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星 作品数:10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人胆囊癌SGC996细胞株侧群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选人胆囊癌细胞株SGC996的侧群细胞,并行体外培养,初步验证其干细胞的特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选人胆囊癌细胞株SGC996的侧群细胞和主群细胞,将两群细胞分别在有血清和添加干细胞因子的无血清培养液条件下培养。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两群细胞在血清培养条件下的增殖能力。结果人胆囊癌细胞株SGC996的侧群细胞分选比例仅为1.0%,在维拉帕米阻断后降至0.1%。侧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能形成干细胞样“肿瘤球”,但主群细胞在该条件下生长能力较差,甚至死亡。MTT结果显示,在有血清培养条件下,侧群细胞在第5、6,7天的吸光度值分别为1.26±0.15、1.73±0.18、2.21±0.17,较主群细胞的0.95±0.06、1.31±0.10、1.86±0.11,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0、3.54、3.03,P〈0.05)。结论人胆囊癌细胞株SGC996中存在侧群细胞,这群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形成干细胞样“肿瘤球”,表现出更强的体外增殖能力,为胆囊癌干细胞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李新星 王昊陆 王伟 易静 王坚关键词:胆囊癌 肿瘤干细胞 侧群细胞 大黄素诱导胆管癌QBC939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大黄素在体外诱导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大黄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通过比色法测定细胞内caspase-9及caspase-3的相对活性。结果大黄素以时间一剂量的方式抑制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增殖;在荧光显微镜下,凋亡的细胞呈现亮色,或核呈分叶、碎片状,细胞皱缩;QBC939细胞在30p,mol/L和50μmol/L浓度的大黄素作用下,24h的凋亡率分别为38.9%±9.07%及67.09%±4.08%(P〈0.05),30min后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65±0.08及2.28±0.04倍(P〈0.05);大黄素可激活caspase-9及caspase-3,导致其活性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能通过诱导凋亡来抑制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与细胞的活性氧水平升高及caspase-9及caspase-3活化有关。 李新星 王坚关键词:大黄素 细胞凋亡 活性氧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侧群细胞的研究进展 2011年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侧群细胞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侧群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尤其具备肿瘤的始发潜能,同时对化疗药物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对侧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选与培养方法及侧群细胞与肿瘤耐药关系的研究,能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新星 王坚关键词:肿瘤干细胞 活性氧 侧群细胞 乳腺癌耐药蛋白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012年 乳腺癌耐药蛋白(ABCG2/BCRP)属于ABC(ATP-binding cas s ette)转运体家族成员,主要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以往研究认为ABCG2与肿瘤细胞的多耐药性有关,近十年来研究发现ABCG2对干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具有保护作用,且在肿瘤干细胞内大量表达。因此,研究ABCG2的结构与功能、ABCG2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及ABCG2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有助于为肿瘤治疗寻找新颖的靶点。 李新星 王坚关键词:乳腺癌 耐药蛋白 干细胞 迟发性深部补片感染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2014年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6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3.6‰,6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11.8‰。手术修复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而传统疝修补术病人恢复慢、并发症多、复发率高。 陈涛 李新星 王坚关键词:腹股沟疝 补片 人胆囊癌SGC996细胞系侧群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 目的:探讨从人胆囊癌细胞株SGC996 中分离侧群细胞,并行体外培养,验证其干细胞的特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法(FACS)将人胆囊癌细胞株SGC996 侧群细胞、主群细胞分离,并对分选后的两群细胞分别采用添加... 李新星 王昊陆 王伟 易静 王坚关键词:胆囊癌 肿瘤干细胞 侧群细胞 体外培养 细胞分离 ABCG2和OCT4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ABCG2和OCT4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新鲜的胆囊良、恶性组织中ABCG2和OCT4 mRNA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新鲜的胆囊良、恶性组织中ABCG2和OCT4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胆囊癌组织和8例慢性胆囊炎组织石蜡切片中ABCG2和OCT4的表达水平。对ABCG2和OCT4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胆囊癌组织中ABCG2和OCT4 mRNA中的表达分别为(117.9±10.5)和(86.2±13.2),均高于慢性胆囊炎组织[(27.1±7.9)和(2.1±1.0)]的表达,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②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ABCG2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强,而在慢性胆囊炎组织表达较弱;在慢性胆囊炎组织中未见OCT4蛋白表达,而在肿瘤中都有表达。③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ABCG2的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组分别为60.0%和37.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OCT4在慢性胆囊炎组织中不表达;在胆囊癌组织中,OCT4表达阳性率为45%。⑤胆囊癌组织中,ABCG2和OCT4表达水平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周围脏器侵犯与否、癌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TNM分期有关(P<0.05)。⑥ABCG2与OCT4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5,P<0.05)。结论:与慢性胆囊炎组织相比,ABCG2和OCT4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转录和翻译水平都有过表达。ABCG2和OCT4的表达水平与胆囊癌侵袭能力、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提示ABCG2和OCT4是反映胆囊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李新星 王坚关键词:胆囊癌 ABCG2 OCT4 RNAi对GBC-SD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及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 2012年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人胆囊癌GBC-SD细胞中抗凋亡基因survivin,观察survivin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其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方法将靶向survivin的基因片段插入到载体后构建重组质粒,将其导入GBC-SD细胞,RT-PCR及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转染前后GBC-SD细胞survivin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转染前后GBC-SD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变化。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转染重组质粒后,GBC-SD细胞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转染前后阿霉素对GBC-SD细胞生存率具显著影响。结论靶向survivin的RNAi表达载体能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进而增强阿霉素对GBC-SD细胞化疗敏感性。 张银新 李新星 王明俊 祁玉波关键词:RNA干扰 SURVIVIN 阿霉素 PCNA与Caspase-3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42例胆囊癌组织和1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石蜡切片中PCNA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PCNA的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癌及慢性胆囊炎组分别为64.29%和3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Caspase-3在胆囊癌及慢性胆囊炎组分别为30.95%和7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胆囊癌组织中,PCNA和Caspase-3表达水平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TNM分期有关(P<0.05)。(3)PCNA和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rs=-0.62,P<0.01)。结论 PCNA和Caspase-3的表达在胆囊癌组织中呈负相关,且两者表达水平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TNM分期有关,提示PCNA和Caspase-3是反映胆囊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李新星 王坚关键词:胆囊肿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姜黄素抗胆囊癌GBC-SD细胞增殖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的抗增殖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1Tr)法检测0、10、30、50、70mg/L浓度的姜黄素对胆囊癌GBC—SD细胞24h的生长抑制作用;检测30mg/L浓度的姜黄素在0、12、24、48、72h对GBC.SD细胞的抑制作用。依照MTF结果设立对照组、10mg/L姜黄素组、30mg/L姜黄素组及50mg/L姜黄素组分别作用GBC—SD细胞24h。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使用Westernblot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姜黄素对核因子(NF)-κB与细胞周期素(Cyclin)D1表达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法检测姜黄素对bax、B淋巴细胞/白血病-2(bel-2)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以时间.剂量的方式抑制胆囊癌GBC—SD细胞的活力。10、30、50mg/L浓度的姜黄素作用24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5.34±9.21)%、(70.63±11.09)%、(50.58±6.31)%,与对照组比较,30、50mg/L姜黄素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9.83±1.98)%、(37.25±1.21)%和(57.63±7.38)%,与对照组比较,30、50mg/L姜黄素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50mg/L的姜黄素均可下调NF—κB和CyclinD1的表达,同时能够降低bcl-2、升高bax的表达,而10mg/L姜黄素对上述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姜黄素不仅能够通过下调NF—κB与CyclinDI的表达,还能降低bel-2的mRNA水平、升高bax的mRNA水平导致bel-2/bax的比值下降,从而有效地抑制胆囊癌GBC-SD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张银新 李新星 潘独伊 罗琰文 祁玉波 王明俊关键词:姜黄素 胆囊癌 脱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