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析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及临床诊治措施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究分析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及临床诊治措施。方法该实验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经检查确诊为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回顾性分析方式,对这50例患者的诊治方式以及相关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造成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输卵管阻塞,占据54.00%,其次是盆腔粘连,而影响因素最少是宫腔、宫颈粘连首次人工流产、二次人工流产以及三次或以上人工流产,所占比例分别为30.00%、38.00%、32.00%。实行手术治疗前患者出现输卵管阻塞共40条,其中25条完全阻塞,15条不完全阻塞;治疗后输卵管实现再通率为90.00%。结论在医院妇产科内,唯有确保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处于无菌操作环境,同时还要坚守轻、准原则,才能够避免患者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发生,降低手术治疗对患者带来的创伤。并且针对患者自身则需要增强婚前性知识以及避孕方式的宣教,从而减少此因素导致不孕症的发生率和人工流产发生率。
- 魏天舒李玉华
- 关键词:人工流产继发不孕症诊治措施
- 人乳头瘤病毒16型表位嵌合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 2020年
- 目的制备E749-57表位嵌合病毒样颗粒,并进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利用分子模拟软件Discovery Studio预测HPV16 L1的E749-57最佳嵌合位点,将E749-57表位嵌入预测位点。构建pET28a-16L1-E749-57重组质粒,于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HPV16L1-E749-57蛋白并利用镍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于体外重组VLPs后,进行动态光散射粒径和透射电镜分析。用E749-57嵌合VLPs免疫小鼠,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免疫血清中和抗体滴度。流式多因子法检测Th1和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HI loop区355/356为最佳表位嵌合位点。正确表达了HPV16 L1-E749-57蛋白并组装E749-57嵌合VLPs。E749-57嵌合VLPs免疫小鼠3次后,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滴度log10平均值达到4.23,略低于野生型VLPs(log10平均值为4.45)。但是,相对于野生型VLPs,E749-57嵌合VLPs诱导产生Th1型细胞因子(INF-γ,IL-2,TNF-α)的水平显著提高。结论本研究制备的E749-57嵌合VLPs能刺激机体同时产生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可能兼具预防和治疗双重功效,为宫颈癌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 郭健张力陈力源李玉华杨皓杰田一凡朱洁刘微
- 关键词:HPV16E7蛋白宫颈癌疫苗体液和细胞免疫
- 超声检测卵黄囊在瘢痕妊娠治疗决策中的应用价值
- 2020年
-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卵黄囊在瘢痕妊娠治疗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4例明确诊断为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着重检测孕囊与卵黄囊位置,分析治疗方案和疗效。结果:本研究瘢痕妊娠病例中,胚囊型57例,包块型7例,其中终止妊娠61例,观察3例,终止妊娠病例中,药物治疗3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4例,宫腔镜+吸宫40例,宫腔镜+手术切除术7例,超声引导下行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杀胚7例。结论:超声检查,特别是对胚囊及卵黄囊位置进行检测并据此分型,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吴东垣宫兵宋薇薇杨兵李玉华
- 关键词:超声卵黄囊瘢痕妊娠剖宫产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13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是针对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产科大出血或感染患者,为抢救孕产妇生命而实施的一项迅速有效的重要措施。本文对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13例因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相关因素、预防措施及其临床价值。
- 李玉华
- 关键词:产后出血剖宫产急症子宫切除
-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
- 2020年
- 目的探析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9年5月,选取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给予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术后7 d,两组PA、RBP、TRF含量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且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较对照组低,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将肠内营养支持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术后,可使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显著,对术后康复十分有利。
- 李玉华
- 关键词:妇科营养支持恶性肿瘤术后
- 脐带帆状附着并前置血管破裂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脐带帆状附着是指脐带附着于胎膜上,脐血管在未进入胎盘时已发生分支,经过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进入胎盘,也称为帆状胎盘。在血管周围缺乏华通胶的支持,仅有一层羊膜形成的皱褶。当附着于胎膜上的血管通过子宫下段或跨越宫颈内口,位于胎先露部前方时,称为前置血管。有报道其发生率约为0.026%^⑴。因其发生率低,临床易被忽视或误诊,短时间内致围产儿窒息死亡。故对本病作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减轻围产儿窒息程度的关键。
- 李玉华
- 关键词: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阴道出血新生儿预后
- 不同微创术式剥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术式剥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00例,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组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组,两组患者分别为188例与21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实施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较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更多的临床优势。
- 李玉华魏天舒
- 关键词:阴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
- 维生素D干预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维生素D作为一种多功能激素,参与调节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大量流行病学和Meta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肿瘤的高发病率和不良预后相关。肿瘤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它的发生、生长及转移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了解肿瘤微环境中不同成分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最新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通过干预肿瘤微环境中某些成分(如细胞因子、前列腺素、NF-κB信号通路等)从而抑制肿瘤发生发展。该文将对维生素D通过干预肿瘤微环境从而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作为未来候选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 李玉华刘微刘晴郭健张磊孙美艳
- 关键词:维生素D肿瘤细胞因子血管脂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