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勋昶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被引量:10
- 2007年
- 两类经济发展观不是从真理观、人类利益统一性或自然观的角度的区分,而是从价值观、人类利益对立性或社会观的角度的区分。物本经济发展观以物类增值为本,主张经济个人主义和片面的人类幸福,将人类仅仅当作手段。人本经济发展观以人类增值为本,主张经济人类主义和全面的人类幸福,将人类当作目的。两类经济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方向、方针、方式和方法上存在基本区别,同时在理论渊源和理论内容上存在基本联系,因此,在实行人本经济发展观时,既要划清其与物本经济发展观的界限,又要扬弃物本经济发展观。在现代,已经出现人本经济发展观逐步取代物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趋势,同时人本经济发展观自身也应不断完善。
- 杜勋昶
- 精神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与发展对策
- 2007年
- 精神生产力是精神力(人类精神在人类非产业活动中所显示的力量)的产业化,精神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精神产品时的产业力量,它是与物质生产力和管理生产力相区别的一种社会生产力。
- 杜勋昶
- 关键词:生产力产业转移人均国民收入
- 论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构成及社会绩效被引量:2
- 2007年
-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与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密切相关,特别是中等收入者的程度及其影响力,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效率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是一种正相关关系。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是对传统分配制度的一个新的注释。培植中等收入阶层的可能路径包括:通过降低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显性和隐性成本,加快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创新;加强对城市化进程中进入城市的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等政策合理调整高收入者收入;关注弱势群体,强化社会保障,逐步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尊重私人财产权,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 杜勋昶
- 关键词:收入差距制度绩效
- 浅析人性论、经济学与制度被引量:1
- 2004年
- 经济学和制度设计的基石是人性论,对人性的认识不断深化,使经济学不断前进。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两大流派古典派和凯恩斯派的主要分歧之一是关于人性假设对经济的影响的观点有所不同。建立在不同人性假设基石上的经济学产生了不同的制度设计,进而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绩效。
- 杜勋昶童文胜
- 关键词:人性论经济学人学自由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