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和翠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护理
  • 3篇重症
  • 3篇监护
  • 2篇心理
  • 2篇通气
  • 2篇重症监护
  • 2篇综合征
  • 2篇连续性
  • 2篇护理体会
  • 2篇机械通气
  • 2篇ICU
  • 2篇并发
  • 1篇对症
  • 1篇对症护理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心理反应
  • 1篇心理反应分析

机构

  • 11篇大庆油田总医...

作者

  • 11篇李和翠
  • 2篇张丽
  • 2篇唐玉龙
  • 1篇王舟
  • 1篇边宁宁
  • 1篇赵鸿雁
  • 1篇杨云芬
  • 1篇丛树国
  • 1篇张景玲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第三届世界灾...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CU质控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在ICU中通过全员参与,建立专项质控小组协助护士长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控制的模式对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达到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效控制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安全的目的. 方法:护理工...
李和翠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
应用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再发
2008年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给予14例因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的肺栓塞的患者置入Trapease下腔静脉滤器。结果在3~16个月的随访中,无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预防肺栓塞的安全有效方法。
杨云芬唐玉龙李和翠
关键词:肺栓塞下腔静脉滤器
冠脉介入检查和治疗术后患者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离床活动时间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观察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后,离床活动的安全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119例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术后,应用美国Perclose Ine生产的血管缝合器缝合;术后随机分为术后2 h活动、术后4 h活动两组,行心电、血压监护,随时监测穿刺处切口渗血、血肿、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并记录。结果2 h活动组,有4例活动后局部渗血,量约5.0 mL,立即卧床,术侧肢体制动,局部压迫;有1例回室后,即因小便而离床,无意外情况发生;4 h活动组,有2例活动后局部少量渗血,量约3.0 mL,立即卧床,术侧肢体制动,局部压迫;有2例回室后因排尿而离床,无意外情况发生。结论应用美国Perclose Ine生产的血管缝合器缝合穿刺部位4 h后离床活动为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的效果。
张景玲唐玉龙李和翠
关键词:冠脉介入经皮血管缝合器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免疫调理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免疫调理在严重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1VIODS)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病例均选自2008年8月~2010年3月入住ICU的满足脓毒症(SIRS+感染或可疑感染证据)诊断标准患者共3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16例。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1)对照组:常规抗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机械通气治疗。2)治疗组:除采取与对照组同样的治疗原则外,增加α1胸腺肽,1.6mg,皮下注射,1次/d,连续7d;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滴注,2次/d,连续7d。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8~36h不等。结果治疗组28天APACHEII下降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8d机械通气时间,ICU内治疗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ICU第7天,治疗组TNF-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7天后淋巴细胞免疫分型CD3、CD4、CD8水平较入ICU第一日有所升高,且治疗组CD3、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免疫调理治疗能调节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张丽丛树国李和翠
关键词:脓毒症连续性血液净化免疫调理
压疮预防与治疗被引量:2
2012年
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辣手的问题,本文围绕护理中压疮的预防与治疗进行分析讨论。
李和翠
关键词:护理压疮
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反应分析和交流技巧
2013年
在重症加强监护室,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患者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是重症监护领域的重要治疗手段。但进行机械通气患者,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感受,导致沟通障碍,为护患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而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采取有效的护患交流方式,解除此类患者的各种心理反应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李和翠
关键词:重症监护机械通气心理反应
护理干预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效果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3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9例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治疗转归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心率、血肌酐、尿素氮均显著降低,而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观察组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心率、血肌酐、尿素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患者体温、平均动脉压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体温、平均动脉压、管路堵塞发生率、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李和翠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护理干预
ICU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3年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MDR)是指一种细菌对两类或两类以上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现已遍布全球,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病率更是逐年增高。它对婴幼儿、免疫缺陷和老年人的威胁尤大。我科2012年9月就收治了10例多重耐药菌的患者,有7例为其他科室带入。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阴沟杆菌3例、鲍曼不动杆菌1例。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我院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我科除加强护理管理,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手段外,还对病房进行了封闭消毒,切断了耐药菌在医院和病室内的传播,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李和翠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方法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5例,对临床监护、呼吸机监护及机械通气护理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45例病人中,32例好转,11例病人病情恶化,最终死亡2例。结论加强护理的内容包括呼吸功能监测及临床监护。根据患者呼吸功能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提供指导治疗的可靠依据;及时获得病情突然变化的信息和警报,迅速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李和翠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监护机械通气药物护理对症护理
支气管扩张合并大咯血护理体会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大咯血的护理措施。方法 40例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并大咯血患者给予抗感染、止血敏、止咳、大咯血窒息的抢救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止血效果明显,止咯血减少36例,反复咯血效果不理想3例,死亡1例。结论通过对患者大咯血窒息护理、支气管扩张护理、使咯血量减少或停止。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预防休克或及时纠正,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及恐惧,配合治疗及护理,支气管扩张咯血疗效显著,能缩短止血时间。
李和翠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咯血大咯血窒息心理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