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媛
-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脂质体-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及临床应用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宣温下放置不同时间血清CH50的变化。方法:采用脂质体-免疫分析法检测50例健康成年人、14例慢性肝病患者和26例狼疮肾病患者(其中11例为活动期)血清的CH50及C3和C4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健康成年人LIA法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范围为25—57U/ml。血清在宣温下放置4h后,CH50明显降低。14例慢性肝病患者CH50及C3和C4较健康者降低,其中C3、C4与CH50的相关系数为0.857和0.807。26倒狼疮肾病患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C3、C4含量无明显差异,而活动期较非活动期CH50明显降低,有极显著差异。结论: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检测,待测血清必需新鲜,宣温放置不能超过4h。脂质体-免疫分析法(LIA)检测总补体溶血活性,主要反映补体经经典途径活化的活性。补体含量及活性联舍检测对临床诊断意义更大。
- 王治萍李静媛刘立新江汉珍
- 关键词:补体
- 微量元素铁、铜、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0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胃癌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铁、铜、锌的检测,探讨微量元素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u、Zn和Fe离子浓度,分析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血清铜、锌和铁离子含量及铜/锌比值的差异,分析血清铜、锌和铁离子含量及铜/锌比值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胃癌患者组血清铜、铜/锌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锌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铁含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初治胃癌患者血清铁含量高于非初治胃癌患者(P<0.01);血清锌、铜、铜/锌比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初治胃癌患者中低分化和未分化患者组血清锌含量低于高分化和中分化患者组(P<0.05),铜/锌比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患者组(P<0.05),而血清铜含量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浸润程度T3和T4患者组血清锌含量低于浸润程度T1和T2患者组(P<0.05),铜/锌比高于浸润程度T1和T2患者组(P<0.001),血清铜含量高于浸润程度T1和T2患者组(P<0.05);血清锌、铜、铜/锌比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定位、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无关。结论(1)铜、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异常与胃癌的发病存在内在的联系。(2)胃癌的病程发展也影响了铜、锌、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异常。
- 刘立新李静媛王晖
- 关键词:胃癌微量元素
-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对肺内、外结核及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进行痰结核分枝杆菌涂片、培养。结果: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结核病的总敏感度为72.3%,特异度为84.2%。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诊断结核病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是辅助和鉴别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手段。
- 胡革灵李静媛
- 关键词:分枝杆菌抗体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