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凯
- 作品数:16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巨细胞病毒激活感染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激活感染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HCMV-PP65抗原,以其作为HCMV激活感染的指标,对21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别进行HCMV-PP65抗原、TNF-α水平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HCMV-PP65抗原阳性组TNF-α含量为(3.04±0.37)μg/L与HCMV-PP65抗原阴性组(1.37±0.17)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MV-PP65抗原阳性组存在不稳定性斑块的患者44例(69.84%),HCMV-PP65抗原阴性组存在不稳定性斑块的患者72例(48.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P<0.01)。结论 HCMV激活感染可引起TNF-α水平增高,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有关。
- 邸卫英苏立凯史福平姜晔李同凯王艳飞邸辉张国华康增军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坏死因子Α
- 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症状的脑出血16例报道被引量:3
- 2017年
- 传统观念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梗死的先兆,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少数小量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TIA发作的类似症状,缺乏影像学检查时,很难与TIA相鉴别,极易造成误诊误治,临床工作中需引起重视。
- 史颖金鑫李同凯王惠凌刘海燕车静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首发症状
- 血糖变异性与危重症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性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86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67)和死亡组(n=19)。记录所有患者的初始血糖、血糖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来衡量血糖变异性。分析血糖变异性与脑梗死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初始血糖、血糖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11.12±3.90)mmol/L、(9.10±2.10)mmol/L、(4.02±1.90)mmol/L、(34.70±11.69)]均明显高于存活组[(8.29±3.07)mmol/L、(6.09±1.89)mmol/L、(1.56±0.87)mmol/L、16.80±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8、-8.35、-7.38、-7.92,P〈0.05或P〈0.01)。结论血糖变异性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 蔡耘李晓芳王楚涵李强王惠凌曹琳琳李同凯邸卫英
- 关键词:血糖变异性脑梗死
- 产后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8年
-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RCVS)又称Call-Fleming综合征,于1988年由Call GK及Fleming CM首次报道,因产后女性为易感人群,曾被称为产后血管炎,属少见病,目前国内报道较少,临床常被误诊为脑动脉硬化,
- 史颖金鑫袁蓓李同凯任思敏
- 关键词:G综合征血管收缩可逆性产后CEREBRAL易感人群
-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现状与进展被引量:8
- 2011年
- 后循环缺血(PCI)以前又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国际上已趋向用PCI取代VBI概念。目前国际疾病分类中已不再使用VBI。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的脑缺血性疾病症候群,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广大患者生活质量。
- 李同凯杨光福
-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椎基底动脉眩晕
- 设施农业专用光源的光谱特性研究
- 李同凯
- 补气活血定晕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 目的: 观察补气活血定晕方对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以便临床应用。 方法: 1.临床资料全部100例患者,均来源2010-06至2011-04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与中西医...
- 李同凯
-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治疗单纯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选择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应用疏血通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商品名:西比灵)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头部TCD结果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治疗组为92.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D检查结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 李同凯郑会城高伟杨秋荻周岩赵慧新张卫华李天
-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阿托伐他汀疏血通眩晕
- C-反应蛋白、血糖测定及APACHEⅡ评分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血糖测定及APACHEⅡ评分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炎症反应程度、病情轻重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入住ICU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按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2、3项及4项分为S1、S2亚组,其中有18例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选择同期急诊留院观察不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作为非SIRS组。测定每位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糖值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SIRS组C-反应蛋白、血糖水平、APACHEⅡ评分高于非SIRS组[分剐为(76.19±11.98)和(14.04±5.70)mg/L,(7.10±1.30)和(5.32±1.09)mmol/L,(20.06±6.39)和(7.90±3.54)分,P均〈0.01];S2组C-反应蛋白、血糖水平、APACHEⅡ评分高于S1组{分别为(91.25±9.89)和(62.29±10.38)mg/L,(8.32±2.40)和(7.10±1.69)mmol/L,(26.72±5.14)和(18.37±5.70)分,P均〈0.01];S2组患者比S1组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高[分别为80.0%(12/15)和17.1%(6/35),66.7%(10/15)和8.6%(3/35),P均〈0.01]。结论C-反应蛋白、血糖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在SIRS患者明显升高,升高越多,MODS发生率越高,病死率也越高。提示C-反应蛋白、血糖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判断患者发生SIRS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周岩李同凯白杰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C-反应蛋白血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其中继发于高血压脑病7例,妊娠子痫9例。患者均出现血压明显升高,其中出现头痛9例,意识障碍9例,癫痫发作13例,视力模糊6例。16例患者MRI均表现为双侧枕叶和/或额、颞、顶叶对称或不对称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其中累及顶叶13例(81.3%),枕叶12例(75.0%),额叶9例(56.3%),颞叶5例(31.3%),小脑4例(25.0%)。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等/低信号14例,异常高信号2例。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均痊愈。结论 RPLS以血压升高、头痛、视觉异常、意识障碍、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MRI表现双侧枕叶和/或额、颞、顶叶对称或不对称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经治疗预后良好。
- 邸卫英苏立凯王德超李同凯高娟殷小平
-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