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NA在中耳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与中耳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中耳鳞癌、中耳炎性组织和正常鼓膜中的PC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①PCNA在中耳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异型增生 (P <0 .0 1) ;②单纯炎性肉芽和正常鼓膜PCNA表达阴性 ;③PCNA表达指数与中耳癌分化程度负相关。癌组织分化越差 ,PCNA指数越高 ,相差有显著意义 (P <0 .0 5) ;④PCNA指数与中耳癌临床分期无关。
- 吴正虎徐建青梁成华
- 关键词:病理学增殖细胞核抗原
- 人胚和鼠类气管裸鼠皮下移植
- 1991年
- 本实验在13只裸小鼠皮下移植BABC小鼠和Wistar大鼠气管及人胚气管、支气管,共26段。观察1~8周,移植气管的总存活率为77%。以气管裸鼠皮下移植为模型的实验,在10天以后加刺激因子比较适宜。
- 梁成华赫明昌宋敏姜涛刘静敏张丽宏
- 关键词:气管移植肺癌人胚
- 离体金黄地鼠气管器官培养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 1987年
- 本文报告正常状态下金黄地鼠的体外器官培养变化。应用旋转培养方法,培养液用RPMI 1640及Eagle MEM,不论是否加小牛血清,培养的气管组织均可存活到8周。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培养1~4周内的气管上皮,保持着复层或单层柱状上皮结构,表面尚见纤毛,上皮细胞还没有明显的胞浆变性。细胞器如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等,还未见破坏。表层上皮细胞间的连接,也是常态的紧密连接。培养5周时,上皮表面大部分纤毛脱落,表层上皮细胞核变扁平、横位。7周以后,细胞结构出现退行性变化。放射自显影观察表明,上皮细胞核内仍有明显的HTdR掺入。本文认为,在一般条件下培养4周以内,气管上皮的超微结构较为完整,此时附加实验因素,开展实验病理研究是比较合适的。基础培养液Eagle MEM具有与RPMI 1640培养液相同的培养效果,无论从防止细胞增生引起培养组织的消耗,还是从经济观点考虑,在器官培养中使用基础培养液是值得推荐的。
- 赫明昌洪生明梁成华刘静敏李建华
- 关键词:气管上皮器官培养培养液
- 甲状腺癌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1996年
- 本文简介甲状腺癌、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 王洪超梁成华
- 关键词:甲状腺癌癌基因抑癌基因
- FCA-iRNA对正常小鼠胸腺.脾形态结构及细胞免疫的影响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探讨了福氏完全佐剂免疫核糖核酸对正常小鼠胸腺、脾形态结构的影响。观察结果:胸腺重量增加,皮质增厚,胸腺细胞密集,母细胞型胸腺细胞和核分裂增多;脾重量增加,脾小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同时使末梢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尤其T淋巴细胞升高。
- 李文学迟奎香张海朋梁成华朱辉李建华高俊峰赵雅媛
- 关键词:胸腺细胞免疫
- 酵母RNA对不同龄小鼠胸腺形态结构的影响
- 1991年
- 观察了酵母核糖核酸对不同龄(6周龄、10周龄、6月龄)正常昆明种小鼠胸腺形态结构的影响,发现酵母RNA可能有延缓胸腺年龄性退化作用,对胸腺已开始萎缩的10周龄小鼠作用最明显.可考虑为敏感年龄组。
- 李文学迟奎香梁成华张福会赵雅媛
- 关键词:酵母核糖核酸胸腺萎缩超微结构
- 应用多种视听媒体进行形态教学被引量:2
- 1991年
- 为了适应医学发展的新形势,世界各国和国内各高等医学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以便寻求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解决医学发展的无限性和学校教育的有限性的矛盾。我们电化教育研究中心与解剖、组胚、病理解剖教研室合作,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一、问题的提出人体解剖学。
- 陈金宝孙成业邵景旭王珏宋继谒梁成华
- 关键词:视听媒体人体解剖学
- 甲状腺疾病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分布
- 1997年
- 甲状腺疾病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分布1高霭峰2王洪超3梁成华1李红我们应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的单克隆抗体对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疾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研究,并应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处理,对其在各类甲状腺疾病中的分布及其病理学意义进行了探讨。1材料和...
- 高霭峰王洪超梁成华梁成华
-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
- 甲状腺癌nm23和PCNA表达的意义被引量:3
- 1997年
- 甲状腺癌nm23和PCNA表达的意义1王洪超2高霭峰3梁成华作者单位:1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1000542沈阳铁路局沈阳医院病理科1100053中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沈阳110003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甲状腺癌nm23和PCNA表达进行研...
- 王洪超高霭峰梁成华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NM23基因PCNA基因表达
- 几种免疫核糖核酸抗胸腺萎缩作用的比较
- 1990年
- 本文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小鼠胸腺萎缩动物实验模型对FCA-iRNA、抗菌iRNA、人脾RNA、酵母RNA等抗胸腺萎缩作用进行了初步比较。观察了光镜电镜下胸腺形态结构变化和末梢血淋巴细胞数、酸性非特异酯酶活性改变。
- 李文学迟奎香梁成华朱辉赵雅媛张福会
- 关键词:免疫核糖核酸胸腺萎缩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