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叶
- 作品数:17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消毒供应室用护理防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消毒供应室用护理防护装置,包括装置组件、放大组件、保护组件和弹性组件,装置组件包括装置主体、消毒箱、消毒机构、水槽机构和防护罩;放大组件包括保护块、弧形罩、支撑块、光源放大镜和底板,...
- 朱玉叶 陈丽贞吴瑞芳赵旭 林远清 龚少婷
-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成效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东莞市各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发展现状,干预其存在的问题,探讨标准化、科学化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修订及完善考评标准,加强医院专业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能,通过培训、指导、考评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质量对比分析,给予持续质量监控。结果各级医院职能部门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监管及支持力度提高,建立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提高了高危环节质量管理意识,降低了工作质量指标不合格率,质量达到持续的提升。结论行政与专业的质量管理干预对全市消毒供应中心质量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 徐文娟蔡伟英伦丽芳师清莲朱玉叶
-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 洗耳球回吸法在吸氧管浸泡消毒中的成效与体会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索吸氧管有效的浸泡消毒方式,保证消毒的质量,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洗耳球回吸法"将含氯消毒液灌注到吸氧管管腔内,直至吸氧管管腔内充满消毒液,无气泡残留,使吸氧管腔能在含氯消毒液中充分浸泡,完全浸泡在消毒液面下,达到有效的浸泡消毒。结果:实施"洗耳球回吸法"与实施前的"手工压灌法"对比,吸氧管细菌培养检测结果显示合格率提高了17.15%;工作人员考核合格率由76.09%提高至91.67%;同时缩短了吸氧管管道灌满液体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两种操作法成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耳球回吸法"能保证吸氧管的消毒质量,提高CSSD工作质量及效率,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朱玉叶徐文娟赵旭吴瑞芳
- 关键词:洗耳球吸氧管浸泡消毒
- 不锈钢器械灭菌后发生“斑点状”残留事件的个案追踪与成效
- 2023年
- 通过个案追踪分析灭菌后不锈钢器械发生“斑点状”残留现象的原因,进行整改,保证器械的灭菌质量,维护医疗安全。方法 对发生“斑点状”残留的器械,从清洗、质检、包装、灭菌、发放等高危环节进行追查,并制定及实施改进方案。结果 通过个案追踪法调查显示,用含氯消毒剂残留的棉布包裹不锈钢器械因受腐蚀后,再经高温高压蒸汽灭菌作用后产生化学反应,是造成 “斑点状”残留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个案追踪实施整改措施后,器械的灭菌质量合格率由棉布包装35.56%提高到无纺布包装97.78%。结论 个案追踪法应用于CSSD“斑点状”残留事件的追踪中起到重要作用,给无菌物品的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朱玉叶陈丽贞赵旭林远清龚少婷
- 关键词:不锈钢器械灭菌
- 刨削钻头断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 2016年
- 目的:探讨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CSSD)刨削钻头断损事件进行调查及分析,重点关注贵重手术器械的质量管理,提高其使用质量及维护性能,降低其使用成本及避免医院感染。方法:利用鱼骨图从人、机、物、法、环等五个方面分析刨削钻头断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对策。结果:整改后手术医生及洗手护士总体满意度高于整改前(P<0.01),整改后CSSD工作人员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高于整改前(P<0.05)。结论:通过使用鱼骨图分析法刨削钻头断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对策,能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质量,维护手术器械性能,延长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从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朱玉叶徐文娟赵旭吴瑞芳
- 关键词:手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
- “牙线法”在射频头清洗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提高射频头的使用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防止医院感染,保护患者安全。方法:采用"牙线法"与"剔刮法"对射频头进行清洗质量管理的成效对比,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达到射频头器械的规范化管理。结果:"牙线法"对射频头清洗质量潜血检测情况阳性率比"剔刮法"有明显下降,两种方法成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线法"比"剔刮法"更有效地提高射频头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器械清洗质量检测阳性率,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清洗质量,维护了医疗安全。
- 朱玉叶徐文娟秦姣红吴瑞芳
- 关键词:质量管理
- 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交接班优化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交接班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于东莞市厚街医院CSSD工作的38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7~12月采取常规交接班制度模式2021年1~6月实施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比较实施前后工作人员的专科知识掌握情况、交接质量评分、交接班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对交接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CSSD工作人员的专科知识掌握评分和得分达标率均高于实施前,交接班质量评价量表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交接班时间短于实施前(P均<0.05)。实施后,CSSD物品丢失率、清洗不合格率、灭菌不合格率及发放差错率均较实施前下降,CSSD工作人员对交接工作的总满意率较实施前提高(P均<0.05)。结论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能够改善CSSD交接班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工作人员的专科知识掌握情况和满意度。
- 郑玉玲林远清龚少婷刘娟桃朱玉叶陈丽贞吴瑞芳
-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交接班满意度
- 流程优化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质量管理中的成效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流程优化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去污区质量管理中的成效,使清洗消毒、灭菌物品的质量得到持续提高,达到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方法收集2012年6-12月实施前器械物品清洗质量监测18 455件,2013年1-6月实施后器械物品清洗质量监测18 665件,采用SPSS13.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分析进行针对性的流程优化。结果流程优化实施前钳类、窥器类、管腔类、腔镜类和湿化瓶合格率分别为94.67%、79.98%、82.67%、85.50%和98.98%;流程优化实施后合格率分别为97.73%、85.22%、90.00%、94.10%和9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级主管部门检查评分、满意度、设备使用率等得到明显提高;环境湿度达到卫生行业标准要求,进一步证明优化流程在去污区质量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通过流程优化对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进行质量管理,可达到质量的持续提高及保障医疗安全。
- 徐文娟朱玉叶张建荣
-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
- 探讨PDCA循环在新生儿室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科室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在院感方面,将本院新生儿科2013年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的情况同2012年未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实施前后新生儿病区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卫生、奶瓶进行生物检测的合格率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新生儿科在应用PDCA循环法后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奶瓶采样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应用PDCA循环法之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秦姣红徐文娟朱玉叶
- 关键词:新生儿室医院感染PDCA循环法
- 层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成效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人才培养及工作质量管理中的成效。方法制定层级管理目标、职责及考评标准,对护理人员按逐级、集中培训及个案分享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技能成绩、综合能力及科室工作质量的差别。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技能成绩,综合能力均高于实施前,工作质量指标不合格平均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管理在人员培训及质量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自我质控意识,提高科室综合素质和工作质量。
- 徐文娟朱玉叶秦姣红
- 关键词:层级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