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 作品数:41 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窄谱中波紫外线辅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带状疱疹是常见、多发性皮肤病,多见于劳累及体弱者,其主要症状是神经痛,而且年龄越大疼痛越重,如治疗不当,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近年来,我们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ultraviolet B,NB-UVB)辅助治疗本病,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病程,且降低了PHN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 王秀敏李海英安荣真张俊花
- 关键词:窄谱中波紫外线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皮肤病多发性
- 泰它西普在IgA肾病和狼疮性肾炎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2年
-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及其同源物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自身免疫性肾病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泰它西普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将BLys受体TACI胞外特定的可溶部分与人IgG1 Fc段融合的蛋白,可以阻断BLys和APRIL与其细胞膜受体(TACI、BR3、BCMA)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阻断BLys和APRIL的生物学作用。该文阐述了泰它西普的作用机制及其在IgA肾病、狼疮性肾炎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提示泰它西普为临床治疗自身免疫性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杨佳高洁赵文静徐强李海英于晨董华
- 关键词:IGA肾病狼疮性肾炎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增殖诱导配体
- MORA-Super治疗仪脱敏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为评价MORA-Super治疗仪脱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MORA-Super治疗仪脱敏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抗组胺药物治疗,观察分析各组疗效。治疗组较对照组起效慢,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MORA-Super治疗仪脱敏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 王秀敏张翠云高昱李海英舒春梅胡燕
- 关键词:荨麻疹脱敏
- 糖化血红蛋白、β_(2)-微球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β_(2)-微球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0例糖尿病患者和同期70例健康人员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β_(2)-微球蛋白、空腹血糖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β_(2)-微球蛋白、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研究组不同病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β_(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两组β_(2)-微球蛋白阳性率。结果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8.558±1.942)%、β_(2)-微球蛋白(9.140±1.269)mg/L、空腹血糖(10.160±2.725)mmol/L与对照组的(5.501±0.329)%、(2.340±1.069)mg/L、(5.103±0.632)mmol/L比较均升高(P<0.05)。研究组病程<5年、5~10年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β_(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病程>10年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11.124±3.630)%、β_(2)-微球蛋白(10.500±1.496)mg/L与病程<5年的(7.882±2.483)%、(8.923±0.773)mg/L以及5~10年的(9.126±2.827)%、(9.216±1.014)mg/L比较均升高(P<0.05)。研究组β_(2)-微球蛋白阳性率95.71%与对照组的8.57%比较更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β_(2)-微球蛋白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能对患者近期内的血糖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有利于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且β_(2)-微球蛋白水平也能有效评估患者的肾脏微血管病变情况,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能达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的目的。
- 王善刚李海英宋康康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变化空腹血糖
-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银屑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其受体CCR2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银屑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及其受体CCR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30例银屑病患者NB-UVB照射治疗前、后外周血CC型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量。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NB-UVB照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CR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MCP-1、CCR2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_1<0.01,P_2<0.01),NB-UVB照射治疗显著改善病情后,患者外周血中MCP-1、CCR2 mRNA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_1<0.01,P_2<0.01)。结论:MCP-1及其受体CCR2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相关,NB-UVB可能通过降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CP-1及其受体CCR2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 高梅兰张玉杰李玲玲尹丽莎于娟舒春梅高昱王忠永李海英魏义花
-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水平的检测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的水平,探讨Tfh与SLE的发生及病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45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Tfh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1,IL-17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PBMC中CXCR5 mRNA的表达。结果活动组SLE患者外周血Tfh,CXCR5 mRNA的表达和血清中IL-21,IL-17水平均高于非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SLE患者外周血Tfh水平与CXCR5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与SLEDAI亦呈正相关,与抗核抗体滴度及补体C4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其中CXCR5 mRNA的表达水平与SLEDAI呈高度的正相关(r=0.92,P<0.01)。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 董大群王忠永李海英邱会芬王静付文静张俊花安荣真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滤泡辅助性T细胞白介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术
- 电生理检查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电生理检查对吉兰 巴雷综合征 (GBS)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4 2例GBS患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F波、EMG及电生理动态监测。结果 :GBS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末端潜伏期延长 ,波幅降低 ;F波出现率降低 ,潜伏期延长或消失 ;EMG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 ;电生理动态观察示 :临床症状改善早于神经电生理恢复 ,EMG明显异常者预后差。结论 :电生理检查对GBS的诊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衣香明李海英郑麒马贺陈芳
-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电生理
- NB-UVB对银屑病患者某些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评价NB-UVB治疗对银屑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健康对照者、NB-UVB治疗前、后的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23的水平。结果:银屑病患者体内IFN-γ、TNF-α、IL-23水平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1),且其水平高低与银屑病的病情程度相关;经NB-UVB治疗后,IFN-γ、TNF-α、IL-23水平明显降低,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IL-4与对照组相比以及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NB-UVB照射治疗银屑病可能是通过调节T细胞、尤其是Th1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影响细胞因子网络而起治疗作用。
- 王秀敏李海英韩兆东尚福民梁津宁
- 关键词:NB-UVB银屑病细胞因子
- 多形性日光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5年
- 多形性日光疹是最常见的特发性光敏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不清,与其它特发性光敏性皮肤病不易鉴别,其皮损有时似红斑狼疮的特征性皮损,最近有研究证明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综述了多形性日光疹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 李海英邓丹琪
- 关键词:多形性日光疹发病机制红斑狼疮
- 云南省不同地区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线性皮炎患病率调查被引量:6
- 2005年
- 特发性光敏性皮肤病是一组常见的与紫外线照射有关的疾病,包括多形性日光疹(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PLE),慢性光线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和光线性痒疹等.有报道PLE患病率为10%~20%[1-4].我们调查了云南4个不同海拔地区6个少数民族聚居地PLE和CAD的患病率,以探讨紫外线(UV)辐照与光敏性疾病的关系.
- 邓丹琪韩云涛陈浩李海英
- 关键词:多形性日光疹CADPLE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