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儿童
  • 11篇川崎
  • 11篇川崎病
  • 6篇小儿
  • 4篇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病变
  • 3篇电图
  • 3篇动脉病变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心动过速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血管
  • 3篇患儿
  • 3篇冠状动脉病
  • 3篇冠状动脉病变
  • 2篇心房

机构

  • 2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28篇梁翊常
  • 7篇冀石梅
  • 6篇刘颖
  • 3篇袁越
  • 2篇李国敏
  • 2篇王乃坤
  • 2篇王德
  • 2篇柴晓敏
  • 2篇李棠
  • 1篇何晓琥
  • 1篇张新春
  • 1篇马桂琴
  • 1篇滕庆
  • 1篇金兰中
  • 1篇何乐健
  • 1篇吴光驰
  • 1篇吴明昌
  • 1篇王晓慧
  • 1篇刘为民
  • 1篇刘予

传媒

  • 5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北京医学
  • 4篇中国实用儿科...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实用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4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创性检查识别右房异位房性心动过速
2003年
冀石梅刘颖梁翊常
关键词:无创性检查EAT儿童心房率心肌病
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附6例报告)
1980年
本文报告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例,均系男孩。年龄3~8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已8年。主要临床表现有乏力、头晕及持续性心动过缓。X线检查仅1例心影中度增大。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结性心律5例;窦房传导阻滞3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房扑动及颤动1例。4例经阿托品试验为阳性。4例疑为病毒性心肌炎。2例病因不明,其中1例于胎儿期即有心动过缓,3岁时心电图示结性心律,心房扑动及颤动。文中介绍了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问题。
梁翊常吴明昌杨丽华
关键词:逸搏心室纤颤阿托品试验窦房阻滞窦房结功能小儿
儿童及青少年血压运动负荷试验的意义及正常值
1991年
对于儿童青少年将来发生高血压的预测曾用过不同的激发试验,而运动负荷试验是其中之一。运动与血压的关系早在1937年就由Adam及Smirk发现,但科学地研究血压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则仅在近20年报道有所增多,有关儿童的报道很少且国内未见报告。因此,我们对236名6—19岁健康儿童及青少年进行了血压运动负荷试验,根据运动后血压最高值,订出不同年龄及性别的诊断标准,运动试验阳性者作为有高血压倾向者。
王惠玲金梅王磊苏小红李竞於长华王乃坤梁翊常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被引量:36
1992年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性血管炎,由于本病可有严重的心血管病变而受到重视.近年来发病者增多,北京儿童医院1990年住院的病人中,川崎病67例,急性风湿热27例;
梁翊常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79
1994年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梁翊常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血管炎。婴幼儿发病多。其特征为发热、粘膜炎、皮疹、颈淋巴结肿大和肢端改变。本病心血管受累最著,早期包括全心炎,冠状动脉炎及动脉瘤,后期表现为心肌梗塞及缺血性心脏病。1967年日本川崎医师首次报道本病,称...
梁翊常
关键词:川崎病婴幼儿
儿童血压发育规律的研究被引量:8
1996年
为研究儿童血压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6、9、12岁3个年龄组的健康儿童1164名进行了连续8年的血压纵向研究,总复查率为89.4%。初查与后7年复查血压相关系数,收缩压(除1989年外)为0.470~0.623,舒张压为0.293~0.451。初查血压高百分位者(P81~99)第8年时仍保持原相应百分位者占32.1%,表明儿童血压存在轨迹现象。连续2年及3年高血压发生率为3.8%和1.4%,复查血压上升组的体重、身高、皮脂厚度及体重指数明显高于下降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压与体重关系明显。高血压家族史阳性的儿童血压高于阴性组,提示体重及遗传因素为影响儿童血压变异的重要因素。
梁翊常吴光驰吴光驰郭素怡韩玲郭素怡柴晓敏
关键词:血压儿童发育规律
儿童特发性长Q-T综合征11例报告
1999年
自50年代首先报道了特发性Q-T延长综合征(LQTS)之后,国内外对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有了许多报道。进入90年代,有关诊断又有了新的评分标准,并在发病机制的基因学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已转化和应用于临床研究。现将我院1981年~1997年11例LQTS住院病儿的诊断、心电图、治疗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刘颖王兰菊王芳韵梁翊常
关键词:儿童LQTS
小儿常见后天性心脏病的漏诊和误诊原因分析
1993年
近年来诊断技术取得很大进展,大大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水平,但是准确地收集病史及系统的体格检查仍然是建立正确诊断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第一手材料,才能为进一步恰当地检查提供有目的的线索,没有这个线索,就撒大网盲目地做很多检查,有时不仅不能提供有用的资料,反而给诊断工作制造混乱。
梁翊常
关键词:心脏病后天性儿童
我国川崎病概况被引量:58
1995年
川崎病于1967年首次在日本报道,是儿科常见的后天性心血管疾病之一。1978年我国首次报道川崎病。1983年以来进行了本病的全国调查,参照1984年日本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制定统一调查表,内容包括每年住院病例数,性别,年龄分布,冠状动脉瘤病例及死亡病例;1992年调查内容增加了治疗情况。冠状动脉瘤的严重程度及其随访结果。调查表通过信件发至全国各地主要儿童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等较大医院共100所。调查时间和回信率:于1987,1992及1993年先后调查了1983~1986,1987~1991及1992年三个时间段的川崎病资料,上述100所医院在三个时段的回信率分别为71%,79%及72%,尚缺拉萨及西宁的资料,现将1983~1992年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梁翊常王乃坤柴晓敏
关键词:川崎病儿童
小儿慢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及临床分析(附31例报告)
1998年
总结了31例小儿慢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及临床特点。首次发病年龄2个月~11.5岁,病程持续33天~3年零20天。心力衰竭13例,29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可见异位P波,房率115~250次/分,昼夜变化差46~132次/分。伴房室传导阻滞19例。药物治疗93次,转复9例。对房率快。
刘颖宋爱玲梁翊常王兰菊王晓慧
关键词:心动过速心电图儿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