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露颖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护理
  • 3篇互联
  • 3篇互联网
  • 3篇急诊
  • 2篇问诊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循环管理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模型
  • 1篇源性
  • 1篇院内安全转运
  • 1篇运营管理
  • 1篇战略地图
  • 1篇知情同意
  • 1篇知情同意书
  • 1篇输血
  • 1篇脓毒
  • 1篇脓毒血症
  • 1篇平衡计分卡

机构

  • 1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梁露颖
  • 5篇王昕云
  • 4篇石昌荆
  • 3篇黄霜霞
  • 3篇黄翠青
  • 2篇范佩玲
  • 2篇蒋敦科
  • 2篇赵秀宝
  • 2篇杨小兰
  • 2篇兰卫华
  • 2篇李月明
  • 2篇张天华
  • 2篇吴美花
  • 1篇陶品月
  • 1篇崔妙玲
  • 1篇韦敏俭
  • 1篇黄春艳

传媒

  • 1篇大众科技
  • 1篇蛇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外健康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问答式核对对输血核对正确度及核对使用时间的影响
目的 寻找最佳的输血核对方式.方法 将急诊输血患者分为两组,在输血前的床边核对中,一组由两名医护人员采用原来的核对方式共同进行核对,另一组由两名医护人员采用问答式共同进行核对,比较两种核对方式对输血前核对准确率及核对所需...
赵秀宝范佩玲吴美花梁露颖黄霜霞崔妙玲
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在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培训模式在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建立PTC工作坊,将参加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的8期共100名学员采用PTC模式对其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学员的核心能力情况、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情况,分析PTC培训模式下学员的培训效果。结果采用PTC模式对学员进行培训,100名学员培训前的核心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得分分别为(2.69±0.69)、(2.01±0.62)、(2.55±0.90)、(2.96±0.84)、(2.31±0.35)、(2.74±0.56)分,培训后分别为(3.96±0.56)、(4.25±0.75)、(3.65±0.68)、(3.99±0.71)、(4.01±0.63)、(3.70±0.45)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1— -2.212,P〈0.05或0.01);培训前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授课能力得分分别为(24.55±1.75)、(92.54±1.55)、(84.37±5.55)分,培训后分别为(25.56±1.52)、(95.52±1.57)、(87.74±3.91)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7.954、-8.954,P〈0.05或0.01)。结论PTC培训模式是对我国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一种探索和补充,能有效提高学员的核心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培训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李月明赵秀宝梁露颖韦敏俭黄翠青杨小兰吴美花
关键词: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
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建设现状研究
2022年
本研究通过查阅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文献,分析和评估国内护理服务的现状,为构建互联网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平台,推动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运营模式提供建议。针对平台运行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规范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释放优质护理服务供给,进而精准对接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多维度的健康服务需求。“互联网+护理服务”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符合老龄化发展的需求,促进医疗服务理念和护理服务模式创新。但是在拓展护理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流程机制、延伸工作边界范围,仍存在问题和挑战。如何满足居家服务质量,保障上门护士的人身安全和质量监管,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是下一步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问题。
王昕云梁露颖石昌荆张天华李程
关键词:互联网护理
神经重症患者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肠内营养(EN)作为一种有效防止食物反流,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营养功能的治疗手段。在ICU患者治疗上运用的相当广泛。文章从神经重症患者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集束化护理、对并发症影响的护理观察等方面进行综合描述,并且对神经重者患者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干预起到的效果进行阐述,以此了解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
张杨梁露颖
关键词:肠内营养鼻肠管
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意外风险发生率中的应用
2020年
探讨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效果,降低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意外风险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将2018年2月1日至7日与4月1日至7日我科急诊抢救室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转运模式,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意外风险发生率,接收科室及相关检查科室满意度,本科医护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结果 观察组院内安全转运意外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接收科室及相关检查科室满意度,本科医护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以降低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意外风险发生率,规范院内安全转运。
兰卫华黄霜霞黄翠青梁露颖
关键词:PDCA循环安全转运发生率
护理专案改善在提高急诊PCI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时率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护理专案在提高急诊PCI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时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提高急诊PCI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时率护理专案改善,利用鱼骨图、问卷调查、柏拉图,比较护理专案实施前后急诊PCI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时率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专案改善后,急诊PCI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时率显著提高,急诊PCI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不及时率由原来的80%下降到20%。结论提高急诊PCI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时率护理专案改善有利于医生快速实施治疗,为患者赢得黄金生命时间。
兰卫华黄霜霞黄翠青黄春艳梁露颖梁政杨小兰
关键词:急诊PCI及时率
尿源性脓毒血症继发感染性休克患者运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2024年
分析尿源性脓毒血症继发感染性休克(SS)患者运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尿源性S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摸球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肾功能、护理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肌酐和尿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尿源性SS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后,肾功能明显改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值得临床借鉴。
梁露颖王昕云
关键词:综合护理
基于智能预警模型的院内VTE防治管理实践
2025年
文章介绍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引入VTE防治系统的应用效果。该系统基于智能预警模型,通过量化管理和动态监控,显著提升了VTE风险识别率和防治水平,并有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专科运营效率。
张天华石昌荆王昕云梁露颖韦小琳
不同灌肠液温度对肠黏膜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清洁灌肠时不同的灌肠液温度对肠黏膜的损伤情况。方法随机将180例肠镜检查前清洁灌肠患者分为A、B、C3组各60例,3组患者采取不同的灌肠液温度灌肠,A组灌肠液温度为39~41℃,B组患者灌肠液温度为37.0~37.5℃,C组患者灌肠液温度为35~36℃,比较3组患者灌肠后自觉症状、灌肠并发症、肠道清洁度及肠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3组患者灌肠后自觉症状、灌肠并发症及肠黏膜损伤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道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洁灌肠时采用35~36℃灌肠液温度效果较好,患者无不适症状,未出现肠穿孔等灌肠并发症,未发现肠黏膜损伤,值得推广。
李月明范佩玲陶品月梁露颖
关键词:清洁灌肠肠黏膜
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医院建设与管理情况分析——以G医院为例
2023年
疫情期间我国互联网医院数量激增,但出现了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线上与线下诊疗脱节。以医院主导型互联网医院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平台医务人员分布、线上咨询量、线上医疗服务情况和线上线下转化情况出发,分析互联网医院建设现状。以数据为导向分析现阶段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科学管理互联网医院提供参考。
王冶王昕云蒋敦科梁露颖石昌荆
关键词:运营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