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曾文秀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荷载
  • 2篇地基
  • 2篇动力排水固结
  • 2篇动力排水固结...
  • 2篇淤泥
  • 2篇软土
  • 2篇水相
  • 2篇排水固结
  • 2篇排水固结法
  • 2篇静动力排水固...
  • 2篇孔径
  • 2篇固结
  • 2篇固结法
  • 2篇核磁
  • 2篇核磁共振
  • 2篇磁共振
  • 1篇岩质
  • 1篇岩质边坡
  • 1篇岩质边坡稳定
  • 1篇岩质边坡稳定...

机构

  • 5篇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曾文秀
  • 3篇李彰明
  • 1篇钱晓敏
  • 1篇罗智斌
  • 1篇张大军
  • 1篇刘锦伟
  • 1篇刘俊雄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荷载水平及速率下超软土水相核磁共振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大规模建设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淤泥等超软土地基处理,其目的是尽可能排出超软土体中的水而使土体固结,以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试图利用高能量冲击而将超软土中部分结合水转换为自由水,进而实现更多水的排出而有效固结.然而,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能造成这种水相变化的冲击荷载究竟要达到何种水平及速率.为此,在模拟条件的、淤泥土的不同类型荷载水平及速率试验基础上,进行核磁共振水相测试,探索了典型荷载水平及速率下这种超软土中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的条件及规律,主要为:1)对应于通常工程荷载的较低能量真三轴试验荷载速率与水平(1.6 MPa/s与100 kPa及以下),淤泥类超软土中非自由水不能转化为自由水.2)对应于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条件的高速冲击荷载下(每击荷载水平3787 kPa,速率631.2 MPa/s),非自由水可转化为自由水;且冲击总能量越大(遍数及击数越多),就越易析出自由水.3)约束样品的侧限刚度对非自由水转化为自由水的影响可忽略.
李彰明曾文秀高美连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超软土地基最佳冲击能研究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中冲击能的设计,其影响因素复杂又繁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善的系统认识、精确的理论或规范标准。设计时常采用工程类比法和经验法,为验证设计参数,常在正式施工前试夯。当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用于加固超软土地基,冲击能...
曾文秀
关键词:静动力排水固结法
文献传递
典型荷载条件下淤泥孔径分布特征核磁共振试验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模拟了淤泥地基加固工况对应的几种典型荷载效应,并利用核磁共振测试寻求典型荷载水平和速率下,淤泥孔隙及其孔径分布的变化规律,以探讨淤泥地基典型加固条件下微细观结构的三维响应.结果表明: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淤泥中最大孔隙数将会减少,应力水平越高,减少量越大,而当冲击荷载达到更高的某一水平时,淤泥中最大孔隙和最小孔隙所占比例均会减小,孔隙更趋于均匀;约束样品的侧限刚度将会增加淤泥土的总受力水平,进而更易减小大孔隙所占比例;当荷载水平680 kPa时,加载速率是决定相对最大孔隙占总孔隙数比例的关键因素,速率较小会使得该比例增大,速率较大则使得该比例减小,其界限值在>0.8 MPa/s与1.6 MPa/s之间;一定的冲击荷载和速率水平下,随着作用次数即总能量的提高,淤泥中的相对大孔隙和最大孔隙部分会明显减少,而当间隔时间较短的作用次数再提高时,上述效应会降低;对于有效减少较大孔隙而言,淤泥受冲击的次数存在某个合适的量值.上述规律有助于从内部本质上寻求和掌握各种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淤泥类软基的微观机理,为其科学设计及施工优化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李彰明曾文秀高美连罗智斌
关键词:淤泥
某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方案优化设计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保证岩质边坡和坡顶输电铁塔的稳定性,采用边坡稳定理论分析法对该岩质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边坡可能破坏模式为沿外倾结构面交线滑移及局部掉块。采用摩尔-库仑等面积圆D-P屈服准则来代替传统摩尔-库仑准则,经计算表明与摩尔-库仑准则十分接近。选取合理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桩锚挡墙和板肋式锚杆挡墙两种设计支护方案进行对比计算分析,计算表明桩锚挡墙支护方案优于板肋式挡墙,采用桩锚挡墙的优选支护方案。通过对比现场监测结果,验证了桩锚挡墙支护体系的可靠性,指导桩锚挡墙的信息化施工,为类似工程边坡支护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刘俊雄张大军刘锦伟曾文秀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MIDASGTS支护方案优化设计
冲击荷载下淤泥地基上覆土层合理厚度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某大面积深厚淤泥软基加固处理工程试验,从淤泥地基承载特征考虑,为定量确定软土之上覆盖层(包括原覆盖层及人工填土层)并反映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中静力、动力荷载和排水体系的相互适应关系,建立了冲击荷载下淤泥地基上覆土层合理厚度hfs的定量模型。对该模型参数地基压力扩散角θ、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冲击荷载允许应力比R进行分析讨论。模型中变化的允许应力比R直观和定量地反映了冲击荷载大小与软土层排水体系布置方式、软土覆盖层厚度的相互适应关系,也可作为评判软基加固效果的参数。相关试验结果还表明,对于淤泥地基,实际夯击作用下?大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23° ~30°。工程应用表明,建立的模型与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其定量的表达式也为工程人员设计应用提供了便利,对类似的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有借鉴或指导意义。
钱晓敏李彰明曾文秀
关键词: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淤泥地基冲击荷载模型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