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娟
- 作品数:99 被引量:3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国产与进口药物支架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置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与置入进口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行PCI治疗的患者...
- 汪砚雨董平栓杨旭明王绍欣杨喜山李志娟朱继红王红雷韩延辉王可闫鹏李道鳞李转珍尚喜艳范喜梅
-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冠心病洗脱支架糖尿病患者疗效对比观察
- 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寻求良好的吸氧方式,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心血管疾病患者34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8例患者实施常规湿化吸氧,观察组173例患者实施无湿化吸氧,分别于开始吸氧后2、4、6、8、10、12、24、48 h通过鼻导管进行细菌培养,于吸氧开始后24、48、72 h调查两组患者鼻腔和口咽部干燥程度。结果开始吸氧后2h两组患者导管均无细菌检出,4h观察组鼻导管仍无细菌检出,对照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为1.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始吸氧后6、8、10、12、24、48 h对照组患者鼻导管细菌检出阳性率为4.16%~63.69%,观察组为0.58%~1.73%,观察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始吸氧后24、48、72 h两组患者鼻腔和口咽部干燥程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较湿化吸氧可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而不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 李转珍刘瑞卿尤炎丽董璠郭莎莎李志娟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
-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入选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以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对照组以微量泵持续泵入肝素。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疗程均为2~3d。观察2组心电图改变、血小板聚集率、主要终点事件(顽固性缺血状态、再发心肌梗死和死亡)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有下降趋势,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王绍欣董平栓李转珍杨喜山汪砚雨李志娟闫鹏
-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肌酸肌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片(20 mg/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肌酸肌酶(CK)、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
- 朱继红董平栓杨旭明王绍欣杨喜山汪砚雨李志娟王红雷韩延辉王可闫鹏李道鳞杜来景邢适颖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心病患者肌酸肌酶肌钙蛋白反应蛋白同工酶
-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观察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AMI患者340例,均行急诊PCI,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1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直接行PCI的1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水平(TIMI分级)、心肌灌注水平(TMP分级),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住院期间再梗死、梗死相关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发生率、30d内的死亡率、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水平、心肌灌注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而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则明显减少;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再梗死、目标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发生率、30d内的死亡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行急诊PCI过程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减少慢血流、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近期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董平栓邢适颖王红雷来利红李志娟李春燕
-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栓抽吸导管替罗非班
- 择期PCI大面积STEMI患者术前应用IABP临床预后观察
- 2012年
- 目的研究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大面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发病12~72 h的STE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IABP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IABP组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床旁应用IABP 3~5 d。两组均于10~14 d后行冠脉造影及PCI术。评价梗死相关血管PCI术前及术后冠脉血流(TIMI)和术后4周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IABP组PCI术前、术后TIMIⅢ级高于对照组,PCI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于大面积STEMI患者择期行PCI,早期应用IABP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李志娟董平栓杨旭明刘威王可李治国赵玉伟靳国青李转珍李春燕
- 关键词: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 比伐芦定双途径给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 2021年
- 目的研究比伐芦定双途径给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5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与研究组(63例),对所有患者均行PCI治疗。对照组接受经外周静脉给予比伐芦定治疗,研究组接受经外周静脉联合冠脉内给予比伐芦定注射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活化凝血时间(ACT)达标情况、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以及随访3个月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状况。结果对照组ACT达标率为91.94%(57/62),研究组ACT达标率为92.06%(58/6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TMP分级<3级者占17.74%(11/62),研究组TMP分级<3级者占4.76%(3/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ACE发生率为14.52%(9/62),研究组MACE发生率为3.17%(2/63),研究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出血率[6.45%(4/62)]与研究组[3.17%(2/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经外周静脉联合冠脉内给药应用于ACS患者PCI治疗中,可有效恢复心肌微循环的再灌注,降低MACE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 刘威李志娟邢适颖李春燕麻朴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脉介入术
- 绝经前女性冠心病高危因素及冠脉特点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高危因素与冠心病(CHD)的发病关系及冠脉造影病变特点。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检查术的绝经前女性114例和绝经后女性134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绝经前女性分为CHD组48例(42.1%),年龄(44.1±4.3)岁,共有70支病变冠脉,冠脉正常组66例(57.9%),年龄(44.3±3.8)岁;绝经后女性分为CHD组76例(55%),年龄(58±4.6)岁,共有152支病变冠脉,绝经后冠脉正常组58例(45%),年龄(57±3.8)岁。分析各组临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绝经前女性CHD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绝经后女性CHD组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显著高于绝经前女性;绝经前女性患者多为单支血管病变,绝经后女性多为双支及多支血管病变;绝经前女性冠脉病变多<20 mm,绝经后女性冠脉病变多≥20 mm。绝经前女性冠脉病变以左前降支为最常见(70%)。结论高血压及糖尿病是绝经前女性CHD主要发病因素,高甘油三酯是绝经前女性CHD最佳预测因素。绝经前女性CHD患者冠脉病变以单支血管、短病变为主,病变部位多位于前降支。
- 李志娟程建新罗润丰闫鹏刘相勇
- 关键词:冠心病绝经前期冠脉造影术高血压
- 大剂量卡托普利治疗CHF伴低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评价大剂量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低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6例CHF伴低血压患者经抗心衰治疗2周后,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小剂量卡托普利(A组,每天平均56.25 mg)和大剂量卡托普利(B组,每天平均165.65 mg)治疗20周。治疗前后行心功能NYHA分级、6 min步行试验、心脏超声、血压、心率和血液生化检查。结果随访期间死亡3例(A组2例,B组1例),1例猝死,2例因感染诱发心衰加重死亡。两组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均明显改善,以B组改善更明显。与A组比较,B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缩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治疗后,两组心率明显降低,B组肌酐明显升高,但在治疗许可范围内,其余生化指标变化不大。结论大剂量卡托普利能明显改善CHF伴低血压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好。
- 杨喜山董平栓杨旭明王绍欣李志娟王可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卡托普利低血压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护理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的临床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的性状,较冠状动脉造影更准确评估血管病变程度,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保证安全、减少并发症。
- 尚喜艳李转珍李志娟王可董平栓杨旭明
-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