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艳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蛋鸡
  • 3篇需要量
  • 3篇苜蓿
  • 3篇产蛋
  • 3篇产蛋鸡
  • 2篇低能量
  • 2篇适宜需要量
  • 2篇紫花苜蓿
  • 2篇仔猪
  • 2篇苜蓿草
  • 2篇苜蓿草粉
  • 2篇纤维素
  • 2篇纤维素酶
  • 2篇消化率
  • 2篇赖氨酸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病毒
  • 2篇病毒
  • 2篇草粉
  • 2篇肠道

机构

  • 9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李海艳
  • 4篇夏素银
  • 3篇王志祥
  • 3篇王成章
  • 2篇刘起栓
  • 2篇徐宁
  • 2篇严学兵
  • 2篇陈艳荣
  • 1篇李峰娟
  • 1篇胡慧
  • 1篇高树华
  • 1篇田冬冬
  • 1篇倪玉姣

传媒

  • 3篇饲料研究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5篇2011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产蛋鸡色氨酸的需要量被引量:1
2010年
选用36周龄的海兰蛋鸡用于试验,对照组日粮含0.2%的色氨酸,试验日粮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12%、0.13%、0.14%、0.15%、0.16%、0.17%和0.18%,共8组。对所有日粮补充氨基酸以确保色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有研究表明:通过补充蛋氨酸可控制饮食(0.2%色氨酸)。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色氨酸可显著提高产蛋率(EP)、蛋质量(EW)和蛋内容物(EC)。折线回归表明:当每天每只蛋鸡EC为45.4g时,EP和EC对色氨酸的需要量分别为139.8和149mg。
R H HarmsG B Russell李海艳王志祥夏素银
关键词:蛋鸡色氨酸产蛋率
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0年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茎、叶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及未知生长因子,紫花苜蓿次生代谢物具有多种独特的生物活性。本研究简述了紫花苜蓿叶蛋白、皂苷、类黄酮、多糖、膳食纤维等主要活性成分,并进一步阐述了它们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活性成分的开发前景。
夏素银严学兵王成章李海艳
关键词:紫花苜蓿活性成分畜牧业
低能量水平下产蛋鸡赖氨酸适宜需要量研究
本试验研究了在低能量水平下不同赖氨酸水平日粮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并采用析因法建立了高峰期海兰褐壳蛋鸡的理想蛋白模式。 试验一低能量水平下日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将720只22周龄...
李海艳
关键词:低能量产蛋鸡赖氨酸氨基酸消化率理想蛋白模式
文献传递
低能量水平下产蛋鸡赖氨酸适宜需要量的研究
2011年
在低能量水平下(10.89 MJ/kg),不同赖氨酸水平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将720只23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4只鸡。试验日粮采用5种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75%(对照组)、0.65%(处理Ⅰ组)、0.7%(处理Ⅱ组)、0.75%(处理Ⅲ组)、0.8%(处理Ⅳ组)和0.85%(处理Ⅴ组),对照组采用国标(2004)营养需要设计,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0.7%水平组产蛋率最高,较其他组分别提高了1.06%、0.5%、0.22%、0.99%和1.04%;对照组采食量最低,处理Ⅰ组和Ⅴ组采食量显著增加;与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Ⅰ组平均蛋质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处理Ⅰ组和Ⅴ组料蛋比较高,较其他各组差异显著。各组间破蛋率、病死率和日增质量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饲料成本最高,在试验期内,处理Ⅱ组经济效益最好,比其他各组分别多盈利44.39、32.58、5.41、33.86和61.58元。结果表明:海兰褐壳产蛋鸡日粮在10.89 MJ/kg的能量质量浓度下最适宜的赖氨酸水平为0.7%。
李海艳徐宁田冬冬高树华倪玉姣王志祥
关键词:产蛋鸡低能量赖氨酸
δ冠状病毒对新生仔猪致病性的研究
猪δ冠状病毒(PDCoV)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可引起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自2012年首次在香港报道以来,随后在多个国家得到检测,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本试验中,研究由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PDCoV-CH-01毒株...
李海艳李炳晓丁庆文胡慧
关键词:新生仔猪冠状病毒
文献传递
不同能量蛋白水平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不同能量蛋白水平对28~39周龄京红一号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为京红一号蛋种鸡营养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数据。选用1 152只28周龄京红一号蛋种鸡,根据体质量完全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处理组4个重复。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2个能量水平(11.13和11.55 MJ/kg),3个蛋白水平(15.5%、16.5%和17.5%)。饲养期从28周龄到39周龄。结果表明:处理Ⅱ组(能量11.13 MJ/kg,蛋白16.5%)产蛋率最高,分别较其他处理组提高了2.63%、0.85%、4.14%、1.44%和0.56%;处理Ⅱ组平均蛋质量最高,显著高于处理Ⅰ和Ⅳ组,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Ⅱ组料蛋比、日增质量和日产蛋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处理Ⅳ组,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各组间死淘率和种蛋合格率均无显著差异;处理Ⅵ组饲料成本最高,综合各项指标,处理Ⅱ组经济效益最好,比其他各组分别多盈利65.23、46.52、44.56、4.53和65.28元。说明在产蛋高峰期28~39周龄,生产最适添加量为能量11.13 MJ/kg,蛋白16.5%。
徐宁李海艳李峰娟王志祥
关键词:蛋白
苜蓿草粉饲粮添加纤维素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2
2011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蛋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和在高水平苜蓿草粉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对其生产性能、蛋品质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用40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210只,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7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别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和纤维素酶,依次为:0(对照组)、3%苜蓿草粉(试验I组)、5%苜蓿草粉(试验II组)、7%苜蓿草粉(试验Ⅲ组)、7%苜蓿草粉+0.1%纤维素酶(试验IV组)、7%苜蓿草粉+0.2%纤维素酶(试验V组)、7%苜蓿草粉+0.3%纤维素酶(试验VI组)。结果表明,1)添加苜蓿草粉和纤维素酶对蛋鸡的产蛋率、蛋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Ⅲ组的采食量和试验Ⅴ组的料/蛋比对照组显著下降。2)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苜蓿草粉及纤维素酶后,对蛋黄相对重、蛋壳厚度、蛋黄pH和蛋白pH指标无改进,但高水平苜蓿草粉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提高了蛋重和蛋形指数,尽管和对照组及低用量的苜蓿草粉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蛋壳强度、哈夫单位和蛋黄颜色都得到提高,其中试验V组、VI组蛋壳强度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均提高了39%,添加苜蓿草粉后,蛋黄颜色均显著改善(P<0.05),且随着苜蓿草粉添加量的增加,蛋黄颜色呈上升趋势;高苜蓿草粉饲粮同时添加不同水平纤维素酶组,对蛋黄颜色提高有加强作用。3)在鸡蛋保存期的7,14,21,28d,饲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和纤维素酶均能显著降低蛋黄中丙二醛(MDA)含量,从而延长鸡蛋的货架期。4)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苜蓿草粉和纤维素酶,对粗蛋白质、钙和粗纤维的消化率有改进作用,其中试验Ⅴ组较试验Ⅲ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分别增加了14.79%(P>0.05),8.48%(P>0.05),15.91%(P>0.05)和4.17%(P>0.05)。总的来说,在蛋鸡饲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后对生产性能、蛋品�
夏素银王成章詹发柏严学兵刘起栓陈艳荣李海艳
关键词:紫花苜蓿草粉纤维素酶蛋品质养分消化率
苜蓿草粉和纤维素酶对蛋鸡脂质代谢、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蛋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和在高水平苜蓿草粉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对其脂质代谢、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40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210只,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其分为7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别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和纤维素酶,依次为:0苜蓿草粉(对照组)、3%苜蓿草粉(试验Ⅰ组)、5%苜蓿草粉(试验Ⅱ组)、7%苜蓿草粉(试验Ⅲ组)、7%苜蓿草粉+0.1%纤维素酶(试验Ⅳ组)、7%苜蓿草粉+0.2%纤维素酶(试验Ⅴ组)、7%苜蓿草粉+0.3%纤维素酶(试验Ⅵ组)。结果表明:1)蛋鸡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随着苜蓿草粉和纤维素酶添加量的增加而递减,试验Ⅲ~Ⅵ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Ⅳ~Ⅵ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组蛋鸡肝脏、肌肉和蛋黄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下降,其中:在肝脏中,总胆固醇含量试验Ⅲ~Ⅴ组最低,甘油三酯含量试验Ⅵ组最低;肌肉中总胆固醇含量试验Ⅴ、Ⅵ组最低;蛋黄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试验Ⅲ~Ⅵ组最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Ⅵ组间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组蛋鸡血清、肝脏及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所升高,其中血清、肝脏中以试验Ⅴ、Ⅵ组最高,蛋黄中以试验Ⅲ、Ⅵ组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各试验组蛋鸡血清、肝脏及蛋黄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血清中以试验Ⅳ、Ⅵ组和肝脏中以试验Ⅴ、Ⅵ组最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蛋黄中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纤维素酶组均显著低于苜蓿草粉组(P〈0.05),其中试验Ⅲ组显著低于试验Ⅰ、Ⅱ组(P〈0.05),试验Ⅳ~Ⅵ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
夏素银王成章詹发柏刘起栓陈艳荣李海艳
关键词:蛋鸡苜蓿草粉纤维素酶脂质代谢抗氧化能力肠道菌群
硒代蛋氨酸抑制猪δ冠状病毒感染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硒是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在抗氧化、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硒代蛋氨酸(Se-Met)是生物利用效率最高的有机硒化合物,研究表明,补充适量的Se-Met可促进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效率、提高抗氧化...
李海艳
关键词:仔猪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肠道屏障氧化应激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