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峰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晚期前列腺癌间歇性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 比较分析间歇性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98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9例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B组49例行持续性内分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0.5、1年后,B组的血清PSA水平低于A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晚期前列腺癌行间歇性和持续性内分泌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都能改善患者的排尿梗阻、缓解疼痛,但间歇性内分泌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周良毅李雪峰马晋鄂赵勇金强
- 关键词:前列腺癌持续性疗效
-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60 min,1次/d,疗程7-10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1 ml/次,每周3次,疗程3周;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病原学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90.3%(28/31),总有效率96.8%(30/32),复发率16.1%(5/31);对照组痊愈率为65.4%(17/26),总有效率73.1%(19/26),复发率34.6%(9/2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原体清除率观察组为87.17%(163/187),对照组为82.47%(80/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轻度胃部不适症状2例,肌肉注射出现红肿伴畏寒1例,腹痛、眩晕症状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轻度胃部不适症状3例,腹痛、全身起风团症状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12.9%vs.19.2%,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能有效缩短病程和防止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周良毅李雪峰马晋鄂赵勇金强
- 关键词:卡介菌多糖核酸临床疗效安全性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泌尿科的泌尿系结石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恢复情况(首次如厕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结石取净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取石率高等优点,值得泌尿科广泛应用。术前积极控制原发病,积极抗感染治疗,术中注意降低肾盂内压,预防细菌逆行,术后严密观察引流管的通畅与脱落等情况,可以有效降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症发生率。
- 周良毅李雪峰李斌赵勇马晋鄂金强
-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传统手术泌尿系统结石
- 肾上腺高级别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被引量:2
- 2020年
- 患者,女,41岁。2018年8月因“左侧腰部疼痛伴恶心、呕吐4 h”入院,无发热、头晕、头痛、心慌、胸闷等不适。患者2016年9月发现宫颈癌,行手术及化疗治疗。入院查体:心率86次/min,血压122/76 mmHg(1 mmHg=0.133 kPa),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入院后查血常规、生化及肾上腺内分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显示左侧肾上腺区可见50 mm×30 mm占位性病变,增强包膜呈环形强化,内部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廓清较慢。
- 李磊李雪峰周良毅高竹
- 关键词:内分泌检查腰部疼痛延迟期门脉期
- 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 探索急性泌尿系感染患者实施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促进临床更合理的选择和应用药物.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按照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50例,常规组50例.常规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实施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五水头孢唑林钠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疗效、血清及尿液IL-8表达水平、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相比 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的症状评分、细菌清除率以及IL-8表达下降更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97.6% (41/42),常规组77.8% (3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743,P=0.0208);常规组细菌清除率为75.6%(34/45),而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5.23%(40/45),观察组治疗方式显著优于常规组(X2=6.622,P=0.0365);观察组不反应发生率2.3% (1/42);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 (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99,P=0.4277).结论 急性泌尿系感染患者经头孢唑林钠联合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等级改善效果更佳,能够降低炎症水平,下调IL-8的表达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李雪峰
-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头孢唑林氧氟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