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出血
  • 2篇化道
  • 2篇出血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胆管造影术
  • 1篇胰十二指肠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胰液
  • 1篇早期肠内营养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机构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8篇李芬
  • 3篇林亚媛
  • 3篇张继红
  • 2篇余文群
  • 2篇虞萍
  • 1篇叶向红
  • 1篇丁彩艳
  • 1篇刘丽颖
  • 1篇孙志琴
  • 1篇徐宇红

传媒

  • 2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学报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公式在中国人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研究一 CKD-EPI公式在中国人群中对GFR的评估作用研究目的:评价三个CKD-EPI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第三附...
李芬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中国人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
文献传递
3例克罗恩病并发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被引量:2
2010年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并发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病例较少见,文献报道发病率为0.9%~15.2%[1~2]。现对本科收治的3例。
李芬林亚媛
关键词:克罗恩病下消化道出血护理
改良经骨性标志测量胃肠减压插管深度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改良成人经骨性标志测量胃肠减压插管深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住院期间给予胃肠减压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按"前额正中发际与两肋弓下缘连线垂直交点"为体表标志测量插管深度;对照组按传统法"前额正中发际-耳垂-剑突"为体表标志进行测量。比较两组胃管头端在胃内的位置、置管24 h内胃肠引流量、胃管通畅度、患者腹胀缓解程度以及实际的插管长度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置管24 h内胃肠引流量及胃管通畅度、患者腹胀缓解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体表测量插管长度、实际插管长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改良经骨性标志测量法,可使胃肠减压置管长度增加8~13 cm,插管深度可达到胃中部或胃窦部,减压效果更好。
李芬虞萍张继红
关键词:体表测量胃肠减压
胰十二指肠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结合不同方式回输胰液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术后患者回输引流的胰液的最佳方案 。 方法 将 60 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术中均留置胰腺导管引流管,术后24-48 h 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并将引流的胰液进行回输。 实验组采用密闭、持续、恒温的胰液回输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间断、室温回输方式。 结果 实验组血清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术后出现回升的时间早于对照组,水电解质失衡情况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胰液中胰酶含量、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采用密闭、持续、恒温的胰液回输方式,能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消化液的丢失,增加早期肠内营养的耐受性。
虞萍叶向红徐宇红张继红李芬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道营养胰液
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扩展期重返正常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5年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扩展期重返正常生活的真实体验,为促进结直肠癌患者重返正常生活进程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转变理论(Transitions Theory),通过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10—12月在江苏省常州市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住院复诊的11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转变条件(重塑健康标准、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调整饮食结构、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转变障碍因素(角色冲突、社交回避、复杂情绪反应)、反应模式(有效自我应对、心理自我调节、寻求社会支持、重建业余爱好)3个主题及11个亚主题。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结直肠癌患者重返正常生活转变准备的评估,积极协助其创造转变的条件,着重剖析其重返正常生活受阻碍的原因,针对性加强健康教育,多渠道提供优质医疗康复资源,并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从而帮助其回归日常生活。
付练丁彩艳薛佳韵孙志琴李芬许亚静
关键词:结直肠癌
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体位指导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以结肠黏膜弥漫性炎性损害为特征的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中国UC患者有逐年增加趋势[1],临床症状以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为主,常伴里急后重、便意不尽等直肠刺激征,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UC病程长,易复发,通常迁延不愈,治疗效果不理想,药物保留灌肠仍是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方法之一[2-3]。
李芬刘丽颖张继红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保留灌肠体位指导
护理程序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总结了运用护理程序对106例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护理体会。从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运用护理程序施实整体护理,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避免了护理的盲目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李芬林亚媛余文群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护理程序护理
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期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早期与后期对健康教育知识、方法以及教育方式需求的不同。方法用自制问卷对5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早期和后期进行调查。结果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对健康教育知识、方法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p<0.05)。早期挽救生命、解除症状的需求最高,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康复锻炼指导的需求最低,患者处于被动地位;后期患者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以期获得更多的有关疾病康复的知识。结论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应根据入院早期(入院后1~3d)与后期(入院3d后~出院前1d)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余文群李芬林亚媛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