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颉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3篇临床护理
  • 2篇手术
  • 2篇疗效
  • 2篇骨科
  • 2篇病房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钙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低位直肠癌保...
  • 1篇血液循环障碍
  • 1篇巡视病房
  • 1篇牙种植
  • 1篇牙种植术
  • 1篇抑郁
  • 1篇引流
  • 1篇直肠

机构

  • 6篇荆州市第一人...
  • 4篇长江大学附属...
  • 2篇长江大学

作者

  • 12篇林颉
  • 3篇张琼
  • 2篇龚松林
  • 2篇徐辉
  • 1篇熊存锦
  • 1篇罗红
  • 1篇杨德维
  • 1篇朱红艳
  • 1篇梁爽
  • 1篇王翠英
  • 1篇周婕
  • 1篇龚松林
  • 1篇张琼
  • 1篇周婕

传媒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制冰袋用于小儿物理降温被引量:2
2013年
小儿发热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而在诊断未明确前使用物理降温最为安全.但各有其优缺点:采用乙醇擦浴、温水擦浴降温费力又费时,效果不佳,容易弄湿衣服和被褥;使用冰袋冰敷降温因临床上使用的冰袋多为成人冰袋,面积大,不能准确贴敷在降温部位,且不易固定、易移位,封口处多为金属夹固定,极易划伤幼儿皮肤,冰袋里的冰块多有棱角,给患儿带来不适,达不到冰敷效果.为了提高小儿冰敷降温的效果及患儿舒适度,我科采用自制冰袋用于发热患儿冰敷,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林颉张琼周婕龚松林
关键词:小儿发热物理降温冰袋擦浴降温病情发展金属夹
医用治疗统计告知牌的设计和应用
2012年
临床护理人员对病区的输液治疗目前只能靠估计或巡视病房后进行粗略管理;需续加液体时靠看治疗台上的药品,不能动态观察;病人因加药或拔针呼叫时,护士需往返治疗室查看后方可知晓;病人对每天的治疗进程不清楚。为了对病区静脉治疗能一目了然,且便于动态观察、掌握并及时进行核对、调整,特设计了一种医用治疗统计告知牌。
张琼林颉龚松林徐辉
关键词:临床护理人员巡视病房输液治疗静脉治疗
皮肤防护剂预防放射性皮肤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皮肤防护剂预防放射性皮肤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头颈部肿瘤患者94例,按照放疗的初始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皮肤防护剂均匀涂于观察组病人的照射野皮肤上,用直线加速器常规照射,观察两组发生放射性皮肤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放射野皮肤反应程度,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色素沉着、干性皮炎、湿性皮炎的皮肤损伤体征显著低于对照组;皮肤防护剂还能推迟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发生。结论应用皮肤防护剂,可有效预防放射性皮肤反应,减轻皮肤损害,提高皮肤耐受性,有利于放疗的顺利进行。
朱红艳林颉罗红
关键词:放射性皮肤反应皮肤防护剂
系统化护理模式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年
研讨罹患脊柱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时期内,联合采取系统化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 选入确诊为脊柱骨折患者70例,均为我院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内所收治,通过信封分组的随机分配模式,对3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指导,对35例研究组施以系统化护理调整,对研究组、对照组护理后的研究结果进行汇总。结果 在完成护理后,对负面心理状态、疼痛严重程度、并发症发生占比进行汇总,研究组上述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更短,两组形成差异性(P<0.05);通过生活质量维度值、满意度评分观测,研究组具有更高结果,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通过将系统护理模式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中,可更好的稳定负面状态,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促进临床满意度提高。
林颉王翠英田春旻龚露杨德维
关键词:脊柱骨折系统化护理焦虑抑郁
Akin联合Chevron截骨术与Akin联合Scarf截骨术矫正拇外翻疗效对比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比较Akin联合Chevron截骨术与Akin联合Scarf截骨术矫正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中重度拇外翻畸形患者40例(80只病足)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Akin+Chevron截骨术,22例,44足)和对照组(Akin+Scarf截骨术,18例,36足),术后随访1年,参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术后2个月内胼胝疼痛度,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及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对比患者术后满意度,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畸形矫正优良率为93.18%,低于对照组的9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为[(2.10±0.30)分、(1.25±0.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5±0.41)分、(2.67±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两组间HVA、IMA、DMA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Akin+Chevron截骨术与Akin+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HV患者疗效相似,但前者术后2个月内疼痛度低,患者满意度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林颉
关键词:拇外翻满意度
应用成骨诱导剂+人工骨粉上颌窦外提升术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
2013年
探讨应用成骨诱导剂+人工骨粉上颌窦外提升术的护理配合要点。36例应用成骨诱导剂+人工骨粉的上颌窦外提升术病例,对其护理配合的工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完整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健康宣教和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张琼林颉徐辉梁爽
关键词:牙种植术上颌窦外提升术手术护理
VSD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17例骨科软组织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各39例。A组给予VSD技术治疗,B组采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C组采用VSD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观察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C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甲级愈合率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而A组与B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科软组织损伤应用VSD联合表皮生长因子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创面修复组织生长,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且美容效果好。
林颉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软组织表皮生长因子疗效
“十”字分时分区法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低分子肝素钙作为有效抑制血栓形成的新型药物,被临床广泛应用,皮下注射时生物利用度高。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因为同一部位重复注射,注射间距过小等原因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注射局部青紫、疼痛,增加病人痛苦[1]。为了避免因注射间距过小,注射部位重复而引起皮下出血的发生,我科从2009年开始使用腹部“十”字分时分区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林颉张琼龚松林周婕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临床护理工作生物利用度
经肛门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1例护理体会
2010年
林颉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护理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4—9月我院创伤骨科病房收治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n=51)和疼痛护理管理组(n=52)。对两组患者护理后问题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疼痛护理管理组经过护理后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15%,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经过护理后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80.39%,并且疼痛护理管理组经过护理后疼痛问题的改善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运用到创伤骨科病房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不仅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自身的疼痛,同时对于患者身体健康问题的改善也有着极大的帮助,拥有着良好的护理效果。
林颉
关键词: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创伤骨科病房护理护理效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