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子童
-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及其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
- 本研究运用《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应对风格问卷》和《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量表》,测查了柳州市和北京市七所小学223名小学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应对风格和职业倦怠的现状与特点,并根据资源保存理论(COR),探讨了...
- 栾子童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职业倦怠
- 国外教师动机理论及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教师动机与教师教学行为、专业发展,与学生对教学感知及学业表现密切相关。本文在对教师领域主要的三种动机理论及相关研究的介绍基础上,概述了这些理论的联系和区别,最后指出了这些理论和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 芦咏莉栾子童乔淼
-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期望价值理论成就目标定向理论
- 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类型及其在职业倦怠上的特征被引量:13
- 2012年
- 本研究采用《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和《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柳州和北京223名小学教师施测。通过聚类分析,将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分为和谐型、家庭型、冲突型、工作型。女教师和男教师在四种冲突类型的分布上差异均显著,且前者更多地表现为家庭型、和谐型,后者更多地表现为和谐型;5年以下和20~40年教龄的教师在四种冲突类型的分布上差异显著,且更多地表现为和谐型,11~20年教龄的教师在四种冲突类型的分布上差异显著,且更多地表现为家庭型。四种冲突类型教师在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上呈现不同特征,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上,和谐型的教师均低于其他类型;个人成就感上,和谐型与工作型高于家庭型和冲突型。
- 芦咏莉何菲冯丽红栾子童
- 关键词:小学教师职业倦怠
- 辅导员深度辅导典型问题分析
- 2014年
- 深入辅导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健康成才的重要举措,是辅导员有效开展工作的必备能力。本文借鉴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案例详细探讨了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中常见的三种典型问题,为辅导员有效、深入开展深度辅导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 栾子童
- 关键词:辅导员深度辅导
- 应用型大学教师党支部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2021年
- 应用型大学在办学定位、基本情况和学校特色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故而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党支部建设也有其特点。北京联合大学深入探索加强应用型大学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新路径、新载体和新方法,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 廖琪丽张颖栾子童
- 关键词:教师党支部
- 高校教师党支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路径探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 2023年
-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具活力的坚强战斗堡垒。把教师党支部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推动者,是以“小支部”撬动“大思政”的创新实践,也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通过坚持党建引领、突出组织保障、强化基层首创,构建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全方位支撑体系、常态化落实机制和一体化推进模式,开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 张颖栾子童
- 关键词:教师党支部立德树人
- 国外教师动机理论及研究的新进展
- 教师动机是指影响教师自身学习策略、选择进入教师行业、工作投入及所采用教学策略的因素。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理论指导,教师动机的研究缺乏。当前,国外研究者将自我决定理论、期望价值理论及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等现有动机理论应用于教师领...
- 栾子童芦咏莉
-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期望价值理论成就目标定向理论
- 增强“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感召力
- 2016年
- 本文阐述了增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感召力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增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感召力的方式方法。要把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增强感召力的根本遵循,把突出问题导向、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增强感召力的关键环节,把树立并应用互联网思维作为增强感召力的重要阵地,把发挥好典型人物的榜样力量作为增强感召力的有效途径。
- 栾子童
- 关键词:感召力
- 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现实逻辑与实现路径被引量:1
- 2020年
-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中心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教师的主体责任和首要任务。高校要深刻把握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从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发挥党组织体系优势等维度,正确认识和把握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现实逻辑与实现路径,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栾子童申伟宁邢明军
- 关键词:高校立德树人
- 中学教师师生冲突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根据双重态度模型,教师对师生冲突的态度可以分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研究以北京、河北、山东等地405名中学教师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和投射测验分别测量了中学教师的师生冲突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分析了中学教师师生冲突外显态度的特点以及不同冲突情境下内隐态度的特点,并比较了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差异。结果发现,中学教师的师生冲突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外显态度较积极,内隐态度总体表现较消极。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教师培训和学校管理提出建议。
- 王晓丽芦咏莉栾子童钟珩
- 关键词:师生冲突外显态度内隐态度双重态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