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 作品数:14 被引量:35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长链非编码RNA在表观遗传学及癌症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3年 基因组的不稳定和突变是癌症的一个重要标志,遗传和表观遗传的变化导致组织和器官的基因或蛋白质异常表达。编码基因工程指出近90%的人类核苷酸可以被转录。 李峤 孙勇伟关键词:非编码RNA 表观遗传学 癌症 长链 基因工程 胰腺囊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2年 胰腺囊性肿瘤也称为囊性胰腺肿瘤.约占胰腺肿瘤的5%。随着对其认识的提高和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增多,在过去10年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胰腺囊性肿瘤在病变性质上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肿瘤形态及上皮细胞的特征, 李峤 孙勇伟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 假性囊肿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感染性并发症的患者共计119例。将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9例患者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42例,占35.3%,其中以腹腔感染为主(38/42)。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胰漏和术后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造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具有较高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能减少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率。 朱红岩 孙勇伟 花荣 刘巍 霍砚淼 刘德军 李峤 张军峰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内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乌司他丁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的治疗价值。方法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术。根据术后用药分为两组,A组为糖皮质激素组(n=23),B组为乌司他丁组(n=2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7 d肝功能、出凝血功能、SIRS评分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乌司他丁组围手术期全身炎症反应及肝功能指标恢复与激素组相似,无统计学差异。乌司他丁组在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激素组。结论门脉高压症患者断流术后应用乌司他丁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均可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但应用乌司他丁较糖皮质激素并发症少,有更高的安全性。 李峤 花荣 张军峰 刘巍 霍砚淼 刘德军 陈一帆 杨建宇 孙勇伟关键词:门静脉 断流术 乌司他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系研究进展 胰腺癌细胞系中绝大部分为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系,由于每个细胞系的特殊结构及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具有特殊意义,对在体外研究胰腺癌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大有益处.回顾了国内外胰腺导管腺癌的细胞系的建系情况,探讨了细胞系的建立... 杨建宇 刘德军 霍砚淼 陈一凡 李峤 花荣 孙勇伟关键词:胰腺导管腺癌 发病机理 细胞系 文献传递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6年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是少见的胰腺低度恶性肿瘤,以年轻女性多见,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SPTP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表现为腹痛或腹部肿块伴或不伴消化系统症状。SPTP的影像学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占位,境界清楚,包膜完整,无胰管和胆管扩张,且无内分泌功能异常。病理学发现SPTP由实性区、囊性区和假乳头状结构组成。SPTP术前定性诊断有一定困难,容易误诊,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且多预后良好,转移复发率低,放疗和化疗敏感性尚不清楚。本文综述近年来SPTP的研究现状。 李峤 花荣 孙勇伟关键词: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 乌司他丁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术.根据术后用药分为两组,A组为糖皮质激素组,共20... 李峤 花荣 张军峰 刘巍 霍砚淼 刘德军 陈一凡 杨建宇 孙勇伟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 乌司他丁 文献传递 miRNAs在肿瘤组织及粪便中表达对胰腺导管腺癌筛查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检测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患者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及粪便microRNAs,评价粪便microRNAs筛查诊断PDAC的价值.
方法:收... 杨建宇 霍砚淼 刘德军 李峤 付学良 刘巍 张军峰 花荣 孙勇伟关键词:胰腺导管腺癌 微小核糖核酸 肿瘤组织 粪便 文献传递 胰腺导管腺癌中LncRNA ENST00000358455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ENST00000358455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肿瘤指标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30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胰腺导管腺癌及癌旁胰腺组织.利用qRT-PCR分别检测癌组织和癌旁... 陈一帆 刘德军 李峤 杨建宇 霍砚淼 孙勇伟关键词:胰腺导管腺癌 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胰腺术后腹腔感染的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探讨胰腺术后腹腔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药敏情况及相应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113例胰腺手术资料,收集患者腹腔内手术部位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胰腺术后腹腔引流液细菌培养结果及腹腔感染的特点.结果 113例患者术后有45例发生腹腔感染,发生率为39.8%.腹腔内引流液培养获得54株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90.7%;革兰阳性菌为7.4%,真菌为1.9%.最常见的菌株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50.0%(27/54),鲍曼不动杆菌14.8% (8/54)和奇异变形菌11.1% (6/54).革兰阴性菌对多黏菌素B及氨基糖苷类有较高的敏感性(>70%),对亚胺培南及头孢菌素有较高的耐药性.胰瘘与腹腔感染存在相关性.结论 我院胰腺术后腹腔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的高感染率和高耐药性,提示胰腺术后腹腔感染细菌耐药的形势严峻.选择经验性用药应避免单用广谱抗生素,并尽可能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早期胰瘘可能对腹腔感染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应予足够重视. 张军峰 孙勇伟 花荣 刘巍 霍砚淼 刘德军 李峤关键词:胰腺手术 腹腔感染 胰瘘 细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