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海英

作品数:30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语言文字
  • 8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教学
  • 9篇英语
  • 9篇语言
  • 6篇外语
  • 5篇语篇
  • 5篇语言学
  • 5篇外语教学
  • 4篇系统功能语言
  • 4篇系统功能语言...
  • 4篇功能语言学
  • 3篇人际意义
  • 3篇双重代码理论
  • 3篇作格
  • 3篇话语
  • 2篇大学英语
  • 2篇学法
  • 2篇医患
  • 2篇医患关系
  • 2篇英语阅读
  • 2篇英语专业

机构

  • 29篇西北师范大学
  • 6篇北京外国语大...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9篇梁海英
  • 4篇靳琰
  • 2篇苗兴伟
  • 1篇王晓丽
  • 1篇曹进
  • 1篇白丽梅

传媒

  • 4篇外语教学
  • 3篇西北成人教育...
  • 2篇外语界
  • 2篇基础教育外语...
  • 2篇兰州文理学院...
  • 2篇外文研究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课程.教材....
  • 1篇中小学外语教...
  • 1篇现代外语
  • 1篇外国语
  • 1篇兰州工业高等...
  • 1篇甘肃科技纵横
  • 1篇外国语言文学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假拟作格句的句法语义特征与语篇功能被引量:4
2016年
作格分析主张作格句和非作格句的二元对立,但在作格句与非作格句之间存在假拟作格句。假拟作格句在形式上具有作格句的结构特征,但其主语不是过程的施事者,而是过程的环境成分。因此,假拟作格句的句法语义特征可以通过语法隐喻得到解释。就其语篇功能而言,假拟作格句在语篇中倾向于表达遭受义,凸显不幸事件对主语造成的不利影响。假拟作格句在服务于语篇意图的同时使语篇以假拟作格句的主语为话题展开,在语篇中形成同一个话题链,保持语篇的话题连续性。
苗兴伟梁海英
关键词:作格句法语义特征语篇功能
大学跨系选修课《英语教师课堂口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2011年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获得知识,改进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活动。本文从笔者的教学实践出发,对所教授的大学跨系选修课《英语教师课堂口语》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行动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所提出的步骤,对教授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在随后一年的教学中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反思。通过实际的行动研究有效地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并对他们将来的教师职业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梁海英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语言使用者视角
2016年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研究语言结构和系统的过程中主要关注语言的体现化和实例化,即语言的使用,可是对语言使用者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回溯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关语言使用者的研究,评述不同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对语言使用者的论述,提出以语言使用者为主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旨在阐释语言使用者在相同或相似情景语境中个体语言使用差异的形成过程。
梁海英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使用
网络语言模因扩散与传播地图标注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网络流行语究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语言创新,其流行过程也是网络语言模因扩散增殖的过程。文章以罗杰斯(2016)的创新扩散为理论基础,以Paull(2009)的模因地图为标注方法,探究"霸座"作为一个网络模因的演绎渐进途径。以创新扩散为基础的"模因地图"在视觉上更加直观地展示了模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和扩散路径,具有较好的工具性和实用性。模因地图丰富了模因理论的研究体系,拓宽了其应用范围,为观察模因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研究模因发展进路标注提供了新的启示。
曹进梁海英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过程写作教学法在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过程写作法提倡通过写作过程中的一系列认知和交互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交互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针对传统的成果写作法的一次主动的创新。本文通过介绍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特征,分析了过程写作教学法在实际写作教学中体现出的优势及局限性,认为相比较结果教学法,过程写作具备很大的优势,尽管在具体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实际的问题,但只要教师能够合理利用,过程写作教学法在实际的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应该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梁海英
关键词:过程写作教学法写作教学写作能力
双重代码理论在外语阅读过程中的实证研究——对三十名大学生外语阅读过程中非语言因素和语言具体性的实证研究
本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对本研究的一个简单介绍,包括对目前有关阅读过程研究的现状所作的回顾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主要是对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阅读理论的回顾.然后作者简要地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双重代码理论的研究,并...
梁海英
关键词:双重代码理论情感反应外语教学
文献传递
整体外语教学中的意义协商活动被引量:17
2021年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二语习得关于会话互动及意义协商的论述,提出了广义范畴的意义协商。它既包含人际之间的显性会话互动,也包括语篇本身所隐含的说者与听者、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隐性互动。外语教学中应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意义协商活动涵盖其中。本文进一步提出依据语篇的语类特征,按照重现内容、新构语境、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四个步骤开展有针对性的、以学习实践为中心的意义协商活动。学生通过这些合作学习活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意义、提升语言能力、获得整体发展。
韩宝成梁海英
关键词:教学步骤
我国基础教育外语考试存在的问题被引量:21
2021年
本文基于9份中考和6份高考英语试卷的结构特征,依据Bachman和Palmer的语言测试有用性框架,分析了这两项试卷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中、高考英语考试的设计依然属于传统测试模式,将语言能力等同于语言知识加语言技能,测量目标侧重低阶思维能力,考试任务设计不尽合理。建议从语言实际运用的特点出发,进一步完善中高考英语考试设计,采用测试使用论证框架对这两项考试的开发和使用进行严格论证,以保证考试的科学性。同时,从外语教育学的视角,我们应提升外语教师和考试开发者的测评素养。
韩宝成梁海英
叙事语篇中身份建构研究的多元功能视角被引量:3
2020年
叙事语篇中的身份建构研究主要以定位论、成员分类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三者都以社会建构论为基础。本文认为,相对于定位论和成员分类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元功能视角能更为全面地揭示叙事语篇中的身份建构过程,其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的分析方法既与定位论和成员分类分析有相似之处,又通过对语篇功能体现方式的分析进一步显示叙事语篇中身份建构的动态性特征,是对叙事语篇中身份建构研究的有力补充。
梁海英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身份建构定位论
“国标”背景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探究——以《应用语言学》团队创新课程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国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标"背景下,如何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来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已成为英语专业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英语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如专业方向课程单一零散、缺乏团队合作和沟通、教学方法不够科学、网络资源未能得以充分利用、教研分离等。《应用语言学》教学团队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要求,从整合课程内容、优化师资队伍、改善教学手段、利用教学资源、促进教研结合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思路和实践措施,构建了立体式的课程架构,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专业课程设置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白丽梅靳琰梁海英
关键词:国标创新课程应用语言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