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 作品数:13 被引量:31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丙种球蛋白的合理使用 1982年 丙种球蛋白(又称免疫球蛋白下简称丙球)之适应证是有限的,仅对几种疾病的防治有效。然而目前在临床实践中,丙球的滥用情况比较严重。这不但造成药物的浪费,甚至有的引起严重不良后果。因此,提高对丙球的认识从而做到合理使用非常重要。丙球之生物学特性丙球目前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g)。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质之不同,将其分为五大类即 IgG、IgA、IgM、IgD和 IgE。其中80%的成分是IgG。它们是体液免疫的抗体成分。 李珊关键词:丙种球蛋白 单纯蛋白 丙球 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胎盘球蛋白 痧子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检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UpToDat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示范研究所(NICE)、Cochrane Library、苏格兰大学校际指南协作网(SIGN)、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中国医脉通指南网、PubMed、维普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ovid(Embase)、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万方医学网中关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15年1月—2023年9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5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从营养支持目标、营养评估与筛查、术前营养支持、术后营养支持、营养干预原则、饮食管理6个方面共汇总出32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可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术期营养管理。 李珊 宋杰 宋咪 邱晨 高远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 围术期 营养管理 营养支持 循证护理学 高剂量维生素K_2对大鼠主动脉钙化的影响 2015年 目的研究高剂量维生素K2(Vit K2)对华法令(Warfarin,WFN)诱导大鼠主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周(W)钙化组、6W钙化+6W正常饲料组、12W钙化组及6W钙化+6W Vit K2组。用Von Kossa染色法检测胸主动脉组织中钙结节,测定颈总动脉组织中的钙沉积含量及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 WFN干预12周期间动脉中钙沉积含量呈线性增加(P<0.01)。6W钙化+6W Vit K2组钙沉积含量与6W钙化组相比减少39%(与12W钙化组相比减少60%,P<0.01),治疗后主动脉钙化约40%的预成型的钙盐被移除。6W钙化+6W Vit K2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与6W钙化组、12W钙化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剂量的Vit K2对大鼠主动脉钙化具有抑制和(或)逆转的作用。 姜晓宇 吕安林 李寰 邱翠婷 马晓磊 郭显 李珊关键词:华法令 维生素K 动脉钙化 缺血预处理对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2年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一直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氧供减少是心肌缺血损伤的原因,及时恢复血流灌注是对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主要方法。然而,再灌注常常会加重心肌损伤,即“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 熊红燕 杨阳 李珊 金振晓 陆莎 王鑫 庞雅桢 王瑞 吴媛 宋国玲关键词: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糖尿病 能量限制激活Sirt1减轻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能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CR)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Ⅰ(Sirt1)在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中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心肌细胞系H9c2以5×105/L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中,随机分为4组:对照(Con)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组、H/R+低糖预处理(H/R+CR)组和H/R+低糖预处理+Sirt1抑制剂EX527(H/R+CR+EX527)组,其中Con和H/R组使用葡萄糖浓度为4.5 g/L的培养基,而H/R+CR组和H/R+CR+EX527组则使用葡萄糖浓度为1.5 g/L的培养基,每组设置3个复孔,进行缺氧5 h复氧1 h,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活性,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irt1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的表达。结果与H/R组(0.31±0.06)相比,H/R+CR组(0.11±0.02)细胞内ROS的水平明显减少(P<0.05);H/R+CR+EX527组(0.55±0.06)细胞内ROS的水平明显增多(P<0.05);与H/R组(0.23±0.01)相比,H/R+CR组(0.64±0.02)细胞活性明显上升(P<0.05);H/R+CR+EX527组(0.09±0.005)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H/R组(0.444±0.038)相比,H/R+CR组(0.222±0.556)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降低(P<0.05);H/R+CR+EX527组(0.578±0.0129)细胞凋亡水平明显提高(P<0.05);与H/R组(2.229±0.019)相比,H/R+CR组(3.712±0.010)Sirt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H/R+CR+EX527组(1.603±0.134)Sirt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H/R相(1.262±0.064)比,H/R+CR组(1.893±0.122)P-AMPK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H/R+CR+EX527组(0.734±0.069)P-AMPK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I/RI中,CR可能通过AMPK途径激活Sirt1,进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李珊 吕安林 王海昌 邱翠婷 马晓磊 姜晓宇 郭显血清Irisin浓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血清鸢尾素(Irisin)浓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于西京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93例。收集入选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ELISA方法检测空腹血清Irisin浓度,并根据患者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IMT正常组:IMT<0.8 mm;IMT增厚组:IMT≥0.8 mm)。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血清Irisin浓度和IMT值的关系。结果 IMT增厚组患者血清Irisin浓度较IMT正常组患者显著降低,IMT值厚度随着血清Irisin浓度的降低逐渐升高,Pearson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T与血清Irisi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5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risin水平、LDL-C、TG、WHR、BNP和FBG是IMT值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Irisin浓度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血清Irisin水平是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相关因素。 郭显 刘毅 张静隆 李燕 李珊 吕安林 陶凌关键词:内中膜厚度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体质量指数 γ射线辐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联合ApoG2体外杀伤PC-3细胞的效应 白艳丽 龚卫锋 王兆龙 李静 李珊 张献清阿司匹林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血管新生功能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消化法分离大鼠CMECs,用不同浓度(1、10、100、1000和5000μmol/L)的阿司匹林处理体外培养的大鼠CMECs后,分别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划痕试验及Transwell小室评价细胞迁移能力、成管实验评价血管新生能力、Western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水平,ELISA法测定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结果:①1、10和100p,mol/L的阿司匹林对,CMECs的增殖、凋亡和AKT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影响,1000、5000p,mol/L的阿司匹林对组显著抑制CMECs增殖、下调AKT磷酸化水平、诱导细胞凋亡;②10、100ixmol/L的阿司匹林促进CMECs迁移、成管;③FN表达随阿司匹林浓度升高而升高。结论:①低浓度阿司匹林(1~100μmoL/L)对CMECs的存活无明显影响,而高浓度的阿司匹林(1000、5000μmol/L)显著抑制CMECs增殖、下调AKT磷酸化水平、细胞凋亡增多。②低浓度阿司匹林(1~100μmol/L)作用下,阿司匹林促进CMECs迁移、成管能力,可能与阿司匹林作为环氧化酶(COX)抑制剂,减少前列环素(PGI2)生成引起FN表达上调有关。 马晓磊 吕安林 郭忠尚 邱翠婷 姜晓宇 李珊 郭显关键词:阿司匹林 心肌 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新生 白黎芦醇调节SIRT1表达研究的新进展 2016年 SIRT1是依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脱乙酰基酶,在低等动物中延长寿命,预防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包括代谢紊乱。激活SIRT1能增强线粒体的功能、氧化代谢和抵消肥胖。白黎芦醇是非黄酮类多酚类,属于对苯代乙烯组,是一些植物为了应对伤害和真菌攻击自然产生的。因此,白黎芦醇激活SIRT1对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和生理代谢有重要的意义。 李珊 吕安林 邱翠婷 马晓磊 姜晓宇 郭显关键词:白黎芦醇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SIRT1 缺血性心脏病微血管再生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4年 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首先要解决心肌组织的缺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促进缺血心肌区域血管的新生、改善微循环是当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方向之一。临床促血管再生的治疗方式包括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药物治疗,目前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显示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马晓磊 吕安林 艾世宜 邱翠婷 姜晓宇 郭显 李珊 李芹关键词:心肌缺血 心力衰竭 血管发生 血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