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林
- 作品数:63 被引量:35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ukes B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Dukes B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应用单因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1990-1999年265例Dukes B期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Dukes B期大肠癌的预后与肿瘤部位有关,直肠癌术后更易发生复发转移,特别是局部复发。而性别、年龄、病程、大体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与术后复发转移无关。结论Dukes B期的直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风险较大。
- 梁君林万德森陈利生潘志忠周志伟
- 关键词:结直肠癌复发
- 盆腔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08年
- 张小龙刘小健张森梁君林
- 关键词: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文献复习盆腔CELL病理特征
- Dukes C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DukesC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对 2 3 5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顾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肿瘤部位、肿瘤大体类型、肿瘤直径、肿瘤组织类型及肠壁浸润深度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无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 ,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淋巴结转移 (数目或部位 )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DukesC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对于判断预后。
- 梁君林万德森潘志忠周志伟陈功李力人卢震海伍小军
- 关键词:直肠癌复发LOGISTIC回归分析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男性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观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切除术对男性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应用价值,并与非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术相比较。方法:选择2001-01/2005-0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男性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切除术)53例和对照组(行根治术,但不解剖暴露盆腔自主神经)53例。观察以下几项:①术后排尿功能:I级为正常,Ⅱ级残余尿<50mL,Ⅲ级残余尿>50mL;IV级熏重度排尿障碍,需导尿。②性功能指标:勃起功能采用勃起功能障碍国际指数问卷调查表中的问题1,2,每个问题满分为5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好;射精功能分为3级:I级是有射精,射精量正常或减少;Ⅱ级是出现逆行射精,有射精功能障碍:Ⅲ级是完全无射精。③局部复发率。④5年生存率。结果:106例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排尿功能分级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优于对照组(P=0.0377)。②术后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勃起功能障碍国际指数问卷调查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24),射精功能也优于对照组穴P=0.0211雪。③局部复发率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5.7%,7.6%,P=0.500)。④5年生存率保盆腔自主神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60.0%,55.6%,P=0.8443)。结论:男性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实施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术,与非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术相比较,可以较好地保留排尿功能和性功能,且没有增加局部复发率和降低5年生存率。
- 余剑波陈利生张小龙梁君林
- 关键词: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
-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lymph node ratio,LNR)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106例结直肠癌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结直肠癌LNR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占肠腔周径、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类型、肠壁浸润深度与结直肠癌LNR无关,而肿瘤分化程度、术前血癌胚抗原(CEA)水平与LNR有关。结论肿瘤分化程度、术前血CEA水平可能是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的重要相关因素。
- 梁国林周红见梁君林高枫陈利生
- 关键词: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临床病理因素
- 结直肠癌单个转移淋巴结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单个转移淋巴结的分布情况,探讨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年9月至2011年11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常规病理检测只有一个淋巴结转移且送检淋巴结数目大于12枚的81例患者的有关资料。其中男51例(62.9%),女30例(37.1%);平均年龄58.7±13.4岁(29~82岁),直肠癌43例(53%),结肠癌38例(47%)。结果 81例患者共计淋巴结1520枚,平均每例患者18.7±6.3枚(12~41枚)。单个转移淋巴结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肠旁组织淋巴结转移59例(72.8%)。非肠旁组织转移的"跳跃"转移(SM)22例(27.2%)。SM的出现与肿瘤位置、年龄、浸润程度等10项影响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大部分结直肠癌SLN转移分布于肠旁,但相当部分可出现"跳跃"现象。SM的出现与肿瘤位置、年龄、浸润程度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
- 黄永鸿梁君林
- 关键词: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影响因素
- 直肠乙状结肠海绵状血管瘤诊治的体会被引量:1
- 2008年
- 何纯刚陈利生张森梁君林曹云飞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乙状结肠诊治误诊误治
- 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吻合口漏剖析
- 1999年
- 目的:探讨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14例直肠癌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11例吻合口漏,对相关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吻合口漏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术后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和手术操作是重要的原因。结论: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吻合口漏发生。
- 梁君林高枫陈利生唐宗江张志勇
- 关键词:直肠癌吻合口漏
- Dukes’A,B期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与复发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Dukes’A,B期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88例Dukes’A,B期结直肠癌,其中复发转移组和非复发转移组各44例,Dukes’A期26例,Dukes’B期62例。两组肠壁浸润深度、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尽可能相符。应用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结果复发组9例(20.5%),共20个淋巴结免疫组化发现微转移;非复发组4例(9.1%),共7个淋巴结发现微转移。淋巴结微转移与性别、年龄、病程、肿瘤部位、大体类型、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分期和肠壁浸润深度无关。结论应用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帮助发现Dukes’A,B期结直肠癌常规HE染色不能发现的淋巴结微转移,但淋巴结微转移可能和Dukes’A,B期结直肠癌预后相关不大。
- 梁君林万德森潘志忠周志伟高枫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复发淋巴结微转移
- 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吻合口漏剖析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 114例直肠癌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 11例吻合口漏 ,对相关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吻合口漏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术后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和手术操作是重要的原因。结论 :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吻合口漏发生。
- 梁君林高枫陈利生唐宗江张志勇
- 关键词:直肠癌吻合口漏手术后并发症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