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林
-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镇痛药物结合心理干预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总结镇痛药物结合心理干预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癌性疼痛患者70例。对需疼痛治疗的运用分散注意力的心理干预方式控制疼痛,对心理干预方式控制疼痛部分缓解或无效的患者再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同时予以镇痛药物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癌痛患者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后及用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该组70例患者VAS:心理干预前(3.79±2.66)分、心理干预后(2.55±1.96)分及用药后(0.28±0.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镇痛药物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是缓解癌性疼痛的有效手段。
- 杨宝林石雪松王爽顾兵迟欲欣
- 关键词:疼痛心理干预镇痛
- 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重要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作用。方法将我科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举办消化性溃疡知识讲座及发放消化性溃疡健康教育材料等形式的宣传。对照组未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结果规范化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消化性溃疡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溃疡的复发率。
- 石雪松杨宝林王哲
- 关键词:健康教育消化性溃疡
- 实验性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区别并确定最佳的构建方案。方法 3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A:对照组,B:高糖高脂+STZ组,C:手术+高糖高脂延长组),观察各组大鼠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肾功及24h尿蛋白的变化。结果 B、C 2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肾功及24 h尿蛋白均明显高于A组(P<0.05),B、C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高糖高脂延长组能够构建出符合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特点的大鼠模型。
- 徐明艳张秀坤杨宝林张翼鸿谢晓滨
- 关键词:WISTAR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 不同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拟行择期人工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一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为3.2ug/ml;复合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为2.0u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为3.0ug/ml。结果两组体动程度评分和体动次数比较复合组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行人工流产术时降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可以产生较好的麻醉效果。
- 杨宝林石雪松顾兵迟欲欣杨爱荣唐涵
-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
- 超声消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介绍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9例患者进行下肢动脉造影确定动脉闭塞部位,15例采用经皮动脉穿刺方法,24例采用显露切开方法。在血管造影监测和导丝的导引下缓慢将超声消融导管插入到闭塞动脉的斑块和血栓处,通过超声发射器向导管尖端释放高能低频超声能量进行消融。分别取材超声消融前后动脉闭塞部位的动脉血管做病理学分析;在高倍显微镜下测量超声消融后局部动脉血内斑块的最大直径。结果:39例患者中37例闭塞的动脉经超声消融后管腔明显变宽,有12例患者术中超声消融后接受动脉内血管支架治疗,有4例术后发生脚趾急性缺血症状,35例随访患者中血管通畅率达83%,再闭塞率为17%。超声消融治疗前后采样的动脉血管组织学对比变化明显,超声消融治疗后采集的血样分析最小斑块直径显示最小微粒为7μm,最大微粒为200μm,其中22例微粒为7~9μm,有12例微粒为10~100μm,有5例微粒达200μm。结论:血管内超声消融可以有效地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血管内斑块和血栓。
- 杨宝林王春梅齐波王爱林
- 关键词:超声消融下肢动脉闭塞症
- 静点头孢哌酮舒巴坦致急性过敏一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属于先锋类的一种,极少有过敏现象发生。通过此例报导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防患于未然。
- 王春梅杨宝林李黎齐波
- 关键词:头孢哌酮舒巴坦过敏
-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 2009年
- 石雪松杨宝林顾兵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护理
- 论综合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脑卒中(St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eular accodent),是一组急性起病,以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脑出血。脑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为0.3%-1.0%。我院对140例脑卒中患者治疗,通过认真有效地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石雪松杨宝林迟欲欣杨爱荣康艳立
-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综合护理康复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病公众健康
-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变化与糖尿病病程、视网膜病变程度、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索、血糖及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不伴视网膜病变患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20例、2型糖尿病伴背景型视网膜病变患者[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组(BDrt)]20例、2型糖尿病伴增殖型视网膜病变患者[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20例和健康体检(健康组)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sVCAM-1水平,微柱法测定HbAle,放免法测定空腹INS,同时测定FBG、血脂等,并收集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直糖、血脂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各组间sVCAM-1水平,sVCAM-1水平与各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PDR组、BDR组和NDR组患者的血清中sVCAM-1的浓度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DR组患者血清sVCAM-1的增高较BDR组、NDR组增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DR组与NDR组患者血清sVCAM-1浓度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sVCAM.1与病程呈正相关(r=0.338,P〈0.05),与HbAlc、FBG、CHO、TG、LDL、空腹INS均无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时期血清sVCAM-1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提示sVCAM-1在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监测视网膜病变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之一。
- 张秀坤石雪松杨宝林徐明艳侯英张羽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无痛胃镜检查术的广泛开展,不仅解除了被检者的痛苦与恐惧,而且更为操作者提供了良好的操作条件。由于丙泊酚镇痛作用弱,检查中被检者体动发生率高,不仅严重影响手术质量,还可能导致消化道黏膜出血或胃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瑞芬太尼起效快,清除陕,镇痛作用较强,
- 杨宝林石雪松迟欲欣顾兵唐涵张羽
-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术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手术质量黏膜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