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赟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一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2年
- 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肾肿瘤,好发于儿童.本文报道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儿童CCSK,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 王彩红赵文英潘晋兵李赟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肉瘤恶性肾肿瘤病理学特征免疫分析
-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误诊一例
- 2012年
-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高度恶性神经系统肿瘤,为神经嵴衍生的较原始的肿瘤,按照发生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cPNET)和外周性(pPNET),现将我院遇到的一例pPNET报告如下。
- 王彩红赵文英潘晋兵李赟
-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误诊神经系统肿瘤神经嵴外周性
- 丛状血管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丛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婴幼儿丛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3例婴幼儿丛状血管瘤中,男童7例、女童6例,年龄2个月~2岁10个月,其中位于头颈部2例、躯干7例、四肢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体表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浸润性斑片、斑块或多发丘疹、结节,随患儿生长皮损逐渐增大,其中1例伴卡梅现象(Kasabach-Merritt phenomenon,KMP)。镜下均为真皮及皮下组织中可见散在或广泛分布的多个小簇状结节或小叶,小叶由短梭形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周细胞及毛细血管腔构成,低倍镜下呈同心漩涡状或“炮弹”样生长,增生的细胞短梭形、较肥胖,核无异型性,可见少量核分裂象,增生细胞挤压或突入邻近管腔,使管腔呈裂隙状、半月形。免疫表型:CD31、CD34、SMA、CD61和vimentin均阳性,D2-40灶阳性,VEGF弱阳性(7/13),FⅧRAg部分血管内皮细胞阳性,GLUT1阴性,Ki-67增殖指数<5%。结论丛状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血管良性增生性病变,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
- 王彩红赵文英李赟韩丹丹
- 关键词:丛状血管瘤婴幼儿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