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琦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有机官能团离子注入材料的研制及其在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本论文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将氨基离子(NH2+)、羧基离子(COOH+)和巯基离子(SH+)直接注入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ITO)基体表面,制得氨基功能化氧化铟锡(NH2/ITO)、羧基功能化氧化铟锡(COOH/ITO)和巯...
- 李硕琦
-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化学传感器
- 纳米银粒子在氨基注入氧化铟锡玻璃基体表面的高密度吸附(英文)被引量:1
- 2011年
- 研究了纳米银(AgNPs)在氨基注入氧化铟锡(ITO)薄膜表面的吸附.通过氨基注入的疗法得到了氨基功能化的ITO表面(NH_2/ITO),并将纳米银直接吸附在NH_2/ITO上得到纳米银修饰NH_2/ITO基体(AgNPs/NH_2/ITO).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方法对AgNPs/NH_2/ITO制备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银可在NH_2/ITO表面高密度地吸附,并且纳米银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这种不借助于有机连接分子吸附纳米银的方法为制备纳米银修饰材料提供了新的选择.
- 李硕琦刘璐田辉凤胡劲波
- 关键词:离子注入纳米银氧化铟锡
- 吡柔比星在羧基离子注入氧化铟锡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将羧基离子注入到氧化铟锡(ITO)表面,注入剂量为5×1015 ions·cm-2,制备羧基离子注入氧化铟锡电极(COOH/ITO)。图1A是ITO玻璃表面的XPS谱图,图中的C1S谱线在284.80 e V处峰,对应C...
- 李硕琦胡劲波李启隆
- 吡柔比星在羧基离子注入氧化铟锡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及其测定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将羧基离子注入到氧化铟锡(ITO)表面,制备了羧基离子注入氧化铟锡电极(COOH/ITO)。电极表面羧基的引入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征。此电极被应用到了吡柔比星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及其测定当中。在COOH/ITO电极上,吡柔比星在5 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2)中,出现还原峰,峰电位为-0.57 V(vs.Ag/AgCl),峰电流与THP浓度在2.0×10-9~2.5×10-8 mol/L和1.4×10-7~2.8×10-6 mol/L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10-10 mol/L。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此体系属于吸附控制的不可逆过程,COOH/ITO对吡柔比星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 李硕琦杨玉飞杨少媛叶森云方华权胡劲波李启隆
- 关键词:吡柔比星氧化铟锡循环伏安电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