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瑜 作品数:12 被引量:18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海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 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3 2006年 钟兰 林瑜 何芳应用国产全自动琼脂糖电泳系统开展血清蛋白电泳分析及实验诊断分型 目的了解不同疾病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的特征。方法采用SH-2020全自动琼脂糖电泳系统对肾病型、肝病型、多发性骨髓瘤及临产妇女等新鲜血清标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分析。结果不同疾病在不同病程及不同生理条件下其血清蛋白组分变化... 林瑜 钟兰 蔡玉玲文献传递 XRCC1基因多态性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考察X射线损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Arg399Gln(G→A)多态性对晚期胃癌患者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晚期胃癌患者52例,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每3周为1个周期,均治疗3个周期以上。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测定患者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52例晚期胃癌患者中,XRCC1 GG基因型28例(53.8%)、GA基因型21例(40.4%)、AA基因型3例(5.8%),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52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76.9%,其中GG基因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92.9%)显著高于GA+AA基因型(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患者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7.1±1.2)个月,其中GG基因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8.6±0.8)个月]显著长于GG+GA基因型[(5.9±0.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RCC1多态性与晚期胃癌患者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有关,且XRCC1 GG基因型患者对化疗药物更敏感;该基因可能成为该类方案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预测标志物。 钟兰 符生苗 谢贤和 黄涛 高允锁 林瑜关键词:XRCC1 基因多态性 晚期胃癌 氟尿嘧啶 化疗疗效 血清CA-125检测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索血清CA125在肺癌、肺炎、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肺癌、肺炎、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和卵巢癌等各20例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A125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大于32U/ml为阳性。对照组30例均为阴性。肺癌组、肺炎组、肺结核组、结核性胸膜炎组和卵巢癌组阳性率分别为75%、55%、75%、80%和95%。且阳性者的结果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CA125含量可作为卵巢癌诊断的一个重要辅助指标,并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林瑜 黄基新关键词:CA125 肺癌 结核 胸膜炎 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ASO及RF试剂的应用性能评价 目的对德赛诊断系统(DiaSys)公司生产的抗链球菌溶血素0(ASO)和类风湿因子(RF)液体双试剂进行应用性能评价。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定量测定ASO及RF,分析各自的精密度、线性、准确度、平均干... 蔡玉玲 钟兰 林瑜文献传递 以脑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14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994年 林成信 林瑜关键词:鼻咽肿瘤 脑神经损害 误诊 医院内致病菌污染情况抽查 1990年 医院内感染已成为现代医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医院环境污染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为了摸清我院环境病原微生物的情况,我们于1990年5月22日上午对小儿科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空气污染状况调查 9cm的普通琼脂平皿,放置监测室内里、中、外三点,打开口盖暴露30分钟,盖好盖,37℃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三个平皿上的菌落数为一个样品。 倪贤珍 韩薏 杨兹炳 陈家骐 宋星宇 林瑜关键词:致病菌 污染 抽查 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体PSA的临床意义 2003年 库艳丽 韩景辉 林瑜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法 血清 PSA 前列腺疾病 以颅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的鼻咽癌24例误诊初探 1994年 林成信 林瑜关键词:鼻咽肿瘤 误诊 颅神经损伤 HDL-C、LDL-C在不同分析系统中测定结果的评价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各系统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结果的可比性和适用性或溯源性。方法参照NCCLS批准的EP9-A规程,均采用清除法测定HDL-C、LDL-C,应用5个不同检测系统对伯乐质控品(三个水平)各测定20次,并附带测定低中高浓度的新鲜血清样本各8份。结果伯乐质控血清和24份新鲜血清样本的HDL-C、LDL-C测定经相关性分析,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为r,其r2≥0.95;各检测系统测定HDL-C、LDL-C的精密度均<1.5%,临床均可接受。以可溯源的检测系统A为目标检测系统,通过临床可接收性能评价,5个系统均未超过T±3%范围。结论5个不同的分析系统测定HDL-C、LDL-C测定结果可比,4个检测系统结果能够溯源到目标系统。 钟兰 蔡玉玲 林瑜关键词:HDL-C LD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