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雪燕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产妇
  • 2篇阴道
  • 2篇孕产
  • 2篇孕产妇
  • 2篇孕妇
  • 2篇贫血
  • 2篇缺铁
  • 2篇缺铁性贫血
  • 2篇子痫
  • 2篇先兆子痫
  • 2篇环扎
  • 2篇环扎术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环扎
  • 2篇宫颈环扎术
  • 2篇干预
  • 2篇高龄
  • 2篇保健
  • 1篇道教
  • 1篇新生儿

机构

  • 14篇厦门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14篇林雪燕
  • 6篇魏玮
  • 2篇叶辉铭
  • 2篇陈玲
  • 2篇付景丽
  • 1篇杨孜
  • 1篇李丹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2年底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新生儿感染的临床特征
2024年
目的分析2022年底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新生儿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2月17日-2023年1月9日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感染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特征。结果共纳入10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年龄为17.5(8.3,22.0)日龄,出生胎龄39.3(38.4,40.1)周,出生体质量3165(2991,3522)g;100例患儿中轻型84例,15例普通型,1例重型;患儿均有明确接触史,大部分为水平传播获得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91.0%),间断发热2.5(1.5,3.0)d;40例(40.0%)合并呼吸系统症状,23例(23.0%)有消化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测WBC计数未见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绝大部分在正常范围内;患儿年龄、体温与住院时间均呈负相关(P<0.05),发热时间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关系均不密切;出生体质量、胎龄和最初病毒载量均与住院时间不相关。结论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轻型居多,临床症状以发热为主,对症支持治疗后总体预后良好。出生体质量、胎龄和核酸Ct值均与住院时间不相关。
陈玲傅晓春林雅茵曹佳莉林雪燕吴佳音叶辉铭
关键词:新生儿
40岁以上高龄产妇产时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 评估40岁以上高龄产妇阴道分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了解导致40岁以上高龄产妇手术分娩风险增加的因素。方法 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年龄≥40岁、孕周≥37周且进行阴道试产的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539例孕妇符合纳入本研究的标准,其中467例孕妇经阴道分娩,72例孕妇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初产妇和经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分别为56.94%和91.22%。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初产妇、辅助生殖技术和分娩孕周>39周是产时剖宫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在467例阴道分娩的孕妇中,39例进行了阴道助产,其中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为30.8%和6.3%。Logistic模型得出,初产妇和催产作为与阴道试产的相关独立因素。结论 40岁以上的产妇不应成为尝试阴道分娩的障碍,应鼓励这些妇女尝试阴道分娩。
吴泉锋李欢喜魏玮林雪燕张雪芹
关键词:高龄产妇初产妇阴道助产
产褥期重症感染的处理被引量:8
2021年
产褥期重症感染主要表现为脓毒症,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严重危及生命,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中国尚缺乏针对性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文章从临床与实验室指标评估、早期预警识别及优化干预策略等方面作一阐述,旨在探讨产褥期重症感染的处理原则与临床思路,提高认识,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
肖云山林雪燕张雪芹
关键词:产褥期重症感染临床干预
二线城市三级孕产妇转诊中心重度子痫前期临床特点分析单中心数据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通过分析二线城市三级孕产妇转诊中心重度子痫前期(SPE)孕妇的临床特点,探讨二线城市三级转诊系统内防控SPE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关键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终止妊娠的341例SPE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基层医疗机构转诊(转诊组,92例)与三级孕产妇转诊中心规律产前检查(本中心组,249例)的SPE孕妇的子痫前期(PE)风险因素、临床发病特点、SPE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转诊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PE风险因素:转诊组和本中心组SPE孕妇合并PE风险因素者分别为69例(75.0%,69/92)、179例(71.9%,179/2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8,P=0.567)。(2)SPE临床发病特征:转诊组出现PE预警信息、出现PE首发症状、临床诊断、终止妊娠以及发生SPE严重并发症的孕周均明显早于本中心组,孕32周前终止妊娠、孕32~34周终止妊娠、发生SPE严重并发症、产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入住新生儿ICU及单胎胎儿生长受限的比例均高于本中心组,活产率低于本中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SPE严重并发症:转诊组SPE孕妇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比例高于本中心组[分别为28.3%(26/92)、13.7%(34/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5,P=0.002);其中,转诊组胎盘早剥(7.6%,7/92)、死胎(6.5%,6/92)的比例明显高于本中心组[分别为2.8%(7/249)、0.4%(1/2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转诊时机:转诊时机由晚至早分为发生SPE严重并发症后转诊(9.8%,9/92)、临床诊断SPE后转诊(63.0%,58/92)、发现PE预警信息后转诊(20.7%,19/92)和发现PE风险因素后转诊(6.5%,6/92)。发生SPE严重并发症后、临床诊断SPE后转诊孕妇的SPE诊断孕周、终止妊娠孕周显著早于发现PE预警信息后及发现PE风险因素转诊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诊时机越早,活产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林雪燕杨孜张雪芹于威威庄思颖吴泉锋
关键词:先兆子痫病人转诊孕妇
高龄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高龄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关联性,但以往研究存在诸如辅助生殖助孕、孕产次等混杂因素干扰,尤其是40岁以上高龄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的程度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龄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住院的47356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将40岁以上孕产妇分为40~44岁(VAMA)组和45岁以上(EAMA)组,40岁以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为不良妊娠结局。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孕产妇年龄作为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的作用。结果孕产妇年龄为缺铁性贫血(40~44岁OR=1.138、≥45岁OR=2.068)、妊娠期糖尿病(40~44岁OR=1.927、≥45岁OR=1.676)、妊娠期高血压(40~44岁OR=2.241、≥45岁OR=8.109)及重度子痫前期(40~44岁OR=2.962、≥45岁OR=3.011)的独立危险因素。40~44岁孕产妇发生前置胎盘(OR=2.064)的风险更高。辅助生殖助孕的孕产妇中,年龄是前置胎盘(40~44岁OR=3.346)、妊娠期高血压(40~44岁OR=4.261、≥45岁OR=5.006)及重度子痫前期(40~44岁OR=2.449)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巨大儿、小于胎龄儿、死胎及胎儿畸形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产妇年龄(40岁以上)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40岁尤其是≥45岁的孕产妇具有较高的临床相关风险,应进一步研究开发医学干预措施和其他妊娠监测措施,特别是预防策略,以改善高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
魏玮吴泉锋李欢喜林雪燕张雪芹
关键词:高龄孕产妇
58例宫颈环扎术临床效果分析
2022年
目的 探讨改良McDonald宫颈环扎术对于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17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58例宫颈机能不全并于孕中期行改良McDonald宫颈环扎术的单胎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宫颈环扎指征将其分为病史指征环扎组、超声指征环扎组及体检指征环扎组。结果 (1)58例患者中,足月产33例(56.90%),早产21例(35.59%),流产4例(6.90%);获得活婴者56例,获得活婴率96.55%,新生儿轻度窒息4例(7.14%),无重度窒息儿。(2)病史指征环扎组术后宫缩抑制剂使用时间低于其他两组,延长天数和分娩孕周高于体检指征环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超声指征环扎组分娩孕周、延长天数、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1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体检指征环扎组中,宫口>2.0cm组的分娩孕周、延长孕周天数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1 min Apgar评分低于宫口扩张≤2.0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指征的改良McDonald宫颈环扎术效果良好,可改善母婴结局。有宫颈机能不全高危因素者,应更早监测宫颈情况,严格把握环扎指征、尽早进行宫颈环扎。宫口扩张程度是影响体检指征环扎预后的重要因素。
林雪燕吴泉锋魏玮李欢喜张雪芹
关键词:MCDONALD
前置血管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前置血管的临床特点、对围产儿的影响,以及早期诊断、正确处理方法,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26例血管前置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前超声诊断前置血管21例(80.77%),其中临产前择期行剖宫产16例,急诊行剖宫产5例(4例因胎膜早破、早产临产行剖宫产术,1例因双胎、选择性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围产儿结局均良好.产前超声未诊断前置血管5例,3例因产前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急诊行剖宫产术,1例因横位、胎膜早破急诊行剖宫产术,1例因臀位、胎儿生长受限择期行剖宫产术;4例围产儿转入NICU后治愈出院,1例围产儿死亡.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前置血管的主要方法,产前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超声筛查可显著改善围产儿结局.
吴泉锋林雪燕魏玮李欢喜张雪芹
关键词:前置血管超声诊断帆状胎盘产前出血
阴道微生物群与育龄期女性生殖道健康被引量:6
2022年
阴道微生物群在生殖道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宿主、环境之间构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对女性生殖健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阴道微生物群与育龄期女性生殖道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促进了解阴道微生物群于育龄期女性生殖道健康的作用,并最终有助于临床诊疗,改善临床结局。
陈玲康份红林雪燕吴佳音叶辉铭
关键词:生殖道感染性传播感染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调查研究妊娠期铁缺乏(ID)及缺铁性贫血(IDA)的检出率、治疗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9~1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产检的妊娠中、晚期孕妇400例,收集病史,检查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等指标。结果调查对象的血清铁蛋白中位数为18.6μg/L,血红蛋白中位数为115.0 g/L,其中妊娠期ID检出率为66.0%(264例)、IDA为23.3%(9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ID危险因素是年龄≥35岁、妊娠晚期、孕次≥2、经产妇、体质指数(BMI)<18.5 kg/m2和饮茶量≥500 mL/周(OR=1.44、1.88、1.53、1.69、1.33和1.53);保护因素是红肉摄入量≥250 g/周、鱼虾摄入量≥250 g/周和预防性补铁(OR=0.61、0.95和0.82);妊娠期IDA危险因素是BMI<18.5 kg/m2和饮茶量≥500 mL/周(OR=1.22、1.72),保护因素是红肉摄入量≥250 g/周(OR=0.05)。结论该院研究对象的妊娠期ID和IDA的检出率较高。建议孕期应尽早预防性补铁,尤其是年龄≥35岁、BMI<18.5 kg/m2的经产妇,同时应增加红肉、鱼虾摄入量,避免饮茶。
付景丽张雪芹林雪燕吴泉锋肖云山
关键词:孕妇保健体质指数饮食习惯
论道教的生命自主观
众所周知,道教是世界上最重视现实生命的宗教。基于对死亡的焦虑和对生命的诚挚热爱之情,道教喊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这个口号集中体现了道教的生命自主观。围绕这个主题,本文分三章展开讨论。 第一章:道教生成论...
林雪燕
关键词:道教形神论心性论生命超越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