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松挺

作品数:36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0篇细胞
  • 11篇肝细胞
  • 10篇基因
  • 8篇HBX
  • 7篇细胞癌
  • 7篇免疫
  • 7篇肝细胞癌
  • 6篇蛋白
  • 6篇肝癌
  • 5篇原发性
  • 5篇原发性肝细胞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周期
  • 4篇细胞周期
  • 4篇复发
  • 4篇HBX基因
  • 3篇凋亡
  • 3篇血清
  • 3篇胰腺

机构

  • 1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4篇海口市人民医...
  • 11篇中南大学
  • 3篇海南医学院附...
  • 2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海口市人民医...

作者

  • 36篇林松挺
  • 10篇陈正义
  • 9篇程斌
  • 9篇钟文洲
  • 8篇陈正义
  • 7篇杨玉珍
  • 6篇黎培员
  • 5篇黄晓曦
  • 3篇郑要初
  • 3篇黄晓曦
  • 3篇江雪梅
  • 3篇郭晓榕
  • 3篇陈莹晖
  • 2篇欧辉彬
  • 2篇云小余
  • 2篇郑秀芳
  • 2篇刘英
  • 2篇李裕明
  • 2篇陈莹晖
  • 2篇郑健超

传媒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海南医学院学...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BV X基因对L02肝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阿霉素干预HBx调控L02肝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1)构建稳定表达HBx的转基因细胞模型L02/HBx,为研究HBx致肝细胞恶性转化和癌变机制奠定基础。   (2)观察L02/HBx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及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研究HBx对L02肝细胞生物...
林松挺
关键词:肝细胞致癌机制阿霉素
文献传递
HBx基因对HepG2细胞DNA修复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可通过与宿主细胞的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和发展。但其详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8羟基鸟嘌呤是一种具有高度致突变作用的DNA氧化损伤产物,可导致G/C到T/A的碱基置换,进而诱发基因突变和肿瘤发生。人DNA修复酶1(hOGG1)可特异性地切除和修复DNA双链中与碱基C配对的80HdG;
程斌郭晓榕郑要初林松挺黎培员
关键词:HOGG1HEPG2细胞
HBx致肝细胞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我国肝细胞肝癌(HCC)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体内外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x(HBx)可诱导肝细胞的恶性转化及癌变,成为目前研究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发生机制的热点.近来在HBx与抑癌基因,如p53的新成员p73以及p16,p21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肝细胞恶性转化与癌变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初步成果,但其关系错综复杂,这方面不断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HBx致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对探寻乙肝相关性肝癌新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程斌林松挺杨玉珍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X细胞增殖肝细胞肝癌
DNA修复酶hMTH1在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致人肝细胞系L02细胞恶性转化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转基因细胞模型L02/HBx观察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对DNA修复酶hMTH1转录表达的调控及其对人肝细胞系L0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稳定表达HBx的转基因细胞模型L02/HBx及空白对照组L02细胞和空载体对照组L02/pcDNA3.1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状况,并进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恶性转化能力。同时应用实时定量PCR测定各组细胞DNA修复酶hMTH1的表达水平。结果镜下观察发现L02/HBx细胞与对照组L02细胞相比形态发生明显改变。MTT法显示L02/HBx细胞生长速度比两对照组显著加快。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HBx可加速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凋亡。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发现L02/HBx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L02细胞和L02/pcDNA3.1细胞(P〈0.05)。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hMTHI在L02/HBx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L02细胞和L02/pcDNA3.1细胞(P〈0.05)。结论HBx可诱导L02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在此过程中DNA修复酶hMTH1可出现反应性的上调表达。
程斌郑要初郭晓榕林松挺黎培员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恶性转化
阿霉素干预下HBx基因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HBx蛋白具有广泛的反式激活作用,可通过多种复杂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参与细胞凋亡、DNA修复调控,促进细胞周期进程,与HCC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我们采用脂质体转染构建稳定表达HBX的转基因细胞模型L02/HBx,运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其细胞周期、增殖及细胞凋亡情况,着重研究阿霉素干预后HBx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旨在探索HBx致肝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程斌林松挺杨玉珍黎培员
关键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一种用于激光诱导胃体组织自体荧光的光纤束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诱导胃体组织自体荧光的光纤束定位装置,包括探头和定位针,所述探头包括发射光纤和若干接收光纤,所述若干接收光纤环绕设于所述发射光纤的外周,所述若干接收光纤的外周设有金属套,所述金属套的外周设有护...
陈正义欧辉彬林松挺钟文州
文献传递
CT门静脉成像在内镜下组织胶治疗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portal venography,MSCTP)评估内镜下组织胶治疗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2月于海口市人民医院行内镜下组织胶治疗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实验组MSCTP及内镜在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型及分级中的一致性,分析门静脉干、胃冠状静脉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异位栓塞的发生率,并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6个月复查MSCTP,比较两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消失、复发及残存情况的差异。结果:MSCTP与内镜诊断食管静脉曲张Sarin分型及分级结果均具有较好一致性(K=0.905,K=0.885,P<0.001)。ROC曲线显示,MPV及LGV直径分别为15.78 mm和6.00 mm时,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最佳,以LGV直径准确性更高。实验组40例患者在MSCTP指导下行内镜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后未出现异位肺栓塞,对照组出现2例栓塞。两组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随访MSCTP,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残留及复发差异在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P不仅有利于术前全面了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指导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而且为评估内镜下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效果提供无创、直观的影像学方法。
李香营钟文洲林松挺杨光田宇袁园陈晶
关键词:门静脉成像内镜组织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直径≥30 mm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直径≥30 mm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09例大肠LST患者,并根据病变大小分为直径≥30 mm及直径<30 mm两组,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病变大小、病变部位、内镜下形态学分型、组织病理类型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病变部位、内镜下分型、组织病理及上皮内瘤变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病变直径≥30 mm的大肠LST好发于直肠(75.4%,43/57),而直径<30 mm的大肠LST多发于直肠(36.5%,19/52)及近端结肠(44.4%,21/52);直径≥30 mm的大肠LST以结节混合型为主(61.4%,35/57),直径<30 mm的大肠LST则主要是颗粒均一型(51.9%,27/52);病变直径≥30 mm的大肠LST多为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89.5%,51/57)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7.9%,33/57),而直径<30 mm的大肠LST则主要是绒毛管状腺瘤(78.8%,41/52)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4.6%,44/52),病变直径≥30 mm的大肠LST拥有更高的恶性潜能(高级别内瘤变+浸润癌的百分比分别为42.1%(24/57)和15.4%(8/52)(P <0.05)。结论 L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大肠肿瘤,与大肠癌发生关系密切。LST直径≥30 mm时好发于直肠,内镜下形态学类型以结节混合型为主,组织中绒毛成分较多,恶变潜能更高,值得临床重视和研究。
钟文洲陈正义黄晓曦林松挺云小余
关键词: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临床病理学内镜分型上皮内瘤变
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ERCP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治疗MOJ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12个月,分析近远期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累积生存图,并根据术后4 w内的胆红素改善情况和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采用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影响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植入支架92枚,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术期无急性肝功能损害、大出血、胆漏等严重并发症。术后4 w内9例(9.8%)血清总胆红素(TBIL)下降≤25%或升高,5例(5.4%)死于肝肾衰竭或呼吸衰竭。无效14例,有效78例。术后复查CT或磁共振成像(MRI),在术后5~12个月共59例(64.1%)再次梗阻,其中44例(47.8%)死于原发肿瘤进展转移。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26.16±10.42)d。年龄、术前胆道感染、Child-Pugh评分是影响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是治疗MOJ的重要手段,做好术前评估及抗感染、护肝等处理,有助于提升疗效。
许保陈正义林松挺钟文洲云小余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ERCP
左卡尼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酒精性肝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左卡尼汀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及肝脏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延缓肝纤维化进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林松挺陈正义
关键词:左卡尼汀磷脂酰胆碱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