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秀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PLIN基因多态性与肥胖、血脂及血压水平关系的研究
- 目的肥胖主要特点是脂肪细胞中有过多三脂酰甘油聚集。Perilipin是一种覆盖在脂肪细胞脂滴表面的磷酸化蛋白质。本研究在先前各种研究的基础之上假设位于PLIN基因内含子上的11482(G/A)多态性位点与mRNA的转录、...
- 余大海胡东生王姣锋杨金秀
- 关键词:肥胖血脂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河南省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为采取进一步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南省选择2个农村社区,以村(组)为单位,随机抽取18岁及以上的居民,调查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结果代谢综合征的粗患病率为27.69%,标化患病率为18.99%。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且随年龄的增加呈现逐渐升高趋势。70岁~女性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疾病的患病率显著升高。肥胖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72.61%。结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住农村地区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在女性和肥胖者中更高。
- 刘继艳陈冰王姣锋杨金秀付鹏钰谷利妞张卫东张梅喜郗园林胡东生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肥胖
- 农村居民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研究肥胖与其相关慢性疾病影响因素。方法在河南省选择2个农村社区,以村(组)为单位,随机抽取18岁及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描述肥胖患病率的分布,并用χ2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肥胖与其相关慢性疾病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共993人,超重、全身性肥性和腹型肥胖总患病率分别为32.43%,15.91%和48.44%;与体重正常人群比较,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压、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危险性较高(OR值分别为2.64,2.46,1.9和4.08,5.87,3.38);腹型肥胖人群高血压、血糖和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的危险性分别是2.60,1.63,4.60,和3.44。结论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肥胖相关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 王姣锋杨金秀付鹏钰陈冰刘继艳谷利妞胡东生
- 关键词:肥胖肥胖相关疾病LOGISTIC回归
- 河南农村社区居民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了解河南农村社区居民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在河南省的两个农村社区以村(组)为单位,随机抽取18岁及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研究对象共984人,原发性高血压的粗患病率为25.61%,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9.40%。年龄﹤35岁组、35~组、45~组、55~组、65~组及75岁以上组的患病率分别为7.41%、13.77%、23.29%、39.90%、53.47%和53.13%,随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趋势P﹤0.0001)。与正常人相比超重和/或肥胖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较高,OR值分别是3.08和1.24。[结论]河南农村社区居民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超重和/或肥胖、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是河南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 陈冰刘继艳孙亮王姣锋杨金秀付鹏钰谷利妞张卫东张梅喜郗园林胡东生
-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
- 河南某农村社区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分析
- 2008年
-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情况,为进一步的干预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河南省选择2个农村社区,以村(组)为单位,随机抽取18岁及以上的居民,调查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状况。结果: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暴露率为19.17%(189/986),男性高于女性(P<0.05),且随年龄的增加呈现逐渐升高趋势(P<0.05)。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对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无影响(P>0.05),不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程度人群,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等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暴露率在农村地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老年人和男性中更高。
- 刘柳胡东生刘继艳郭影陈冰王姣锋杨金秀付鹏钰张卫东张梅喜郗园林
- 关键词:心血管危险因素暴露率
- 农村社区肥胖患病率的分布及其危险因素-PolyPLIN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了解某农村社区肥胖患病率的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肥胖的干预计划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河南省选择两个农村社区,以村(组)为单位,随机抽取18岁及以上的居民,调查肥胖的患病率分布及其危险因素。[结果]超重、全身性肥胖与腹型肥胖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8.75%、13.71%和40.36%,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且随年龄的增加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调整人口学特征后显示肥胖家族史是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共同危险因素,而重体力活动是腹型肥胖的保护因素,吸烟则与全身性肥胖呈负关联。[结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在农村地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农村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科学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农村地区肥胖发病、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 杨金秀王姣锋付鹏钰刘继艳谷利妞陈冰胡东生
- 关键词:超重肥胖患病率
- PLIN rs2304795(T/C)多态性与河南农村汉族居民肥胖及其相关指标的关系
- Perilipin是一种包被在成熟脂滴表面的可磷酸化蛋白,特异表达于脂肪细胞和类固醇生成细胞中,调控脂解率以及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的输出。它对脂肪分解的调节具有双重作用:基础状态下,Perilipin作为脂肪酶的屏障抑制脂...
- 杨金秀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肥胖血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