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健

作品数:14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地震
  • 3篇易损性
  • 3篇寿命期
  • 3篇全寿命期
  • 3篇混凝土
  • 3篇钢筋
  • 3篇钢筋混凝
  • 3篇钢筋混凝土
  • 2篇动力分析
  • 2篇易损性分析
  • 2篇增量动力分析
  • 2篇水跃
  • 2篇土木工程
  • 2篇排架
  • 2篇排架厂房
  • 2篇全寿命周期
  • 2篇消能
  • 2篇斜墙
  • 2篇混凝土框架
  • 2篇隔震

机构

  • 12篇宁夏大学
  • 9篇广州大学
  • 5篇长安大学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三峡大学

作者

  • 14篇朱健
  • 9篇谭平
  • 7篇周福霖
  • 5篇金建敏
  • 2篇赵均海
  • 1篇王继保
  • 1篇庄学真
  • 1篇黄襄云
  • 1篇卜国雄
  • 1篇常培菊
  • 1篇刘彦辉
  • 1篇陈鹏

传媒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浙江水利水电...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宁夏工程技术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筋混凝土低层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按建筑结构抗震规范的规定构造加速度反应谱并将其作为随机激励,构造了四川地区典型公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采用拟动力时程方法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计算,得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易损性曲线.针对原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柱基础容易发生屈服破坏的情况,对原型结构基础采取了铅芯阻尼橡胶支座隔震加固措施,对加固后的框架结构进行了计算并得到了修正的易损性曲线.通过对比得到在地基不失稳的前提下,小震时结构发生中度以上损伤的概率非常小,大震时随着承重结构进入塑性屈服发生中度以上的损伤概率开始逐渐变大,而且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纵横2个方向的易损性概率在大震时有差异,采取隔震加固措施后结构损伤概率明显减小.
朱健谭平卜国雄周福霖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低层易损性隔震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多层隔震结构全寿命期地震成本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立了中国西部工程结构全寿命期地震成本概率模型,以中国西部具体地区(宁夏银川)为样本选择地区,以该地区简化多层基础隔震框架结构为样本进行结构全寿命期地震成本计算,基于IDA增量动力分析对该地区简化多层隔震结构全寿命期地震成本采用拉丁超立方样本(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法随机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多层结构采用隔震技术后地震巨灾保险费率从长期来看低于常规框架结构,通过对统计结果值进行的特征分析,隔震结构的Co V值显著地低于常规框架结构。研究结果对于已有城镇多层隔震建筑与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巨灾保险未来推广具有指导意义。
朱健赵均海谭平金建敏周福霖
关键词:增量动力分析
楼梯参与整体结构设计的影响分析
为研究楼梯构件对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采用PKPM软件来建模分析,建立了考虑楼梯构件的精确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楼梯的存在及个数的改变对地震力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位移、刚度和楼梯间框架柱的轴力和剪力影响较大;楼梯位置的改变对...
朱健张顺强赵健李娟荣
关键词:楼梯层间位移刚度自振周期
土木工程结构全寿命期地震损失成本进展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近年来在西太平洋地区发生的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飓风等给人类社会敲响了警钟,为了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研究或已经出台了防灾减灾保险法律如地震保险法加以应对,这应该说是防灾减灾研究的一个必然的趋势。而完善的地震保险政策的出台必须建立在工程结构全寿命期地震损失成本研究的基础上。由于我国目前工程结构全寿命期地震损失成本研究等基础应用研究的缺乏导致我国巨灾保险政策迟迟难以推出,基于此,总结和回顾了工程结构全寿命期地震损失成本研究的理论内涵和研究现状,分析了以往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和全寿命期地震损失成本研究所面临的理论缺陷和应用局限,重点阐述了基于组合的地震易损性研究的理论优势、具体实施步骤和关键技术特点,最后展望了基于此建立我国工程结构全寿命期地震损失成本研究框架体系的重大意义。
朱健谭平周福霖金建敏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蒙特卡洛模拟
新时期我国西部民族高校高等数学的分层教学与创新
2008年
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高校大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高等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分层教学创新的基本方法与目标,提出了在分层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也要立足西部实际情况,探索有西部地区特色的分层教学创新模式。
常培菊朱健
关键词:民族高校高数创新思维分层教学
基于随机模拟的单层工业厂房全寿命期地震成本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依据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立了我国西部具体地区的地震风险概率模型,基于IDA增量动力分析对该地区典型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工业厂房结构承载力和地震易损性进行了分析计算,采用三参数分别表征排架厂房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构件地震损伤并进一步加权计算了单层工业厂房全寿命期地震损失成本,计算中包括结构荷载、材料特征值、外加地震荷载等有关参数变量不确定性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 Sampling,MCS)随机样本予以考虑,研究得到了该地区单层排架工业厂房结构的地震巨灾保险费用统计值在12.78元~12.86元/年·m^2,验证了技术分析路径的可行性,通过对统计结果值的特征分析,单层钢混排架结构厂房的地震年均成本直接费用CoV偏差在1.11-1.12%之间。
朱健赵均海谭平周福霖
关键词:单层工业厂房增量动力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易损性分析与地震风险研究
地震是地壳板块释放能量的自然现象,随着印度洋板块不断的北移挤压欧亚板块,未来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发生高强度地震的风险仍然较高,对此我们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因此如何评估这一地区未来可能的地震对该地区生命线工程造成的损伤风险,进...
朱健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易损性人工地震波
文献传递
修正双线性模型对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铅芯橡胶支座的水平力学性能指标受到剪切应变的影响(剪应变相关性),剪应变相关性必然影响到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计算结果。基于不同规格铅芯橡胶支座(直径700 mm、1 000 mm、1 100 mm)的剪应变相关性压剪试验,对考虑剪应变相关性的屈服后刚度及屈服力修正公式进行了验证。分别采用双线性与修正双线性恢复力模型模拟铅芯橡胶支座,对单质点及多质点的隔震结构模型进行时程分析;通过计算和对比,研究了采用两种双线性模型的地震响应差异。结果表明:采用双线性模型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当地震波加速度峰值或铅芯橡胶支座剪切应变较小时,存在较大误差.
金建敏谭平周福霖朱健黄襄云庄学真
关键词:铅芯橡胶支座压剪试验地震响应
基于CFRP加固的钢混排架厂房全寿命周期地震成本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对坐落于我国西部具体地区的单层钢混排架工业厂房基于碳纤维布(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加固前后的地震损伤和全寿命周期地震成本进行对比计算分析,研究中参考了中国抗震规范和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强震数据库后拟合建立了与分析地区地质场地条件接近的当地地震风险度概率模型。采用多参数混合加权推导计算出CFRP加固钢混排架柱厂房结构全寿命周期地震损失成本统计值,计算过程中的结构尺寸、材料强度、地震荷载等相关参数变量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Sampling,MCS)随机样本法予以考虑,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CFRP加固单层钢混排架厂房结构全寿命周期地震成本统计中位值在5.75元/(年·m2),扣除加固材料成本及加工费用后较同类型未加固普通厂房全寿命期地震成本费用综合节省约16.5%,显示厂房采用CFRP加固技术后具有良好的全寿命周期地震成本经济性,同时CFRP加固后的厂房结构地震年平均成本直接费Co V统计偏差在1.35%~1.36%。
朱健赵均海谭平金建敏
关键词:碳纤维布加固
土木工程动力易损性分析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
2011年
今年以来环太平洋地区强震不断,地震是地壳板块释放能量的自然现象,随着印度洋板块不断的北移挤压欧亚板块,未来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发生高强度地震的风险仍然较高,对此我们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因此如何评估这一地区未来可能的地震对该地区生命线工程造成的损伤风险,进而避免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并且非常紧迫的战略性课题。基于此本文总结和回顾了土木工程抗震易损性分析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展望未来动力易损性的发展,这对于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土木建筑工程意义深远。
朱健谭平周福霖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强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