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钢
- 作品数:16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脉滴注唑来膦酸24小时内对血生化、骨代谢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静脉注射唑来膦酸前后血生化、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于我科住院部就诊、经骨密度测定证实为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148人。收集患者滴注唑来膦酸前及滴注24小时后血钙、血磷、血肌酐、骨代谢指标β胶原降解产物(S-CTX),总I型胶原氨基前肽(PINP)。结果女性患者年龄为65.98±9.53岁,注射密固达前血钙浓度为2.29±0.10 mmol/L,血磷浓度为1.13±0.15 mmol/L,血肌酐浓度为80.84±13.7μmol/L,肌酐清除率为53.94±13.96 m L/min,S-CTX浓度为0.32±0.24 ng/m L,PINP浓度为44.98±27.89 ng/m L。注射密固达24小时血钙浓度为2.13±0.14 mmol/L,血磷浓度为1.11±0.15 mmol/L,血肌酐浓度为85.71±12.78μmol/L,肌酐清除率为50.78±12.98 m L/min,SCTX浓度为0.176±0.165 ng/m L,PINP浓度为45.60±26.79 ng/m L。血钙较前降低(P〈0.05),其中55例患者注射后出现血钙降低,12例患者肌酐清除率低于35 m L/min,但无临床症状。血磷、血肌酐浓度明显降低(P〈0.05),但前后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注射唑来膦酸前后骨吸收标志物SCTX明显降低(P〈0.05),骨形成标志物PINP变化不明显(P=0.65)。说明静脉滴注唑来膦酸能立刻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而不能立即影响成骨细胞活性,可引起血钙降低,对血磷、肾功能影响不大。结论静脉滴注唑来膦酸能显著抑制骨吸收,安全有效。
- 陈晋宸李春海朱海鹏曾钢王晓飞
- 关键词:骨质疏松唑来膦酸骨代谢
- 1例全踝关节假体置换报道被引量:2
- 2021年
- 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因关节软骨功能退变而导致的慢性退化疾病,在临床上常见于有踝关节创伤病史或风湿免疫病史的中老年,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踝关节疼痛和关节僵硬,部分患者出现关节肿胀和积液,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1-2]。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对于病变较严重的终末期关节炎患者需要进行关节融合术或者全踝关节假体置换术(total ankle replacement,TAR)[3]。
- 陈彦博刘文宙曾钢李嘉杰宋卫东
- 关键词:关节融合术风湿免疫病假体置换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肿胀
- 同期骨髓刺激术对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补疗效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同期行骨髓刺激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对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补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经手术治疗的33例踝关节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31±9)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韧带修补组(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补组,n=22)和骨髓刺激组(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补+距骨微骨折组,n=11)。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重返工作时间及重返运动时间。结果韧带修补组术前VAS评分为(5.0±1.9)分,末次随访时降至(1.1±1.6)分;术前AOFAS评分为(72.4±9.0)分,末次随访时升至(95.5±5.2)分。骨髓刺激组术前VAS评分为(5.8±1.9)分,末次随访时降至(1.8±1.5)分;AOFAS评分术前为(64.8±12.6)分,末次随访时升至(93.1±5.6)分;两组手术前后VAS及AOF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同一时间点VAS及AOF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重返工作和重返运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关节镜下修补距腓前韧带时,同期行骨髓刺激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并不影响术后功能恢复及重返工作/运动时间,亦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曾钢刘文宙陈彦博李嘉杰宋卫东
- 关键词:踝损伤距腓前韧带关节镜
- 改良Kidner术联合HyProCure跗骨螺钉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软性平足症合并疼痛性副舟骨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改良Kidner术联合HyProCure跗骨螺钉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软性平足症合并疼痛性副舟骨的疗效。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13例(17足)儿童柔软性平足症合并疼痛性副舟骨患者采用HyProCure跗骨螺钉实施距下关节稳定术联合改良Kidner术进行治疗。患者中男5例,女8例,年龄8~13岁,平均11.5岁。术后定期随访,通过临床并发症、足负重正侧位及后足轴位X线片、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4±6.2)个月,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无1例移除HyProCure。末次随访时,VAS疼痛评分显著改善[(4.3±1.5)分vs(0.9±0.4)分,P<0.05],术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显著改善[(48.3±11.1)分vs(96.3±7.9)分,P<0.01]。术前及术后负重位X线片的角度参数对比:前后位距骨第1跖骨角(talar-metarsal angle on anterior-posterial view,TMA ap)[(-10.8°±6.2°)vs(4.3°±3.8°),P<0.01]、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talar-metarsal angle on lateral view,TMA lat)[(-11.1°±8.0°)vs(10.5°±5.6°),P<0.01]、前后位距骨跟骨角(talar-calcaneal angle on anterior-posterial view,TCA ap)[(28.3°±7.5°)vs(25.5°±3.9°),P<0.01]、侧位距骨跟骨角(talar-calcaneal angle on lateral view,TCA lat)[(53.1°±9.1°)vs(45.6°±6.8°),P<0.01]、跟骨倾斜角(Pitch角)[(13.3°±5.0°)vs(19.7°±4.3°),P<0.05]、跟骨外翻角[(11.4°±1.9°)vs(2.4°±4.5°),P<0.01]。结论改良Kidner术联合HyProCure跗骨螺钉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软性平足症合并疼痛性副舟骨,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疼痛与平足骨性结构的异常。
- 刘文宙马梦君曾钢陈彦博陈宸宋卫东
- 关键词:扁平足副舟骨
- 术前磁共振评估距骨软骨损伤范围的准确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术前MRI评估距骨软骨损伤病灶范围的准确性。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的40例术前行MR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距骨软骨损伤病人,通过测量术前MRI和术中损伤病灶的冠状面最长径和矢状面最长径,计算其面积,并比较术前MRI和术中测量数据的差异。结果术前MRI测量的距骨软骨损伤病灶矢状面最长径、冠状面最长径、面积均大于术中测量数据[(13.3±3.8)mm vs.(9.4±3.9)mm,(9.0±2.5)mm vs(.5.2±2.1)mm,(96.5±45.8)mm2 vs.(41.8±29.3)mm2,P<0.05]。术前MRI评估与术中评估一致率为60%(24/40),术前MRI过度评估率为35%(14/40),术前MRI评估不足率为5%(2/40)。结论与术中测量相比,MRI用于术前评估距骨软骨损伤病灶准确性较低,容易出现过度评估。
- 陈彦博李永曾钢刘文宙王智慧马梦君李嘉杰陈宸宋卫东
- 关键词:病灶大小磁共振
- Infinity假体全踝关节置换早期临床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Infinity假体全踝关节置换治疗踝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并行Infinity全踝关节置换的7例终末期踝关节炎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评估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评分结果。结果患者术后1年VAS评分为较术前降低(t=3.6,P=0.011)。术后1年AOF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t=4.0,P=0.007)。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均未出现感染、假体翻修等并发症。结论Infinity全踝关节假体置换对于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
- 陈彦博曾钢刘文宙马梦君李嘉杰陈宸宋卫东
- 关键词:踝关节骨关节炎
- 腰椎退变虚拟现实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虚拟现实(VR)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利用M Visioner软件绘制腰椎退变VR模型,包括骨性结构、椎间盘、肌肉韧带、神经血管等局部结构,并通过软件功能实现不同结构的显示及隐藏,置入椎弓根钉、椎间孔镜穿刺通道。结果构建的模型能清晰展示骨性结构、椎间盘、硬膜囊、神经根、脊柱旁肌、韧带、邻近动静脉等结构。戴上平片眼镜即可实现模型3D立体化展示,并可模拟置入椎弓根钉、椎间孔镜工作通道等器械,为手术教学、术前规划的信息传递提供依据,并有望在此基础上实现生物力学等研究。结论利用绘制方法构建腰椎退变VR模型,可立体化展示腰椎的不同结构及病变,使诊断更加直观;在虚拟环境中置入椎弓根钉、孔镜通道等器械,用于术前规划;利用旋转、切割等功能可对手术效果进行判断;用于住院医师的训练及新技术的开展。
- 郑潮顺李春海曾钢叶伟孙建超洪俊民
- 关键词:虚拟现实手术教学
- 踝关节镜检在治疗急性踝关节骨折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探查急性踝关节骨折时关节内合并病变,并辅助进行踝关节骨折的复位及固定的可能性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诊断为"急性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共78例。所有患者在行踝关节镜检+切开复位内固定,记录关节镜下软骨损伤、三角韧带损伤、下胫腓联合损伤及游离碎片,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关节内病变与骨折类型的相关性。结果在所有患者中,Weber A型骨折6例,Weber B型骨折45例,Weber C型骨折27例。骨软骨损伤共51例,其中Weber A/B/C分别0/33/18例;胫腓联合损伤39例,其中Weber A/B/C分别0/18/21例;三角韧带损伤27例,其中Weber A/B/C分别0/21/6例;关节腔游离碎片7例,其中Weber A/B/C分别0/4/3例。Weber B型骨折与Weber C骨折距骨软骨损伤发生无统计学差异(2=0. 363,P> 0. 05),但软骨损伤程度,Weber B型骨折更重(Fisher确切检验,P=0. 007)。胫腓联合损伤,Weber B型骨折与Weber C骨折两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2=2. 4,P> 0. 05);在Weber C骨折中,后踝骨折与胫腓联合不稳明显相关(Fisher确切检验,P=0. 02)。三角韧带损伤,Weber B型骨折与Weber C骨折两组之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2=4. 302,P <0. 05);但当将内踝骨折与三角韧带损伤定义为内侧不稳时,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isher确切检验,P=0. 07)。结论在急性踝关节骨折时,关节镜探查可同时发现并处理合并的踝关节内病变,并辅助进行踝关节骨折的复位及固定,是提高切开内固定手术疗效的有益辅助工具。
- 曾钢李春海丘雪梅杨涛刘文宙宋卫东
-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踝关节骨折软骨踝关节侧副韧带
- 联合两代假体全踝关节置换治疗大骨节病踝关节炎被引量:3
- 2021年
-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慢性骨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病变畸形。其发病前期无明显症状,疾病进展后表现为关节疼痛、变形和运动功能受限[1]。我国2013年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在国内13个省的377个县中,有约64万的大骨节病患者[1]。疾病进展至后期常出现严重关节破坏,从而需要进行关节置换[2-3]。鉴于踝关节置换(total ankle replacement,TAR)手术发展晚于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因此既往关于大骨节病关节置换的研究多为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而踝关节置换的报道相对较少[4]。
- 陈彦博曾钢李嘉杰宋卫东刘文宙
- 关键词:疾病进展大骨节病关节破坏慢性骨关节病关节疼痛踝关节炎
- 自噬与凋亡相关因子在人退变髓核中的共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噬与凋亡相关因子在人退变髓核中的共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75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患者腰椎间盘髓核标本,其中正常组10例来自腰椎骨折或肿瘤未侵犯椎间盘者,退变组65例来自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滑脱的手术患者。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并按Pfirrmann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其中Ⅰ/Ⅱ级10例,Ⅲ级32例,Ⅳ级22例,Ⅴ级11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椎间盘组织的退变程度,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检测髓核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Unc51样激酶-1(ULK-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凋亡相关蛋白多腺苷二磷酸多聚酶(PARP)p85及白噬、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腺病E1B相互作用相似蛋白3(BNIP3L)的表达。结果随着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的发生率及其相关蛋白PARPp85表达增加(9.35±1.91、23.40±3.40、26.85±2.85和35.80±3.43,P〈0.05;0.30±0.04、0.80±0.22、0.88±0.06和1.07±0.05,P〈0.05),但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ULK-1、LC3先增加后降低(0.40±0.24、1.08±0.02、1.22±0.13和0.89±0.06,P〈0.05;0.65±0.10、0.95±0.17、0.89±0.13和0.51±0.17,P〈0.05;0.20±0.09、0.65±0.10、0.69±0.27和0.44±0.10,P〈0.05)。BNIP3L蛋白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0.57±0.19、1.19±0.26、0.99±0.12和0.16±0.05,P〈0.05)。结论在椎间盘退变进程中,自噬与凋亡表达不同,作用亦可能不同。
- 任晋可李春海叶伟连成杰曾钢罗子明黄东生
- 关键词:髓核自噬凋亡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