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溯

作品数:24 被引量:260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气溶胶
  • 5篇数据集
  • 5篇气溶胶特性
  • 5篇降水
  • 5篇黑碳
  • 4篇碳气溶胶
  • 4篇黑碳气溶胶
  • 3篇气溶胶光学
  • 3篇秋冬季
  • 3篇降水量
  • 3篇光学厚度
  • 2篇地面降水
  • 2篇订正
  • 2篇散射
  • 2篇散射系数
  • 2篇数据整合
  • 2篇探空
  • 2篇探空资料
  • 2篇气候
  • 2篇气溶胶光学厚...

机构

  • 12篇国家气象信息...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兰州大学
  • 4篇深圳市国家气...
  • 3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沈阳市气象台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局沈...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 1篇河北省气候中...

作者

  • 24篇杨溯
  • 9篇石广玉
  • 5篇李庆祥
  • 5篇王标
  • 4篇徐文慧
  • 4篇杨红龙
  • 4篇戴铁
  • 3篇秦世广
  • 3篇许艳
  • 3篇史晋森
  • 3篇赵剑琦
  • 3篇张武
  • 2篇陈哲
  • 2篇卢超
  • 2篇段云霞
  • 2篇陈兵
  • 2篇徐娜
  • 1篇朱亚妮
  • 1篇王振海
  • 1篇申彦波

传媒

  • 5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大气科学
  • 2篇气象学报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第三届区域气...
  • 1篇气象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2007年中...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区域人为热释放的气候强迫被引量:19
2011年
研究了1978~2008年中国地区及各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人为热释放造成的气候强迫与不同地区间的人口、能源消费状况和人为热释放的气候强迫的关系,并试图对未来人为热释放的气候强迫做出预估。结果表明,近30年中国地区平均人为热释放造成的气候强迫迅速增加,1978年其值约为0.07W·m-2,但2008年则增至0.28W·m-2。另外,中国人为热释放的气候强迫呈典型地域分布特征,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明显高于周围其他地区,而西北地区整体上来说则很小,地区分布很不均匀。这种不均匀分布的特征,可能对区域气候、甚至全球气候造成影响。
陈兵石广玉戴铁申彦波王标杨溯赵剑琦
深圳城市气溶胶物理光学特性的观测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气溶胶是影响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的重要因子.在深圳地区展开气溶胶观测实验,可以获得可靠的光学物理特征,进而有助于准确评估气溶胶在新型超极城市区域的气像和环境效应.本文利用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太阳光度计、黑碳和浊度计等气溶胶观测资料,分析了新型超级城市深圳地区的气溶胶物理光学特性.深圳地区气溶胶呈明显季节变化,冬、春季由于城市污染性气溶胶的影响,气溶胶光学厚度和Angstrom波长指数都较大,夏季受海盐气溶胶的影响,光学厚度较小,Angstrom波长指数也较小.光学厚度与Angstrom波长指数对比表明城市综合性污染是引起深圳气溶胶高光学厚度的主要原因.深圳地区气溶胶的散射系数、吸收系数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分别为178.7×10-6 m-1(126.6×10-6 m-1)和32.5×10-6 m-1(18.1×10-6 m-1),均低于珠三角腹地多年观测平均值的二分之一和国内其他大型城市观测值.而单次散射反照率为0.81,与珠三角其他地区得到的结果接近.此外,气溶胶吸收、散射和单次散射反照率呈明显日变化,可能主要受大气边界层变化的影响.
杨红龙李磊李磊卢超杨溯卢超
关键词:气溶胶特性光学厚度散射系数
全球“变暗”和“变亮”时期中国地面温度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中国90个气象站年平均地面日最高、日最低温度和地面太阳辐射数据,分析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变暗"和"变亮"时期中国地面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SSR)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暗"时期,年平均地面日最高和日最低温度的差别较大,日最高温度先下降后缓慢上升,日最低温度先平缓变化后快速上升,日最低温度的上升速率始终大于日最高温度,且两者变化速率之差>0.3℃.(10a)-1。从空间分布上看,年平均日最高和日最低温度都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中高纬度地区(35o N以北)增温(或保温)的趋势更强,这与该地区SSR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一致。在全球"变亮"时期,年平均地面日最低温度继续上升,相对于"变暗"时期升温速率变化不大;而年平均日最高温度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此时年平均日最高和日最低温度的升温速率趋于一致。年平均日最高温度仍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低纬度(35°N以南)地区的升温速率大于中高纬度,这与中低纬度SSR上升而中高纬度SSR下降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年平均日最低温度没有表现出这种南北差异,与SSR变化也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尽管20世纪90年代后SSR开始上升,但目前SSR仍未恢复到"变暗"初期(60年代)的水平,而当前地面日最高和日最低温度已远高于"变暗"初期。
杨溯石广玉王标李得勤
关键词:总辐射
1979-2012年中国探空温度资料中非均一性问题的检验与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利用加拿大环境部气候研究中心研发的PMTred(penalized maximum t test)非均一性检验方法,以ERA-interim资料作为参考序列,以中国各探空台站详细的元数据信息为主要断点判断依据,对1979-2012年中国125个探空台站7个标准等压面月平均探空温度资料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订正,并结合详细的元数据信息分析了造成中国探空温度序列非均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中国探空温度资料中存在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断点,整套探空资料中非均一的台站数和断点数所占的百分比呈低层少、高层多的趋势。各标准等压面上月平均温度序列非均一的探空台站平均订正幅度也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订正量为负值在整套订正资料中所占的比例较高,说明中国的探空月平均温度原始观测资料存在系统性偏高的问题。订正后200 hPa的温度变化趋势接近0,以200 hPa为转折点,100 hPa的降温趋势较订正前明显减弱,100 hPa以下为升温趋势,300-700 hPa的增温趋势加强。1979-2012年中国探空月平均温度资料的非均一问题主要来源于2000-2001年探测系统的升级(包括辐射误差订正方法的变化),其次是2002年之后观测仪器的换型。这两次连续的元数据变化均造成了之后中国探空月平均温度出现了系统性的降低,这也是造成订正前后温度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陈哲杨溯
关键词:探空资料温度
全球月降水量数据集研制
收集来自GHCN,CPC,ECA,HISTALP,USHCN,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10个数据源降水资料,分别完成各数据源数据格式整理、台站信息汇编、数据完整性统计,对不具备WMO站号的数据源,通过与国家气象...
杨溯
1979-2012年中国探空相对湿度资料的非均一性检验与订正被引量:9
2015年
利用加拿大环境部气候研究中心研发的PMTred非均一性检验方法,以ERA-interim资料作为参考序列,应用中国区域各探空台站详细的元数据信息为主要断点判断依据,对1979—2012年我国125个探空台站各标准等压面月平均探空相对湿度资料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和订正。并结合详细的元数据信息分析了造成我国探空相对湿度序列非均一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对资料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仪器换型、探测系统资料整理计算方式变化以及辐射订正方法改变和探测系统升级等是造成这一时段中国区域月平均探空相对湿度资料不均一的主要原因。其中,2002年以后的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换型造成了相对湿度资料非常明显的不连续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早期59—701型探空仪穿云挂水,造成探测到的相对湿度资料明显偏湿。两个观测时次相对湿度序列不均一的台站数和断点数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各标准等压面上月平均相对湿度序列不均一的探空台站平均订正幅度也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订正量为负值的比例在整套订正资料中所占的比例较高,说明我国的探空月平均相对湿度原始观测资料有明显高估的问题。1979—2012年以来,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订正前全国850~300hPa 5个标准等压面全部为相对湿度降低趋势。但是订正后,850~300 hPa这5个标准等压面在1979—2012年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
陈哲杨溯刘靓珂
关键词:探空资料相对湿度
天空辐射计观测2006年春季北京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2006年3~5月天空辐射计观测数据反演得到北京地区春季大气气溶胶光学性质参数,包括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0.5μm)、Angstrm指数、单次散射反射比和粒子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春季气溶胶平均光学厚度0.67,Angstrm指数0.54,单次散射比0.88,粒子吸收性质较弱,粒子谱呈双峰形,以粗粒子为主,粗、细模态粒子粒径分别集中在0.17μm和7.7μm左右。相比2004年此次观测期间气溶胶粒径较大,粒子体积浓度较高,散射作用在其消光特性中的比重略有下降。光学厚度日变化呈单峰型,日间单次散射比随时间逐渐递减,Angstrm指数在上午递减趋势明显,午后变得稳定。对同时观测的天空辐射计与CE-318不同波长光学厚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得到的光学厚度相关性很好,各波长小时平均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7%。
杨溯石广玉段云霞徐娜陈林戴铁陈兵
关键词:气溶胶特性
气溶胶光学厚度谱特征判断粒子大小方法初探被引量:8
2011年
当气溶胶谱满足Junge分布时,Angstrom指数(α)可以准确地描述粒子大小,但真实大气气溶胶很少完全满足这一条件,仅用α判断粒子大小会有较大出入。基于北京、香河、兴隆、太湖4个Aeronet观测站21世纪以来各站历时都超过1年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获得5511组lnτ与lnλ的二次拟合参数a_3,a_1,尝试找到一种结合α,a_2,a_1判断粒子大小的方法。结果表明:当气溶胶为粗粒子时(V_(fine)/V_(total)<0,2),α均小于0.75,仅用α就可以较好地判断粒子大小,但当气溶胶以细粒子为主时(V_(fine)/_(total)>0.7),该方法会有较大出入,此时a_2,a_1可以有效地辅助α判断粒子大小,α>0.75,a_2<-0.5或a_2<-0.5,a_1<-1.0是较好的判据。此外,分析发现国外研究提出的用a_2-a_1判断粒子大小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在1
杨溯石广玉王标杨红龙赵剑琦秦世广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
半干旱地区黑碳气溶胶特征及吸收系数分离的研究
黑碳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中的重要成分,在可见光和红外光都具有强烈吸收作用,对全球和局地气候有重要的贡献。本文通过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环境观测站历时近一年的观测资料结合常规气象资料首次对我国半干旱地区的黑碳气溶胶浓度特征进行研...
杨溯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黑碳气溶胶大气气溶胶
文献传递
上海市浦东新区秋冬季黑碳气溶胶特性被引量:35
2008年
利用2006年10~12月在上海浦东新区观测得到的黑碳气溶胶质量浓度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该地区黑碳类气溶胶的日变化、月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浦东地区平均黑碳质量浓度为5 621 ng/m^3,每天出现两个质量浓度峰值,月平均质量浓度随冬季的到来呈增长趋势,工作日的黑碳质量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周末的.与国内同类大城市的观测结果比较,浦东地区冬季黑碳质量浓度相对较低.
杨溯张武韩晶晶李丽史晋森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