测4.6×10-10mol.L-1的目标DNA。
- 赵辉王晓云樊浩崔汉峰李强根
- 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器单核苷酸多态性
- 基于主客体识别机理构建的凝血酶传感器
- 一种基于主客体识别机理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被构建,它能够灵敏的检测凝血酶。该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如下:一段15个碱基的凝血酶适体的两端被分别修饰上巯基及偶氮苯(客体分子),通过金硫键作用,凝血酶适体被自组装到金电极的表面。一种...
- 樊浩何品刚
- 关键词:凝血酶偶氮苯客体分子传感器
- 文献传递
- 后MOOC时代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构建探讨——以《分析化学》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SPOC是慕课课程的有效补充,翻转课堂是当前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积极关注的教学模式。如何在MOOC资源背景下构建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显得极其重要。我们在基于SPOC的《分析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以“学生为中心”,将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活动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等环节,其中课堂教学活动又由课堂导入、小组协作研讨、小组PPT汇报、教师个性化辅导、教师总评等环节组成。我们希望通过对《分析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环节的构建研究,为信息化时代的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 韦国兵胡奇军廖夫生樊浩
- 关键词:教学活动
- 覆盆子活性成分山奈酚的含量测定
- 2015年
- 目的:建立覆盆子改善肾阳虚型痴呆活性成分山奈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30∶70),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6nm,进样量20μL。结果:山奈酚质量在0.0782~5.0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0%, RSD=2.1%。结论:试验方法简便、快速、实验结果准确可靠,该方法可作为覆盆子有效成分山奈酚含量测定的方法。
- 谢一辉丁妍华练波余斌樊浩
- 关键词:覆盆子高效液相色谱法山奈酚老年痴呆
- 一种用于中药丸剂生产的滚粒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药丸剂生产的滚粒装置,通过雾化喷头将粘合剂喷洒在上制粒腔内滚粒筛网上的原料芯粒上,在搅拌桨的驱动下驱使原料芯粒滚动沾裹外层药粉,并在相互碰撞中形成球状;剩余药粉通过粉料回收单元重新排入上制粒腔内重复...
- 喻强强樊浩 薛汉荣 余建玮 余涛 孙朋 叶超 沈建丽
- 覆盆子提取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中药开发利用领域,具体涉及覆盆子开发利用。本发明提取物包括水洗部分、丙酮洗脱部分、氯仿部分、乙酸乙酯部分任一部分;提取物具有预防、治疗抗老年痴呆作用。原料来自绿色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及应用前景。
- 谢一辉黄丽萍樊浩张雨恬龚嘉华练波
- 文献传递
- 新型双核二茂铁基席夫碱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被引量:1
- 2014年
- 乙炔二茂铁分别与对溴苯甲醛和对碘苯胺经Sonogashira反应制得中间体4-(2-二茂铁基-乙炔基)苯甲醛(2a)和4-(2-二茂铁基-乙炔基)苯胺(2b);2a和2b分别与对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醛经胺醛缩合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双核二茂铁基席夫碱类配合物(3a和3b),其结构经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3a(3b)的Epa,Epc,E1/2和ipc/ipa分别为0.279 V(0.311 V),0.195 V(0.196 V),0.238 V(0.260 V)和0.96(1.06);中间桥连基团对3的电化学性质影响显著。
- 林艳崔汉峰樊浩万屏南
- 关键词:席夫碱配合物电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